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户外环境教育模式,是环境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题。结合旅游地理学中的研究重点———自然风景区,综合运用文献调查法、田野考察法、统计数据分析法、问卷调查、典型访谈及专家咨询法等,从“自然风景区户外环境教育的内涵、自然风景区户外环境教育的一般模式、和典型案例区户外环境教育的模式”三个方面,探讨户外环境教育模式问题,这是一个介于旅游地理与环境教育的综合交叉型研究课题,可丰富旅游地理学关于自然风景区、以及环境教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也可为自然风景区户外环境教育基地建设,提供方法上的参考,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户外教育是在户外情境所进行的教育活动,自英国开创外展训练学校以来,户外教育在国外发展迅猛.户外教育注重学习者的体验学习,通常以团体合作的方式进行,以渗透环保意识及个人责任为目标,从而促进了学习者的潜能释放和个人成长,值得我国教育借鉴.  相似文献   

3.
一、户外教育与环境心态1.户外教育的内涵现代环境教育十分推崇户外教育,主张让儿童直接接触、感受和体验自然。例如,雷切尔·卡逊(1956)特别强调儿童与自然的接触,坚信"感性"的重要性。这里所说的感性就是要让儿童接触自然,到自然中去,发现自然的奇妙,发现自然的美,  相似文献   

4.
黄英姿 《考试周刊》2011,(29):233-234
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我园以前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多以集体锻炼为主,形式单一,幼儿们提不起兴趣。为了拓宽幼儿的运动和交往空间,我园尝试开展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让小朋友在一个空间广阔、材料更丰富的环境中选择喜欢的活动内容,与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我园通过合理设置区域、有效提供材料,并应用标志和音乐引导幼儿建立规则意识,保障户外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5.
鲁海红 《教师》2022,(33):84-86
回归自然、探索自然是当下幼儿教育的热点话题,在大自然中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意识。文章作者基于亲自然教育背景,参考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对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策略展开研究,将大自然视为幼儿成长与发展路上的“教材”。同时,结合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幼儿教育经验,分析幼儿园开展户外自主游戏的价值,并通过创造亲自然环境和开展亲自然活动的方式,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户外自主游戏中,以达到扩大教育范围、培养幼儿自然科学意识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生态教育背景下的环境,是指以开展生态教育为特征的幼儿园,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态课程建设,让幼儿在与环境"共生"的过程中,增强生态意识,形成生态道德,培育生态智慧,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幼儿园户外场地、设施与设备、墙壁与地面、区角与材料等因素。目前在凸显生态教育特色的幼儿园中,环境创设普遍关注静态美。比如在幼儿园的大厅里设置几棵枝  相似文献   

7.
户外教育课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打破教室束缚,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通过创设真实、开放的学习环境,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与生活体验。这样的课程如何开发?本文提出户外教育课程模式,主要围绕户外教育的意涵、户外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开发原则和教学实施展开讨论,为教师开发户外教育课程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幼儿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幼儿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基础。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了户外环境创设活动,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森林教育是指在林地环境里,为儿童或青少年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以此来培养他们自信心和自尊心的一种户外学习过程与实践。英、德、美、日的森林教育发展的经验为我国的生命教育,环境教育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8,(19):177-178
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大众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放在启蒙教育阶段,对于幼儿教育提出了许多的要求,当前的幼儿园教育过度重视室内活动和课程设计,对于幼儿的户外教育缺少应用的重视意识,户外教育的区域活动没有跟上室内教育活动的建设标准,当前幼儿园的户外区域设置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探究了当前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几点教育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emise tha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volves raising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rather than simply knowing about the environment in a technical-rational manner and acting for it in mechanistic prescribed ways. The paper draws on educational theory and data from a phenomenological case study of educators working together at an outdoor education centre in urban Canada, whose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e believe can best be described as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raising. Based on our study’s findings, we suggest that raising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involves connecting people to their environment, fostering care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building agency for the environment. Educating for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also requires providing people with deeply engaging experiences that afford authenticity, multidimensionality and serendipity. Our study shows how these features can work to raise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by creating epiphanies or moments when sudden expansions of the self, realization and empowerment become possible.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是依据学科特点进行环境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应充分挖掘、拓展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感受文人笔下优美的自然景物,理解环境与作者抒发感情之间的关系,发挥环境对健康人格养成的积极作用,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诸多环境问题也相继出现。目前的问题已不是人类是否能在一个和谐优美的环境中生活,而是环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加强环境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环境民族心理。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古老而年轻的科学,具有进行环境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理应成为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地理教师应更新观念,构建开放型教学模式,大胆进行地理教学改革,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4.
生态教育是提高生态意识、塑造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从幼儿阶段开始实施生态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能促进幼儿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幼儿园环境创设结合生态教育背景,能提高幼儿环保意识,提升幼儿环保能力。文章对生态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环境创设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关系到未来公民的素质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强调环境教育要渗透于各个学科教学之中。中学地理课程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环境教育有统一性。因而以地理课程为载体,挖掘其环境教育的价值并明确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目标,可以更好地实现其教育价值,并使得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更具有地域空间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我国生态环境亦面临严峻形势。如何加强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增强大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已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全社会都来关注环保。  相似文献   

17.
把环保教育纳入现代的幼儿科学教育领域,帮助幼儿理解生态环境,教育幼儿保护环境,对于他们日后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是非常必要的。本对此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8.
论高等师范院校的环境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师范院校环境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环境意识的关键,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环境教育薄弱的现状,提出了高等师范院校环境教育实施的具体途径,并对高等师范院校的环境教育知识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环境保护参与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人口意识、人均与国情意识、环境资源意识、环境科技与经济意识、环境法制意识、环境公德意识、全球意识。  相似文献   

20.
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成败,而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培养公民的环境道德,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开展环境教育;阐释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并就化学教学自身,分析如何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境教育、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境教育、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