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如何认识课程改革、课程评价与考试改革的关系.是当前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
课程评价改革的困境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作章 《教育科学》2007,23(2):27-31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评价改革遭遇难以自拔的困境:呈愈演愈烈之势的应试教育,评价目标的多元性与考试功能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课程评价改革目标的理想化与现实教育条件相脱离等等,致使课程评价改革层层衰减,改革方案难以贯彻落实到实处。要使课程评价改革走出困境,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正确认识并积极采取措施遏制应试教育的泛滥,为学校推进课程评价改革“减压”“松绑”;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发挥考试对课程评价改革的导向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处理好课程改革与教材改革、新教材的编制的关系,把握课程结构设计的原则,同时进行课程内容、考试和评价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这样,才有希望实现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整体优化,“统一”与“多元”的动态平衡等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教学月刊》2003,(7):31-33
教学和评价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改革跟不上 ,课程改革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评价改革往往是课程改革的“瓶颈”。为此 ,本刊记者 (以下简称“记”)专门就这两个问题采访了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吴刚平博士 (以下简称“吴”)和倪文锦教授 (以下简称“倪”)。  相似文献   

5.
随着2004年9月海南、广东、山东、宁夏首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区的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至今为止,全国已有16个省市、自治区,近983万学生在使用高中新课程。为了与高中课程改革相适应,各实验省份根据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进行了新高考方案的研制,在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形式、试题命制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高校招生视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和创新。今年1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针对实施高中新课程的省份提出了进一步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建议,一个结合课改探索考改、教改的改革模式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指导,处理好课程改革参与者(政府,专家与教师等)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同时进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这样才有望达到改革的目的;课程结构与内容的科学化,现代化,“统一”与“多元”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詹世忠 《师道》2005,(11):25-27
课程改革将在2005年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至此,我国将逐步形成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育专家李建平指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8.
从2001年秋季新课程改革实验开始至今,评价改革一直为所有中、小学校和教师、校长所关注。人们关注评价改革是因为教育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激励、质量监控和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它既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五年来,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把教育教学评价提到与新课程实验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努力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新的教育评价策略和评价机制,着力推进评价观念更新和评价行为转变。目前,“为发展而评”的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和管理者的行动指南,全省教育评价研究和改革工作全面走向深入,“以课改带考改,以考改促课改,课改考改良性互动”的工作局面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9.
考试改革(学生评价方法改革)是走进新课程的必由之路.本文以<自动控制>课程为例,进行了考试改革的尝试,发现考试改革是必需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是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开始后的第二年,如何以“考改”促“课改”、在中考中体现“课改”精神呢?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中考中坚持学生为本,依据教学大纲,参考课程标准,立足“四基”(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11.
王平 《教师》2013,(32):113-113
针对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消防燃烧学课程传统考试方法存在的弊端,探索了消防燃烧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思路与措施,并在消防十五个队次予以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考不改,高中新课程难行。”“不搞高中‘考改’,就不要奢谈高中‘课改’!”类似这样的话,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常常能够听到。尽管前人总是教育我们“不问收获、但问耕耘”,但还是有不少人觉得,只有这样的“末端思考”和“终端估量”,才是“切合实际”和“对学生负责”的。在课改过程中,这样的声音始终存在,特别是当课改面对难题、面临抉择、需要攻坚的时候,它们还会变得“高亢”起来,甚至于形成了声势不小的“合唱”。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评价考试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成功,评价考试体系的改革必须同步进行。应辩证地看待传统的考试方法,批判地继承传统考试的优点,要充分利用课程改革的有利时机,对传统的中小学评价考试观进行改革,还要引进相应的现代评价考试理论和方法,树立以激励学生发展,发展学生专长的评价考试观,使用先进的评价考试技术方法,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考试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成人教育课程考试亟待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是教学工作的必要环节,是检验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评价师生教和学效果的主要依据。考试效果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当前在成人教育课程考试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其制度、功能、内容、方式和手段都存在一定缺陷或弊端,亟待彻底改革。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课程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课程改革被提到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日程.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应当说,近10年来,国家为推进课程改革作了许多努力,但具体到学校课程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谈到课堂教学改革,不少教师认为,课程改革是课程改革,教改是教改.课堂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很少沾边.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能正确认识课程改革,不能正确认识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关系,是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生学业考试评价,又是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简称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  相似文献   

17.
阙奋 《现代教学》2005,(4):53-54
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同属课程教学改革。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比起课堂教学改革来,它的“顽固不化”严重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推进。因此,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缓。我校从开办之日起就全面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多年来,我们在考试方法改革上做了一些初步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8.
夯实高校课程改革 着力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课程与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育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的三大基础性因素,抓好了这三大因素,可谓抓住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牛鼻子。当前,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要关注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简称"教改")和学生学习方法改革(简称"学改"),更要关注作为联结"教改"和"学改"之中介与桥梁的课程改革,即"课改"。否则,不管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还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就很容易沦为无本之木、无的放矢之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是一项多层次、多维度、多方面的系统工作,是一项需要学校各方面共同关注的事业。以德育课程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在领导重视、明确课程改革指导思想、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考试评价改革、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方面形成合力教育,最终实现课程改革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科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课改与考改,二者是辅车相依,密不可分.尽管人们普遍认为考改是“指挥棒”,但考改一定要遵循语文课改的纲领,而语文课改也必须依赖考改去落实精神.要将语文课改视为“晴雨表”,正确规划考改路线,将考改内容视为“黑匣子”,通过科学解码促进语文课改的有效进行,同时也要认识到语文考试是有缺陷的“指挥棒”,只有不盲从才能促进课改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