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记者》走过了20个春秋,从20世纪80年代跨入了21世纪初叶。对一家杂志来说,20岁生日,似乎是可以名正言顺地庆祝一番的。而我们,却没有举行有规模的纪念活动,没有敬请领导和名人题词,也没有“诚邀”贺信贺电祝贺广告,惟一的纪念形式:出一个专辑,并对3月号增加篇幅,把原本可以用于喜庆应酬的花费投入这期杂志,以此请读者一起来参与纪念,更让读者从中受惠。静悄悄地过“生日”,不图一时之热闹与风光,但求读者之满足。而让读者满意,不是比什么都重要吗?我们在纪念专辑栏目里,请上海市新闻学会的新老会长、当年最早参与创刊的编辑记者、我们的读者代表等撰文,抚今追昔,鞭策激励;而重温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楷模的人品文品,剖析当前新闻工作者队伍中令人忧虑的现象,则为的是使我们大家都深长思之,校正坐标;对中外新闻学期刊的综述,给我们办刊人员以新的启迪,取长补短,继续努力。这一组文字,就是我们对《新闻记者》20周岁生日的纪念,也是我们的编辑方针、编辑思想之显现。同时,这一期杂志我们还特约和“抢发”了一些稿子,犹如水灵新鲜的菜蔬,秀色可餐的美景,愿读者能一饱口福和眼福。  相似文献   

2.
上海新闻记者联合会概况上海新闻记者联合会成立于1921年11月9日,是上海地区较早的一个兼具新闻工作者行业团体和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的《新闻记者》深受当时青年记者和学生的喜爱,对当时及以后的新闻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总会的会刊,其刊登的文章除了当时的重要新闻和青记会务发展情况及一部分转载的新闻评论之外,大部分都是在研究新闻学术问题。同时,《新闻记者》还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4.
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那是2007年11月16日福建永定县举行中共永定县委成立80周年,《闽西日报》总编辑为特邀嘉宾,庆典仪式上,他却没有一点嘉宾的样子,胸前别着嘉宾字样的小红花,脖子上却挂着照相机,人家正而八经站在嘉宾位上,他却忙前忙后,跑上跑下抢镜头。  相似文献   

5.
周毅  柳毅 《声屏世界》2005,(6):30-31
安徽电视台《记者档案》的创办为培育新闻记者职业精神所做的努力新闻界有目共睹。《记者档案》访谈的记者身上所蕴藏的凛然正气。为新闻事业舍生忘死的职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无疑会成为其它新闻从业人员前进的动力和精神支柱。《记者档案》与其说在打造一个电视品牌栏目,不如说在弘扬一种新闻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6.
郭扬 《东南传播》2016,(1):73-75
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主动使用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保障公民知情权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从百度键入关键词"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所搜索到的全部64页中2011-2013三年间,见诸媒体报道的公民、记者、律师、大学生主动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案例,运用量化研究的方法,探寻新闻记者对条例的使用情况及背后的原因,并对提高新闻记者使用条例的技巧作出几点讨论。  相似文献   

7.
抗战初期是范长江写作甚勤的一个时期,作为著名记者和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国际新闻社的领导人,当时很多报刊都争相刊发他的文章,只是由于岁月尘封,时间隔膜,其中有些文章现今不为人知罢了。笔者最近在翻检抗日战争时期出版的《青年知识》周刊时,发现了该刊所发表的范长江《中国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当我读完这本由河北大学乔云霞教授主编的《中国名记者传略与名篇赏析》之后,真有一种淋漓尽致的快感。这本书中45位名记者和他们的名篇赏析犹如一颗颗熠熠生辉的明珠,细读之后还会得到许多的意外收获。中国近一百多年来,成就的不仅仅是有形的物质发展,国人的思想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走向成熟,历史的记录者为我们留下了这样前进的足迹。《中国名记者传略与名篇赏析》从首倡维新变法的王韬到新时期进行新闻改革的张建伟,从开创通讯文体的进士黄远生到学者型记者艾丰,百年的历史,百年的沧桑变迁,名记者为我们记  相似文献   

9.
10.
闫修彦  邓勃 《岭南新闻探索》2006,(4):F0003-F0004
青藏铁路开通,举世瞩目,《羊城晚报》自不甘人后,而且要为人先。  相似文献   

