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郎佳 《青海教育》2011,(5):41-41
“质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从疑入手,以疑导学”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2.
陈江兵 《考试周刊》2010,(10):63-64
在教学过程中“设疑”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在高职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好“设疑”艺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探讨了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设疑”艺术。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学贵自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下面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谈谈本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中国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创造、发明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学习总是伴随着问题的产生和问题的解决。然而,在数学教学中,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学生,能够主动地、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就需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也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有其多样性和层次性,如果教师不注意分层教育,而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或只重视个别层次的学习,都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疑导学法”。这一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探索的目标和思维的方向,教学效果明显,因而成为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设疑导学的关键是“设疑”,如何设置疑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虽然设疑导学适用于各科教学,但不同的学科有其不同的设疑方法,物理课如何进行“设疑”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通过讲述故事进行设疑回忆我们上学时的老师,他们怎样讲课或许已经忘却了,但他们在课堂上讲的小故事却记忆犹新,从心理学上讲,这是由于故…  相似文献   

7.
古代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问题,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尤其是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因其内容理论性较强,概念较为抽象,趣味性较少,如果教师仅仅在课堂上空洞说教,照本宣科,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以疑引思,以思解惑,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设疑”之于“教学”,犹如“清泉”之于“水潭”。“清泉”一失,“水潭”即成无澜死水。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而且数学学科的逻辑性以及思维能力都较强。因此,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针对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层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有其多样性、层次性,如果教师不注意分层教育,而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或只重视个别层次的学生,都不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有违新课标提倡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雀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的教改实践证明,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启发式原则。虽然教学方法存在多样性、灵活性和相对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诸如阅读指导,练习课,发现法,讲授法等),但不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该体现启发式原则。本文拟以数学课为例,就启发式教学谈点自己的体会。捌]知道,发展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而启发式教学就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数学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只靠“听”‘看”“作”“问”“记”是学不好数学的,积极地“思考数学问题”才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要教会学生“思考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提高教学效果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其中一个关键就在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下面谈谈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几种做法。铺垫复习。 铺垫复习是指教师帮助学生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路搭桥工作 ,它安排在一节课开始的 3— 5分钟左右。设疑激思。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可见 ,学生在探索知识的思维活动中 ,都能有意识地创设问题的情境 ,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 ,使学生在“疑”中生奇 ,“疑”中生趣 ,这是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最佳心…  相似文献   

12.
“五疑”启发式化学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生于疑 ,小疑小进 ,大疑大进。在教学中 ,教师若能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充分设疑、质疑 ,启发学生排疑、解疑 ,帮助他们消除学习中的障碍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就能有效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疑”启发式教学法是以疑问为主线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原则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教学过程分为“师生设疑———讨论排疑———精讲释疑———练习解疑———创造质疑”五个步骤。这五个基本步骤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 ,相互联系 ,很好地体现了“三为主”的教学原则 ,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五疑”…  相似文献   

13.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可见,问题对个体的学习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初中数学科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借助问题,学生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掌握数学规律.为此,教师要积极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全面思考,深度学习.基于此,文章简述了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现状与意义,并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是学习的需要、思维的开端、创造的基础;“质疑”就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要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习发掘数学问题,并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相似文献   

15.
李建锋 《考试周刊》2010,(25):70-71
新课标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有其多样性、层次性,如果教师不注意分层教育,而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或只重视个别层次的学生,都不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就此结合实例谈一谈分层教学法在新课标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没有问题就没有教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设疑、质疑、解疑的螺旋上升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收到较好的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使学生能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内化,使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陈炜 《新教师》2022,(5):50-51
<正>“问题”和“趣味”一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做到“疑趣相融”,使数学课堂教学既有儿童趣味,又有数学味道,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探索。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驱使学生探究学习的内驱力,能促进学生经历思考过程、建构知识。小学数学教学要关注思维构建,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兼顾趣味,否则数学学习就会枯燥乏味。构建“疑趣相融”的数学课堂,让数学教学有趣味,让学生学习有动力,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9.
小议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情景的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自主、探索、应用的数学意识”.创设数学情境、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之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成对知识的渴求,从而对学习产生自主性、主动性,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自新课改后,数学教师开始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确立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提出一些针对性的策略,以促进学生整体思维的全面发展。数学是一门概念严谨、逻辑严密的学科,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而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有效思考是数学教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引趣激疑”教学的重点在“趣”和“疑”,路径为“引”和“激”,“引趣激疑”理念下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落实在趣味且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上,借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