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爱国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小先生制”重要思想的传承与发扬,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创新。通过规范政治仪式,关注“大事件”,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等路径,激发爱国情感,厚植家国情怀,引领学生从“小我”走向“大我”,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
用妈妈的话讲,悦悦最近有点反常。比如给她买件衣服,她连看都不看就说不喜欢扔在一边。让她少吃点零食好好吃饭,她却故意买回一大堆,到了吃饭时间就说没有胃口不吃了。爸爸说她两句她就发脾气,大哭,躲在自己的屋子里不出来,  相似文献   

3.
<正>李敖和曼德拉皆于老去时梦见年轻境遇,坐穿牢底的恐怖与屈辱,不是说忘记就忘记得了。记忆是个调皮的捣蛋鬼,有隐身术,随时突然现形,把你的情绪杀个措手不及。然而记忆亦极擅长伪装,你以为看见它的真面目,其实,不是的,那只是琐碎的片断印象,甚至常有扭曲与剪接,记忆很懂得调戏,跟你的情绪开个可大可小的玩笑。尤其所谓"创伤记忆",更常以变形的面貌现身,跟你周旋,在梦境也好,在现实也  相似文献   

4.
《爱德华大夫》是一部由希区柯克导演的黑白电影,影片于1945年在美国上映,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戏剧片和最佳原创音乐奖,影片以爱德华医生——一个精神病收容所的新院长(后被证实是冒名顶替的)和女医生彼得森的爱情故事为出发点,讲述了彼得森医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治愈约翰·巴兰坦出现的各种创伤症状,包括重复出现的梦境、幻觉、失忆等等,该片作为第一部描写心理创伤治愈的影片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从约翰·巴兰坦的创伤症状出发,探讨创伤的症状及创伤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李春林 《广西教育》2011,(17):46-46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都有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写出的文章本应是有个性特色的。然而如今学生的习作内容空洞、感情虚伪、无病呻吟,形式上千篇一律,毫无生命活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我手写我心”,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6.
曾经对自己任教的班级做过连续几年的跟踪调查,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挣更多的钱”而读书的占比76%,也就是说学生的视野局限在自我的占了绝大多数;能够跳出“小窝”与“小我”,到达“大我”与“大家”境界的占比1.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豪言壮语,我教书16年都没有听到,显然已成绝唱!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对“南京大屠杀”进行表征和记忆,关系到其意义能否真正得到世界认同。高度媒介化的社会,集体记忆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可通过媒介如何表征记忆来观察和理解集体记忆。本文将“南京大屠杀”媒介记忆置于全球传播语境中,力图呈现它的世界面貌。主要运用媒介记忆理论、创伤记忆理论和框架理论,以内容分析法为主,研究1949—2014年间中、日、美、英四国媒体有关“南京大屠杀”及相关事件的报道,旨在描述不同国家媒介记忆的差异,分析其记忆框架,探讨形成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1)各国媒介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采用了不同的框架。中国以“创伤”为框架,围绕历史之痛和现实之伤展开记忆;日本以“质疑”为主导框架,回避自己加害方和中国受害方的身份,报道立场和情感偏向模糊、暧昧;美国和英国以“冲突”为主要框架,强调事件的新闻价值,即冲突本身以及冲突的解决。(2)不同媒介记忆框架对“南京大屠杀”意义的解读存在差异。中国将它定为国家创伤进行纪念在全球传播语境中可获得支持。(3)各国“南京大屠杀”媒介记忆框架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各种框架之间的竞争、对立和冲突。  相似文献   

8.
在对“真实”的界说上。人们强调文章“全由心底流出”。这当然是不错的,但若细究起来。我们就会发现这里面实际上还存在着模糊之处。比如“心底”。怎样才是“心底”?若按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来看,则作文表达的是哪一个“我”呢?在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中,似乎没有关注到“作文真实”其实也是有层次的,依笔者愚见,可以分为“浅表的真实”和“深层的真实”。  相似文献   