11.
“谈旧中国报纸必谈《申报》,谈《申报》必谈史量才对《申报》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小骂大帮忙”这顶十分沉重的政治帽子压在《大公报》头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至今还流传于人口。几个月以前,还有人写文章,指责《大公报》反共。一个多月以前,还有人在文章中叹息说:“‘文化大革命’开始至今30余年过去了,某些人硬加给《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的帽子至今还没有摘下去。”可见并不是我危言耸听,而是众口铄金,积重难返。现在是该彻底摘掉这顶帽子的时候了。先说骂。《大公报》对国民党不光是小骂,也有大骂。有时甚至是怒骂、愤骂和痛骂,1941年12月22日发的那篇谴责国民党政要及其家属用飞机运“箱笼洋…  相似文献   

13.
李国民 《新闻传播》2006,(11):65-66
最近,看到有关樊云芳同志事迹报道后,感触颇深。18年前,笔者在武汉参加全国高校校报研讨会期间,曾听过樊云芳同志应邀到会作的学术报告,并拜读了《我就是我——中年女记者樊云芳新闻作品选〉,被这位中年女记者的才华和成就所折服。殊不知,天有不测风云。1992年冬樊云芳同志不幸患了癌症,4年后,她“死而复生”重返记者岗位,如今已退休但仍活跃在采访第一线。从樊云芳同志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期名记者忠诚党的新闻事业,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人民的高尚职业精神、职业品德。樊云芳同志的经历,对年轻记者编辑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颇具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同样,创新,尤其是理论创新,也是一个民族新闻媒体与时俱进的灵魂,一个国家传播事业蓬勃发展的不竭源泉。我国改革开放20余年来的生动实践,有力证明了这一点;《新闻记者》创刊20年来的最基本经验,或者说根本传统,也正是在这里。(一)让我们回到20年前,即上一世纪80年代初期,由上海市新闻学会和文汇报社联合创办的《新闻记者》杂志,不正是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的产物么?其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召开不久,全党的工作重心,正在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大规模…  相似文献   

15.
黄炎培于1914年先后对皖、赣、浙、鲁、冀等地进行考察。学界普遍采认其考察身份是《申报》旅行记者。通过对黄炎培著作和相关资料的考辨得知:1914年,黄炎培的考察身份是江苏省教育会常任调查干事;他为扩大考察范围,解决旅费问题,与《申报》馆和教育杂志社协商,并得到两家机构资助;其考察所得也根据与《申报》和《教育杂志》约定,民生疾苦类发表于《申报》,教育情况和评判类发表于《教育杂志》。黄炎培以"旅行记者抱一"名义写稿,发表于《申报》,现今流传"黄炎培以《申报》旅行记者的身份考察"说是其误传。同时,以"黄炎培"真实姓名写稿,发表于《教育杂志》。现今各种版本说法忽视了资助其考察的教育杂志社这一史实。  相似文献   

16.
《新闻记者》2008,(2):11-11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近日公布了最新评定的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名录,新闻学与传播学类别有15种期刊入选。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们诚邀大家一起纪念《军事记者》出版发行500期。大家能够拨冗出席这个座谈会,是对我们的厚爱和支持!我代表解放军报社党委、社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8.
《出版视野》2006,(1):45-45
“圣经”一语,在大部分欧洲语言中的名称,都来自希腊语的“书”一词,汉文译者译成了《圣经》,给这部书增添了神圣、奥秘、凛然不可侵犯的色彩。《圣经》是一部宗教法典。它分《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旧约》共有三十九卷,原是犹太教教义的神学经典,后来基督教兴起,被其全部承受过去,称为《旧约》,用以区别基督教形成之后编成的《新约》。《新约》也是一部反映巴勒斯坦地区古代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和文献汇编。  相似文献   

19.
李雪梅 《军事记者》2012,(12):48-49
朱金平老师在我眼里,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同事,一位值得敬重的新闻同行。作为《新闻发现论》《新闻记者论》《新闻编辑论》《新闻典型论》《新闻与传播新论》《论突发事件报道》与《舆论战》等论著的作者,他在新闻理论上研究的成就足以令我辈仰视,更不用提他还是长江韬奋奖的获得者。今年8月,朱老师送我一本还飘着油墨香味的新著。拿到手里,只这题目就立刻让人感到"惊艳":《军事新闻摄影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