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学生观融合各种教育哲学思潮之精华,同时关注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本体价值;尊重差异与多元化,激发潜能;倡导师生关系的主体间性;塑造学生高尚的精神与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回归生命的意义世界,引领学生到达自为、本真而有意义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心理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3.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里两处用同一个‘浸’字,‘浸’的意思……”学生林灵姗质疑。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下,我们需要超越传统的学生观,对学生赋予新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人的生命意义指向和追求的是尊重生命存在、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品质、 实现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课程观是对课程价值及其发展的一种新释义。本文首先阐释了生命 意义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从知识、学生以及教师的角度对生命意义的课程观以及课程的发展进 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郑利霞 《教育学术月刊》2007,(1):99-100,116
课程改革体现着一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课程价值取向。要构建符合时代精神、融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课程体制,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封闭的旧课程观.树立新型的、开放的大课程观。新时代课程观的转向实质是人与知识、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这三对关系的转向.是向完整的人及其完整的生活的转向。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改变自己原有的学生观已成为必然。新学生观的产生是时代与教育本身规律的要求。它克服了传统学生观的弊端,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具体表现,它影响着教学决策和教学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与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健全人格,促进智力水平和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联  姜文 《教育探索》2006,(7):30-31
教与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当今教育与学习同人的生存有着密切关系的背景下更应受到关注。反思传统教育思想阻碍学生学习的因素,借鉴萨特的自由意志理论,我们应当尊重学生对学习的自由选择、自我选择的责任意识,坚持教育平等、以人为本的观念,让学生在自由、自主、和谐的氛围中获得学习成功。  相似文献   

9.
生存技能教育属于生命教育的范畴.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或者说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核心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1]".  相似文献   

10.
祁敏 《文学教育(上)》2010,(10):104-105
“有一回,有个记者问我:你对你的病是什么态度?我想了半天也找不出一个恰当的阋,好像说什么也不对,说什么也没用;最后我说:是敬重。这决不是说我多么喜欢它,但是你说什么呢?讨厌它吗?恨它吗?求求它快滚蛋?一点用也没有,除了白讨没趣,就是自寻烦恼。但你要是敬重它,把它看作是一个强大的对手,是命运对你的锤炼,就像是个九段高手点名要跟你下一盘棋,这虽然有点无可奈何的味道,但你却能从中获益,你很可能就从中增添了智慧,比如说逼着你把生命的意义看得明白。  相似文献   

11.
人生之真相如何?什么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应该怎样活,路应该怎样走?对这一系列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不同的人生观。陈独秀将西学和中学融为一体,剖析了人生的真相,阐明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回答了人应该活的问题,从而建立了积极的、进取的新人生观。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处于幼稚与成熟并存的敏感时期,各种心理冲突会导致中学生产生许多心理矛盾。在这人生的转折期,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家庭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关于生命的认知有着巨大的影响。消极的教养方式和积极的教养方式对于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具有不同的影响,就此提出提高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奠基性、非客观化、主体间性等特征启示教育应转变传统的学生观念,生活世界观下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目的,学生是处于不断生成中的人,学生是教育生活的主体,师生关系中学生与教师互为主体。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发生了新的变化,国家尊严感提高、家国情怀不断增强、道路自信感倍增等,其思想总体呈现健康、向上、积极的状态。但是,由于人生价值引导乏力,美丑观念严重错位,幸福观偏移、幸福感悟能力不足等原因,也产生了小富即安、幸福感缺失、佛系青年自居等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强价值观干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以及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等是匡正新问题的可靠理路。  相似文献   

15.
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终极关怀。面对频频发生的名校高材生投毒等犯罪事件,除了心理层面、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外,更多的是对生命价值的漠视和高校教育中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因此关注生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及路径等方面展开阐述,以期对高校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两年后四川地震灾区高中生与非灾区高中生的生命意义状况,笔者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川中学高一、二年级共391名学生以及湖北襄阳地区某高中的一、二年级18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北川中学学生生命意义感显著低于非灾区高中生;亲人去世、心理辅导、宗教信仰、家庭氛围以及人际关系情况是影响北川中学高中生生命意义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当前,大学生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引导大学生寻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学会热爱与尊重生命尤显重要且迫切。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生命教育因其产生的背景、缘由和基本内涵,在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努力从五方面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索。  相似文献   

18.
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必然要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而追求意义人生,就要承担人生责任。文章从自我、家庭、职业、集体、他人、社会六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对策:对个人来说,提高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理想;对家庭、社会、学校来说,则要全力配合,突出教育重点内容,优化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内发展矛盾显现,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趋向多元化,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精神淡化,而对西方的诸如节日文化、自由精神的追逐与趋同化日渐突出。为此,围绕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展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与引导,其问题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文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在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中,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逐渐地融入综合国力的各个要素中,成为决定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成为创新的灵魂;文化发展战略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文化不仅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手段,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深刻研究文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深远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