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大班阶段对幼儿进行任务意识的培养,为幼儿提前构建适应小学教育的框架,有助于幼儿较快适应小学教育的节奏,顺利完成幼小衔接。通过梳理大班幼儿任务意识、执行任务能力薄弱的问题,找到幼小衔接中大班幼儿任务意识培养的切入点:以环境为载体,创设开放、探索、体验式的活动,提升幼儿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将幼儿任务意识、时间管理等目标,在一日生活中进行有机融合和渗透;家园共育,为幼儿任务意识培养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项丽娟 《成才之路》2023,(16):105-108
幼儿园与小学存在着较大差异,幼儿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需要一个渐进的适应过程。幼儿园如果能进行合理的衔接设计,有效培养幼儿独立生活、合作学习能力,必然能为幼儿进入小学后,快速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做好铺垫。文章从日常制度衔接、任务活动衔接、行为习惯衔接、课堂教学衔接、家园(校)沟通衔接等方面对幼儿园一日生活渗透幼小衔接进行探究,以期增强幼儿执行能力、提升幼儿互助意识、树立幼儿规范意识、培养幼儿学习习惯、激发幼儿上学意愿。  相似文献   

3.
徐青 《贵州教育》2020,(16):19-20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教师要帮助幼儿从小理解和遵循生活、学习的各项常规,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态度和习惯。从小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意志力、控制力和思维力及社会性发展。规则意识的培养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幼儿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幼儿在未来的生活中会面临一些条条框框的约束,如果现在学会了遵守规则,明白秩序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后就很容易适应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规则。规则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家长与教师共同帮  相似文献   

4.
幼儿期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幼小衔接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和学习自理能力是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的基础。可从几个方面开展:确定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目标、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巩固幼儿和生活自理行为、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家园同心,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陆文婕 《考试周刊》2008,(5):229-230
幼儿期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幼小衔接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和学习自理能力是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的基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确定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目标、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行为、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家园同心,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任务意识,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表现之一,主要是指幼儿有目的地完成某一任务的愿望。良好的任务意识对于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幼儿任务意识的培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2012年10月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了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的具体目标和内容: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满足幼儿自身生活需要和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必备良方,更是幼儿以后离开成人开展独立生活必备的经验基础。模拟情境,经验迁移,帮助幼儿建立生活自理意识;趣味教学,经验升华,指导幼儿生活自理的方法;亲子互动,经验传递,巩固方法并建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王琴 《考试周刊》2014,(86):191-191
<正>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和各种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幼儿园中班(4—5岁)是建立幼儿规则意识、理解规则意义、学会遵守规则的关键期。在此时期对他们进行有关规则的理解、养成方面的教育,将会促进幼儿终身发展。当今社会的幼儿家庭成员往往更多地倾向于幼儿的智力发展与教育,忽略道德品质、社会性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启蒙与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表现得缺乏自制力,行为自由散漫,不愿受拘束,不守规则等。为了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儿童在幼小衔接阶段存在的不适应问题主要反应在学习适应困难和社会适应困难两个方面。学习适应困难表现在读写和数学两方面。社会性适应困难表现在儿童的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独立意识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教学中的定义和价值 (一)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定义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在幼儿园的小班教学模式下,幼儿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实际需求,从而合理地规范出的在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力。当幼儿能够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归纳出一些照顾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理自理行为时,如在没有外人帮助的情况下学会自己去刷牙洗脸、用筷子和勺子去喝汤吃饭或起床以后自己穿衣服等等,就能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概括出合适的处事思维与生理反应,从而促进幼儿建立独立意识,培养自信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一.独立意识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教学中的定义和价值(一)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定义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在幼儿园的小班教学模式下,幼儿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实际需求,从而合理地规范出的在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力。当幼儿能够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归纳出一些照顾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理自理行为时,如在没有外人帮助的情况下学会  相似文献   

12.
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幼儿在社会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在这一转折的重要时刻,家长该为幼儿顺利地度过入园关、愉快地适应幼儿的集体生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技能当孩子具有独立行步的能力以后,就对自己的事情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家长应尽早的让幼儿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持之以恒,初步培养起孩子“自立”的良好道德品质。提前学会生活自理技能,这远比会写自己的名字、识几个数更重要。二、培养幼儿入园自豪感幼儿入园前应与孩子多谈幼儿园的事情,向幼儿讲一些关于幼儿园的信息,与孩子一…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的,从小班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小班的幼儿,他们的自我控制力相对比较差,自觉性和规则意识也比较弱,缺乏一定的规则加以约束是不行的。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信号机制,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培养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是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通过以下三点来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幼儿的生活规则意识;在循序渐进中,强化幼儿的生活规则意识;在家园合作中,发展幼儿的生活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14.
幼儿自理能力是指要亲自处理自己或身边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它是幼儿逐步适应社会环境,学会生活所必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包括幼儿生活的自理、幼儿学习的自理、幼儿人际交往的自理等。本文从幼儿园教师视角出发,研究对象是刚入学的3—4周岁小班幼儿,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即培养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睡眠、饮食、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作为幼儿学习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5.
钱静 《教育现代化》2005,(10):34-34
幼儿园是幼儿开始接触社会的第一站,从小班开始就要注重培养规则意识。通过规则,要让幼儿明白,不能想于什么就干什么。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是非界限。那么,如何在生活情境中帮助孩子逐渐形成明确、统一、灵活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意识,使孩子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呢?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的,从小班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小班的幼儿,他们的自我控制力相对比较差,自觉性和规则意识也比较弱,缺乏一定的规则加以约束是不行的.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信号机制,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培养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是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通过以下三点来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幼儿的生活规则意识;在循序渐进中,强化幼儿的生活规则意识;在家园合作中,发展幼儿的生活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17.
唐红梅 《亚太教育》2022,(18):183-185
幼儿是国家的未来、祖国的花朵,在现代社会中幼儿的教育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是对幼儿开展的综合性教育,初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独立意识、语言提升等各方面的发展。此阶段的幼儿初次走出家门,接受半社会性的集体生活,同时他们又具有非常强的模仿能力和观察能力。重视幼儿这个阶段的规则适应和独立性的教育,对幼儿未来进入小学,甚至步入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并直接影响着幼儿性格、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在幼儿园里,幼儿的生活常常需要成人的照料。笔者发现本班即将入小学的幼儿也存在过多依赖成人的问题。如:幼儿玩过玩具后,总把玩具到处乱放,等着老师去收拾;他们不会整理学习用具,不会削铅笔,不会叠被子。为了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就必须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呢?笔者做了如下一些工作,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一、创设条件,调动幼儿生活自理的积极性  首先,我从创设精神环境入手,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他们自我服务的愿望。以前我们班上的孩子做事总是等老师去提…  相似文献   

19.
<正>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现阶段大班是进行规则性游戏的关键时期,规则性游戏对大班幼儿的意识具有重要教育价值。教师指导大班幼儿进行规则性游戏,应以幼儿为出发点,为幼儿提供各类丰富的游戏,逐渐让幼儿养成规则观念,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确保与小学教育良好衔接。  相似文献   

20.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参与劳动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初步的责任感。”幼儿在3—6岁的发展阶段,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掌握自理能力。而劳动教学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它与智育、德育、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意识到个人劳动努力和成果的关系。从细节开始,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主动帮助别人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