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的展开,学校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校园网经常出现大面积掉线和重要信息丢失等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由ARP欺骗引起。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校园安全关系到万千家庭的幸福与社会的和谐,更关系到未来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和高质量发展.而造成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校园安全管理能力不强、部分家长监控矫正作用发挥不够.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预防策略是:提升中小学校安全制度执行力,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充分发挥家长的监护和引导作用;实现家校共防,最大限度地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指自带设备办公,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等,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这些智能移动终端接入内网搜索资料、访问资源和处理业务。而这一切应用在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既为师生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包括内部资料的丢失、内网安全等方面。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当前BYOD的发展状况及其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实现BYOD所遇到的安全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分析造成高校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和校园安全事故发展的趋势及特点,提出高校构建校园安全保障体系的必要性,阐述了当前高校建立校园安全保障体系的五个子系统人员构成及职责:法制体系子系统、预防体系子系统、安全事件应急体系子系统、安全事故善后体系子系统和监督评估体系子系统,通过五个子系统健全高校校园安全保障体系,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伤害性和危害性,维持校园的安全、稳定、和谐,为广大师生职工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校园安全形势严峻,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美国保障校园安全的经验主要有:立法为先,为保卫校园安全筑基;政策为源,构建全方位立体防御体系;教育为本,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美国保卫校园的安全机制对我们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安全对于生命至关重要。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心爱护他们,能使他们安全健康地成长,是全社会和各类学校及家长们的共同责任。一、创设校园安全环境所谓“安全校园”,包括校内安全、校门外附近治安秩序与交通安全,以及校园周边安全,重点是校内安全。因为中小学生成长的大部分时间和生活的主要空间都在校园。学校环境的建设体现以人为本、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反映的不仅仅是校园文化、职业化的校长理念,而且也反映出管理者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是鉴别学校能否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最好物化形式。具体来讲:教学楼的设计要方便学生集…  相似文献   

7.
学校是人口密集的重要场所,学校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胡锦涛指出:要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  相似文献   

8.
安全校园建设是和谐校园创建的重要主题。“和谐校园必定是一个安全的校园,安全校园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带有基础性的建设环节。”2005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进行了一项题为“中小学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调研,此次调研覆盖全国8个省市,调研结果表明,“打架斗殴”是造成中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首要原因,已成为校园安全的主要隐患。  相似文献   

9.
校园网经常受到病毒、黑客、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行为的威胁和攻击,数据丢失、系统篡改、网络瘫痪的事件时有发生,校园网的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建立全面而完善的校园网络安全策略,才能真正确保校园网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转.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是学校的安全稳定。本文分析了高校校园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安全保卫规章制度,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健全安全防控体系,提升高校安全工作水平;建设高校安全文化,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了校园网络的特点、校园网络安全的主要危害形式,探索了建设安全校园网络的基本策略,并提出了符合校园网络特点的构建安全的校园网络系统的常用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校园是人才成长的摇篮,需要文明的环境和良好的秩序,对安全和稳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安全教育在执行过程中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安全教育目的价值的工具化,安全教育内容的狭窄化,以及安全教育管理方法的僵硬化.应通过建立安全教育综合体系、健全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和构建安全管理立体化网络来纠正异化现象、改进校园的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13.
高校创建平安校园的根本任务在于准确判断并消除安全威胁,应对和处理各类校园危机。高校校园危机事件主要有意外性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冲突性校园暴力事件、群体行动性事件和异常心理与精神疾病引起的破坏性行为。当前高校校园危机的主要特征有:危机生成机理日益社会化,危机性质与种类日益复杂化,异常心理与精神疾病引起的破坏性行为日益见长,突发性危机事件日益上升。致使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有社会政治因素、行政管理因素和学生素质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李万胜 《考试周刊》2014,(24):149-149
<正>校园安全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保障,校园安全无小事,维护校园安全是每一位在校师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校园安全也始终被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但是我们仍然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出现在校园里,仍然会看到许多安全隐患出现在校园里,对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校园到底为什么不安全?校园安全到底该是谁的责任?校园安全常常在师生交流的话题中被聊起,大家都在感叹校园安全事故的可怕,都在期盼安全隐患远离自己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学校安全事故频发,校园安全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小学生缺乏法律意识和安全保护意识,由此引发的伤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成为造成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关数据显示: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在这里,我想对少先队员们提出以下建议:一、遵守校园纪律,注意校园  相似文献   

16.
公共治理:我国校园安全管理的一种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校园安全现状警示我们:仅从学校和政府的视角审视和应对校园安全问题是存有缺憾的。我国的校园安全管理应变换分析视角并建构一种新范式——公共治理。校园安全公共治理具有提升校园安全认知能力、保障能力和评估能力的价值意义。当今世界上不少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都十分重视校园安全公共治理,注重发挥不同治理主体的独特功能和资源优势。我国的校园安全管理应当充分吸取发达国家的相关宝贵经验,着力构建校园安全公共治理的运作思路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校园安全文化"包含四个方面:校园安全观念文化,校园安全行为文化,校园安全制度文化,校园安全物质文化.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学校全体师生以及学校上层决策和管理者的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依托,观念指导行为,行为靠制度约束,而物质是保证制度落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巨鹿县育红小学的校园里,正在举办一场特殊的失物展览会。展出的展品都是同学们在校园和教室里丢失的钢笔、圆珠笔、铅笔、卷笔刀、直尺、胶棒、橡皮、作业本等学习用品。有的物品都是崭新崭新的,有的笔一次也没用过,作业本一个字也没写。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由学生平时丢失的物品竟无一人认领。  相似文献   

19.
教育月览     
《生活教育》2014,(3):126-127
正幼儿教育教育部:安监通报80所学校存安全问题被曝光教育部日前发布中小学幼儿园秋季校园安全工作交叉检查情况通报。通报显示,通过交叉检查共发现各地存在安全问题学校80所。通报指出,总体来看,校园安全防范情况良好,但检查中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安保人员配备不到位,技防、物防设施配备不足或未能得到有效使用,安全制  相似文献   

20.
在"三防"相结合的安全防范工作模式下,高等院校的校园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校园安全事故原因的分析表明:高校学生防范心理的薄弱、防范技能的缺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在高等院校内构建心理防范体系,开展心理防范教育,加强学生防范心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防范技能和自救能力,可以在高校内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心理防线,进而指导大学生以安全的行为方式为人做事,切实有效地保护大学生的安全,实现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