9.
海因里希·伯尔的《无主之家》从战后德国儿童和妇女视角,描写了孩子们破碎的家庭记忆,在父亲形象的缺失、母亲形象的背离中揭示了战后儿童的心理创伤.战争寡妇的精神窘境和无奈选择让主人公感到切肤之痛.小说告诉人们战争的残酷和它所带来的心理的创伤的难以愈合,提醒人们不能忘记战争,更要直面历史.  相似文献   

10.
我读完程红兵的《一介书生的"田野"记忆》后感触颇多:让我看到了一个理想破灭,身处逆境,不甘沉冗,奋起争斗,干一行爱一行的程红兵;让我看到了一个喜欢看书,酷爱藏书,尤爱教书,满脸书卷气的程红兵;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韧性、执着而又勤奋的程红兵;让我看到了一个尊师重道的程红兵;让我看到了一个有思想、有成就的程红兵。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的术语中有一个“大我”、“小我”的说法,意思是:社会是“大我”,集体是“大我”,个人是“小我”。集体是大的,社会是大的,个人是小的。  相似文献   

12.
严歌苓的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不论是选材还是人物都可称是其作品中的另类,但是对女性、人性、历史的深刻挖掘又彰显出这部小说的无穷魅力。小说中,宏大战争的背景与一群小人物命运的起伏跌宕之间展现出人性的矛盾与冲突,极富张力。而其中正视民族的苦难历史、直面创伤记忆以及在叙事中寻求创伤"救赎"更是赋予了这部小说发人深思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六岁的时候,我在老家安徽出了一件“大事”,差点儿送了我的小命,现在想起来还有些怕。我家院子里有一口大缸,平时用来接雨水,爸爸也常常从山下挑些水倒进缸里,用来浇地。一天,爸爸、妈妈在院子里的菜地里忙碌着,我也在一旁玩开了。我先是捉来一只蝴蝶用铲子把它埋到土里,然后又抓起一块砖砸进妈妈的桶里?妈妈见了,大喊一声:“嘿,你干……”还没等妈妈喊完,水就从桶底流了出来,吓得我撒腿就溜。  相似文献   

14.
15.
世上万物各各不同,西方有谚: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可为什么我们的很多中学生的作干篇一律、干人一面、众口一词呢?据报载:有一年高考考《圆的想像物》,江苏省竟有3万考生雷同地把圆想像成太阳,阅卷老师每天都被上百个太阳“炙烤”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丧气令人可悲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16.
在《维莱特》(又称《露西》)这部关于个人情感经验的作品中,夏洛蒂·勃朗特用细腻的笔触揭露了女主人公露西·斯诺的孤寂心理和精神恐怖。在露西恐怖、焦虑的背后是一颗因成长过程中爱的缺失而背负创伤的心灵。鉴于《维莱特》浓厚的自传色彩,它既可看做是关于女主人公创伤记忆的书写,也可看做是夏洛蒂对自身创伤经历及情感经验的表白。  相似文献   

17.
根据语文课堂教育改革的要求,语文教育提倡在作文中体现"我"的主题。将我融入作文的书写中,让作文凸显"语文味"。我国目前的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重在教师的引导,缺乏学生"有我"的引导。本文将从我国作文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作文书写"有我"的必要性,从而阐述如何引导学生完成在作文中从"无我"到"有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大规模蔓延,影响到我国大范围地区和群体。这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经由媒介化信息的再现重构,经过受众的信息接收及反应之后,逐渐演变成创伤性事件,并形成创伤记忆。为了应对重大突发情况下的创伤反应,在充分理解疫情期间社会不同群体的创伤反应的基础之上,尝试性地提出把创伤记忆以鲜活、有效的方式呈现出来,并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修复和抚慰创伤。这对个体自我修复、社会心理救助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完善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个女孩在给我的来信中这样讲述她心中的故事—— 从小我就爱看书。可在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无意中接触了那些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很快就迷上了它们。也许这还不算太坏,可怕的是我竟然幻想出了一个并不存在的世界。在我的那个世界里,我是一个美貌、有钱、武功高强的冷酷无情的女人,有虐待人的嗜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吴群 《湖南教育》2010,(9):29-30
我的第一堂公开课,始于二十多年前。那是一堂“白色”的公开课:没有丰富的色彩,没有繁复的架构,没有震撼人心的情感……甚至,没有给今天的回忆留下曲折起伏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