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新时期的心理小说经历了一个从超我情结到自我的尴尬 ,再到本我欲望的书写过程。“超我情结”是一种个人欲求对社会规范的认同 ,是一种高蹈的救世情怀的体现 ,“自我尴尬”是本能欲望在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冲突中 ,主人公的精神处于一种被围攻的尴尬境地。而“本我欲望”则是对“超我情怀”的颠覆 ,是个人化欲望的直接书写。在现实的生存原则中体现出的人的本真存在 ,才是文学的使命 ,作家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的心理小心经历了一个从超我情结到自我的尴尬,再到本我欲望的书写过程。“超我情结”是一种个人欲求对社会规范的认同,是一种高蹈的救世情怀的体现,“自我尴尬”是本能欲望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冲突中,主人公的精神处于一种被围攻的尴尬境地。而“本我欲望”则是对“超我情怀”的颠覆,是个人化欲望的直接书写。在现实的自下而上原则中体现出的人的本真存在,才是学的使命,作家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名利场》是萨克雷的代表作,也是1 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通过两位女性爱米莉亚·赛德立和瑞蓓卡·夏普的命运,折射出从摄政王时期至维多利亚前期英国上流社会生活、思想、风貌的宏伟全景,揭示出英国社会"名利场"的实质。而小说中表现出的殖民意识也格外引人注目,他者在小说中若隐若现。他者是西方后殖民理论中常见的术语。在后殖民理论中,西方人往往被称为主体性的"自我","自我"以外的非西方人则是"他者"。他者的概念实质反映了西方人那种欧洲中心论、种族优越论的意识形态。后殖民  相似文献   

4.
从创造社全盛时期主要作家作品出发,对欲望言说进行梳理。仅以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此时期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概括他们作品中的欲望言说的特点,揭示出他们三人由梦幻的欲望表露,到“一个人的战争”的情感宣泄,再到“上帝庇护下的善男信女”式的欲望对象建构呈现出线性特点。并总结形成自我认同下欲望言说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作者萨克雷在《名利场》中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创造了瑞贝卡这个一心顺着社会的阶梯向上爬的女冒险家的形象。其过人之处是对这个人物的塑造既不理想化也不简单化,而是把她描述成一个心理复杂、充满欲望,但却十分真实可信的普通女子。作者在对这个人物的描述中,灌注了对病态社会的诅咒,为现代人的生存之道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萨克雷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住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名利场》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部小说中,叙述者与读者之间展现了一种新的视野,文章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叙述者在《名利场》的功能以及它对作品产生的各种影响,主要从指导、交流、证明、意识形态等四方面入手,分析了《名利场》中叙述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拉康认为主体的欲望在三界拓扑图上展开,在人的一生中,欲望处在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认同与自恋、凝视、异化与自我确证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主体的欲望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也共同揭示了主体欲望的复杂本质。  相似文献   

8.
亨利·罗斯在他的名作《就说是睡着了》中以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一个犹太逆子的欲望追求。然而主人公的欲望追求最终化为一场空无甚至灾难。主体在犹太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二重父法中经历欲望的缘起与破灭,最终只是在象征界桎梏于重重的文化枷锁中,遭遇回归本真自我,追求自由意志的不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辽宁教育》2008,(11):62-63
一个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几乎对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有深刻的影响—包括他在活动中的表现、参与挑战的情况、与别人的互动等。从一方面来说,自我评价能够影响到学业水准,过低的自我评价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欲望的降低、对于事情集中能力的减弱、他想承担风险的意愿下降,不能正面进行自我评价;从另一方面来说。  相似文献   

10.
今敏将筒井康隆的科幻小说《盗梦侦探》改编成动画电影,利用多重镜像展现了人的潜意识欲望与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冲突。他选择梦境作为核心的镜像,同时以镜面、画报、屏幕、网络、被观看者为辅助元素,关注了人们在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潜意识欲望表达和自我认同缺失,以期完成个体的自我探寻。  相似文献   

11.
在对虚荣心含义进行概念阐释的基础上,对休谟情感论之虚荣心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析了虚荣心的正负效应.并就如何利用虚荣心有利的方面,抑制不利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家,作为一名讽刺大师闻名于世。他的代表作《名利场》以讽刺势利、批判金钱万能和宣扬仁爱为主旨,通过讲述爱米利亚与利蓓加的荣辱沉浮和际遇,向我们描绘了一幅英国上流社会的风景图。主题矛盾的突出和人物性格的复杂是小说的成功之处。从文学创作和精神分析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得出小说的主题矛盾来自于作者本身。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个人的自大"与周作人的"个人的解放"看似语言相仿,然而,作为精神界战士的鲁迅却始终坚持文化批判的立场,对传统文化中"合群的自大"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他强调的是个体鲜活的生命;而周作人的"个人的解放"则是作叛国的遗民的潜台词.  相似文献   

14.
舒静 《海外英语》2014,(12):178-179
Wili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portrayed two female images in his representative work Vanity Fair: Amelia Sedley and Becky Sharp. Through analyzing the minor status and role of women in the patriarchy society, the feminism represented by Becky who actively tried to change her life and the mild and the kind-hearted traditional female image represented by Amelia,the paper reveals the social status and role of women in the patriarchy society.  相似文献   

15.
威廉·M·萨克雷通过他的小说《名利场》刻画了一组组生动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通过这些人物形象以及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来阐述《名利场》是一部社会道德批判小说。  相似文献   

16.
麦家 《高中生》2012,(13):6
有熟人之子,个性温良,成绩中上。去年中考前,父母照他的意愿许诺,倘若考上重点高中,奖励一辆价值上万的山地单车。有此诱惑,少年奋发图强,牛角挂书,韦编三绝。天道酬勤,好运降临在这位少年的头上:他顺利地考上了理想的高中,父母痛并快乐地兑现了承诺一足足耗去全家一个半月的收入!我闻讯想当然地认为,他家公子定是一位爱好运动的阳光少年,我为此欣然又自责。因为本人常鼓励  相似文献   

17.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揭示了复调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复调小说理论史上一个创造性的发展.以此理论分析《名利场》这本小说中主人公、读者和作者之间以及自身的对话,不仅使作品本身折射出丰富的思想内涵,也使得我们对该作品中复调存在的可能性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名利场》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的代表作。本文旨在从文体学视角对《名利场》的部分选段进行语篇分析,以期可以通过该分析对此小说有更为深刻、透彻的理解并更好的欣赏该小说。  相似文献   

19.
小说人物的话语表达方式是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作者将既定人物形象传达给读者的有效方法。在《名利场》中,萨克雷运用直接引语刻画了狡猾善骗的贝基,用言语行为的叙述体描绘了温柔的艾米利亚,用自由间接引语塑造了忠厚善良的杜宾,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