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梁勇建 《考试周刊》2007,(37):116-117
高职院校应加强体育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但这并不是让课程脱离学术轨道,而是让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给已有充分发展的学术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综合课程理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儿童中心论者Parker极力反对传统的学科课程,把它们称为非自然的学习。他认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应该是学校教学的基础,课程应该贴近实际、培养学生的心智能力。在同一时期,De Gamlo认为学校应教授学科课程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但要加强各门学科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艺术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新型课程。目前这门课程正在全国的中小学实验区进行试验。这次课程改革设置像艺术课这样的综合课程,是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在中小学课程中存在的门类过多、学科相互独立脱节、缺乏整合的弊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掌握并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对人与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4.
艺术综合课程是把各领域艺术整合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课程,其整合原理有四项:美学原理,包括美学共通原则与个项艺术之间形式元素的重叠原则;艺术心理学原理,包括异质同构原理与艺术心理的一般过程;文化特性原理,指通过艺术理解特定的一种文化与文化中的人;课程原理,指对主题网络式、串联式、散点式三种课程综合模式的规范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需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改革传统的单一的学科课程,开设综合课程已势在必行。从综合课程的概念和意义、师专综合课程的类型、内容体系和实施等方面对师专综合课程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回顾几千年的学科课程发展史,在学科内部,以学问的性质为基础而不断的分化和综合,形成了分科课程(branchedcurriculum)和综合课程(integratedcurriculum)。学科的综合,称为综合课程。它是指把相关的学科合并起来,用新的思维角度和方法,不仅从内容上包含更为广泛的知识范围,而且从结构和功能上达到严密的整合。学科的分化称为分科课程,它从科学知识的整体中选取关系密切,性质相同的内容自成体系,组成一门学科,在各门学科内部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一、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纪,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作为一个学生,仅有知识的积累已远远不够,要求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课题、自我学习、自己思考、主动地判断、较好地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课程在不断的分化和综合中构成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确定课程分化和综合的关键 ,是必须考虑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现有师资质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课程理论最早于20世纪初发端于美国,到20世60年代前后,有关课程的思想逐步发展,并出现了不同流派.但从泰勒到多尔,其课程理论都有局限性.中国学者在本世纪提出了“五I”课程观,对“人的课程”这一理念作了系统的阐述.本文特别讨论了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以及隐性文化和隐性课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宁夏教育》2008,(3):79-79
当前学科和课程的发展呈现出综合的趋势。现在强调学科和课程的综合是因为目前学校的综啥学科太少。不能满足学习者和社会的需要,不利于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综合课程可以是学科课程,也可以是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1.
课程的变革与哲学有着天然的血肉关系。在特定历史时期进行的课程改革必然要受当时哲学思潮的影响,反映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哲学理念,受哲学观的引导与支配。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观的变迁体现着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哲学精神的向往、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为此,应追溯哲学与课程的历史渊源,探讨哲学对课程生存与发展之意义与价值;阐释学科中心课程观、儿童中心课程观以及社会中心课程观三种有代表性的课程观中所体现出来的哲学理念,使哲学思想在具体课程领域的体现得以明晰化。  相似文献   

12.
论整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并存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整合课程是在分科课程的“语境”中产生的。整合课程既是一种课程设计理论(理念),也是一种课程形态。整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并存有历史的和人性的依据,两都是观照和解决人与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整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并存关系表现为:理论(理念)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时空统一性,两的区分是相对的。探讨清楚两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助于深化教师对综合课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一种曾经在上个世纪70年代广为流行的课程模式又一次成为教育改革所关注的焦点。课程整合究竟为哪般?其逻辑基础是什么?本文中,笔者对课程整合的含义、渊源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对课程整合的三个不同层次进行了区分,将这三个层次概括为跨学科的、整合的和综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学生的各科会考成绩,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共计9门课程,使用因素分析方法对“3 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高考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门课程可以科学地分为三类:“文科综合”包括历史、政治、地理三门课程;“理科综合”包括化学、物理、生物三门课程;另外三门课程数学、英语、语文可以看作无论是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都需要学习和考试的课程。这恰好与“3 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的高考方案相对应,本文的研究结果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从教材和师资两方面入手分析了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并且对改善这种现状做了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大学对其教学课程提出了宽基础、广信息、多渠道、高进度和精内容、强结构、富个性、重创造的新要求。为此,大学教学应建设集约课程,以解决知识总量急剧增长而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课程综合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语文又是一门综合性、生活性、买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语文必须加强整合,向综合化道路迈进。语文课程整合的途径既包括学科内的综合,又包括与其它课程的沟通,还要加强与生活实践的广泛联系。语文学习将在多种形式的整合中受益。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追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但当前,该课程无法在中小学常态实施。为了有效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关人员需要从该课程常态实施的标准出发,全面分析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主要因素,诸如,课程认识不到位、课程制度不健全、课程实施不规范、教师素质不全面以及课程评价不科学,同时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李丽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4):102-107,128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课程领域推出以来,人们对该课程的认识出现了一些混乱和偏差。因此,我们要理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论上的发展脉络,从实践的角度梳理出中小学所创造出的有代表性的实施模式和适应综合实践活动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措施及其效果,从而加深人们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认识,更好地落实这一课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多年的中师教学的经验,提出了五年制师范学校理科课程设置方案;并阐述了五年制师范学校综合理科课程目标和具体的教学目标、类型定位、综合理科课程选择和编排内容的原则,初步建构了五年制师范学校综合理科教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