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一、日本中学历史教育和历史教科书在日本的中学,历史课归属于社会科课程。初中社会科课程包括历史、地理和公民课。高中社会科课程包括了现代社会、政治·经济、伦理、地理、世界历史、日本历史等科目,即"公民科"和"地理历史科"。其中,世界历史包含世界历史A、世界历史B;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设综合的社会科课程的国家,1916年社会科就被定为学校的正式科目之一,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半个世纪以来,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都效仿美国,相继开设了综合的社会科课程,课程的综合化成为公民教育的一种潮流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设综合的社会科课程的国家,1916年社会科就被定为学校的正式科目之一,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半个世纪以来,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都效仿美国,相继开设了综合的社会科课程,课程的综合化成为公民教育的一种潮流和趋势。我国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也开始尝试开设综合的历史与社会课。由于我们自身缺乏经验,关注国外特别是最先设置社会科课程的美国的经验,也许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科课程的一体化——来自美国社会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科是学校课程中与理科并重的一门课程领域,它包含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社会等学科。它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培养能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并推进社会更好地发展的公民素养。为了解决社会科中各科目(领域)之间、各年段之间存在的相互割裂、重复、缺乏有机衔接的问题,并使社会科适应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新要求,我国有必要开展对社会科课程的整体研究,以推动我国社会科课程的一体化。美国社会科在课程一体化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给我们很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当代美国社会科改革中主要出现了三种课程类型,即以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中心、以学科综合为中心和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类型。这些课程类型都在不同程度上将历史教育作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可以说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基本性质使其成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美国在社会科教育中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实现了历史教育的核心地位。我国中学社会科改革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当代美国社会科改革中主要出现了三种课程类型,即以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中心、以学科综合为中心和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类型。这些课程类型都在不同程度上将历史教育作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可以说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基本性质使其成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美国在社会科教育中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实现了历史教育的核心地位。从中也可以为我国中学社会科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新加坡,社会科是15—17岁高中生的必修科目,并要举行全国性考试。但考试对于该科目来说是不适宜的,因为这一科目旨在促进参与和交往。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和发展司fCPDD)研制了详细的课程大纲,以及面向新加坡全体学生的社会科教科书。根据原初的课程大纲,社会科聚焦于“关于新加坡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美国社会科课程内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社会科课程不是一些学科知识的简单组合 ,而是整合历史和多种社会科学知识、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生活的一门课程。自 2 0世纪后期以来 ,社会科课程的综合程度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强调 ,社会科课程内容开始超越传统的社会科学知识。本文将着重分析美国社会科课程内容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一、《政治、经济》科目中基本概念、理论与课题学习的结合 在面向21世纪的新的课程构想中,日本高中公民科中的《政治、经济》科目采用了“现代政治”、“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的诸课题”等三个板块的结构,突出了社会科学习中的课题探究。在学习有关政治、经济的基本概念、理论的基础上,展开相关的课题学习,其基本结构如下图。  相似文献   

10.
浅析历史教育在美国社会科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勇 《历史教学》2007,(7):46-49
一、历史教育在美国社会科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社会科是美国中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美国社会科协会(NCSS)对其定义如下:社会科是一门综合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以提升公民能力的学科……社会科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年轻人发展为公众做出有见地、有依据的决定的能力,这些公众是在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中、在一个文化上互异而民主的社会中的公民.  相似文献   

11.
教育分权内涵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分权的内涵可以从其客体、授权主体和受权主体三个方面做出新的阐释。教育分权的客体是隶属于第三部门教育领域的一种公共权力,它包括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和学校自主权。教育分权的授权主体与权力来源主体一样,都是政府。消解政府在公共教育权力配置中的垄断地位,重新定义政府在教育领域的行为范式,是在新的现实条件下的迫切需求。教育分权的受权主体是社会与学校。从社会角度来讲,主要考虑建立市场参与教育事务的运行机制;从学校层面上讲,主要考虑赋予学校自主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运用拉康的三界说理论,即想象界、象征界和现实界,分析美国黑人小说《土生子》中主人公别格的主体建构,集中探讨别格世界里想象界与象征界的相互作用。别格认同美国的主流文化,而这种认同对其心理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的象征界则通过强加各种限制、“阉割”了别格,使其成为美国社会的分裂主体。  相似文献   

13.
从人类主体角度看,人类生存发展系统存在着主体、调节力量、客体三个基本要素,而社会是由低层次人类生存发展系统组合而成的高层次人类生存发展系统。所以,可以从主体、调节力量、客体等要素出发,分析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在社会内部,存在着“主客”、“主主”、“主客主”三类主客体关系,人类与自然客体的关系和与社会客体的关系,共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最直接地表现为调节力量体系的更新。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历史上信息传播媒介大致经历了口语媒介、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三个阶段。电子传媒的产生与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是社会生活中工具理性问题的解决并不能取代价值理性问题的解决,人的主体性"空场"给当代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知识传递与建构中如何做到科技性、人文性、实践性的兼顾,如何克服高科技背景下的反智力因素,加强创造智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与知识相关的物质世界与塑造与社会相关的价值世界。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得大学生在精神上成人,培育其健全的人格,现代大学人文教育需要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三个方面进行合理定位;与之相应,生命意识、公民精神和世界眼光应成为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三种精神向度。  相似文献   

16.
建立稳定有序、公平公正、健康发展的和谐社会乃是人类自古至今的美好追求。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自然、社会、他人等对象性客体关系的和谐。在其构建的动态过程中,必然受道德因素的影响,都与人的道德主体性发展存在内在关联。文章把人的道德主体性发展的价值问题置于和谐社会这样一个视角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金色笔记》在结构上并置不同的话语场,在作者和主人公层面上展开对艺术、政治和两性关系的平等对话。在多声部的对话中,主人公逐渐明晰自我意识,完成了从分裂走向整合的过程。同时,多声部的文本形式和主题相互呼应,使作品成为主动参与到人类活动中的一种艺术建构形式。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化时代,虚拟社区具有跨地域性、社会互动的开放性和群体成员的自治性等特点,这对大学生的主体能力、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三方面的主体性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学生应注重信息素养的提高,克服自身的心理弱点,使其在网络社会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如果要从整体性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象为切入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这个规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具有思想的完整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人的发展与人类解放规律、共产主义与人类未来等七大部分。贯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的主线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几千年来的中国思想史,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自然地形成了如下几个重大的思想史难题:一、道德主体何以证立;二、内圣外王如何贯通;三、生命意义何以在学理上予以说明。对于这些难题,古来多少思想家都在论说,就连现代新儒家诸贤亦竭尽心力。可时至今日,惟有三百年前的衡阳王子给出了合理的解答。他通过对“气”这一范畴的独特理解,构建起一座以历史本体论为骨架的哲学大厦,且凭此而对诸如政治、经济、历史、道德、宗教等论域提出了全新的解释模式,其见解之深刻,观念之现代,远在20世纪的熊十力、牟宗三等人之上:对于这样一份厚重而又富有现代价值的思想遗产,吾人实应将其宣扬于世界,功德于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