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山滑雪从五十年代正式列为全国比赛以来已有30多年了.30年来,我国高山滑雪项目技术水平提高很快,目前已接近世界中游水平.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迅速提高我国高山滑雪项目的水平,对高山滑雪技术的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拟就高山滑雪技术中有关"体重交换"和"重力位置"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欢迎同行们批评指正.在高山滑雪的理论中,"重心交换"这一术语已被滑雪界所熟悉.我认为这种提法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方法,对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进行研究表明: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经过一系列演变,项目的规则逐渐成熟,我国于2006年11月才引入这个项目.通过研究形成对于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的初步认识,对于我国开展雪上技巧训练工作具有一些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调查等研究方法,以黑龙江省雪上项目注册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雪上项目不同年度注册运动员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越野滑雪、高山滑雪继续保持运动员数量上的优势;单板滑雪成为黑龙江省雪上项目的新亮点.年龄结构分析得知,雪上项目运动员的最佳训练阶段为15~18岁之间;黑龙江省雪上项目队伍梯队建设还不合理,高山滑雪运动员梯队比例形成“U”字形现象;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项目二线运动员不足,形成了人才梯队培养体系的断裂.  相似文献   

4.
自由式滑雪是继阿尔卑斯滑雪和北欧滑雪之后,近年刚刚开展起来的雪上项目。自由式滑雪又包括雪上技巧、空中技巧和雪上芭蕾三个项目。 1979年国际滑联(FIS)把自由式滑雪定为正式比赛项目。1988年成为第十五届冬奥会的表演项目。1992年.雪上技巧成为第十六届冬奥会正式金牌项目。1994年第十七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单板滑雪运动的产生、发展和现状,介绍了单板滑雪所包括的各个竞赛项目.将单板滑雪比赛项目归纳成高山类和自由类两个大项,从各个项目的定义、比赛特点、比赛方式以及场地特征等等方面对这两大类中的各个小项目和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目的是让更多的体育工作者、更多的滑雪爱好者认识、了解单板滑雪这一新兴的充满魅力及具有广阔前景的项目.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七届冬运会的雪上项目中增设了自由式滑雪的空中技巧项目.自由式滑雪创始至今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但是得到迅速的普及,技术水平也得到了飞速的提高.国际雪联50个会员国中已有近30个国家开展了这个项目.第七届冬运会的空中技巧比赛是在我国进行的首次正规比赛,但我们对自由滑雪项目的场地、技术动作、成绩判定还比较陌生.本文拟就自由滑雪中的空中技巧项目有关内容做一简单介绍,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7.
邵凯 《体育科研》2020,(1):44-48
戈炳珠从1993年开始进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研究,为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科研作出了一些贡献。本文以口述史为研究方法,通过对戈炳珠进行面对面访谈,还原当时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发展历史。本次访谈中,笔者选取了戈炳珠参与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中最为重要的几个方面进行访谈: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成立的历史发轫、成长过程、教练员跨项选拔、运动员跨地跨项选才、东北区域联办模式、科研助力冠军团队、国内"首位"国际级滑雪裁判、退休后不断耕耘于自由式滑雪的科研工作八方面的内容。通过梳理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历史发展的过程以及补充必要的历史信息,为我国雪上项目的学术研究提供必要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8.
作者分析了人体侧量、柔韧性、力量、心肺几方面因素与速降滑雪和大回转滑雪项目运动水平的关系.生理、生物力学、环境等许多因素对运动水平都会有影响,在速降滑雪项目中与运动水平关系密切的是小腿力量、无氧能力、最大摄氧量、握力;在大回转滑雪项目中与运动水平关系密切的是握力、髋、肘、躯干的屈伸力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全面考察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以沈阳体育学院单板滑雪队的二线队员为研究对象,结合训练、比赛的实践经验,初步构建起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后备人才的时间训练模式,并建立起单板U型场地滑雪后备人才的训练标准,为进一步提高对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的认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第二届亚洲冬运会于1990年3月9日至14日在日本札幌举行.朝鲜、香港、蒙古、中国、南朝鲜、日本、菲律宾、伊朗、印度和台湾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449人参加了本届冰雪盛会.中国、日本代表团均为103人,是两个最大的代表团.中国、日本、南朝鲜、朝鲜参加了全部项目的比赛.菲律宾、伊朗和台湾首次报名参赛.本届赛会所设的项目是:高山滑雪、北欧滑雪、冬季两项、速滑、短道速滑、冰球6个大项33小项,共设99枚奖牌.其中北欧滑雪大项中的跳台跳雪比赛为表演项目.未设花样滑冰和冰舞项目.  相似文献   

11.
世界大冬会有小冬奥会之称,是世界优秀青年选手的竞争,参赛选手多是未来奥林匹克之星.从第21届大冬会越野滑雪男子项目比赛成绩的分析对比中,进一步认清当前我国越野滑雪男子项目在世界、亚洲所处位置并找出存在问题;分析了未来几年世界、亚洲越野滑雪男子项目发展趋势及新的变化和特点;探索了我国越野滑雪男子项目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备战2006年第20届都灵冬奥会和2007年长春第6届亚冬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永和  左斌 《冰雪运动》2011,33(6):25-28
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科研人才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科研人才发展对策,探讨培养科研人才、用好科研人才的新观念、新思路,对于提高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科研人才资源质量,推动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课外体育活动是奥地利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同时建立检查考核制度。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1.滑雪活动滑雪是冬季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也是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课程。学校每周安排1-3节滑雪课,课余时间则安排各种滑雪活动。目的在于一方面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动作技能;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在野外滑雪中的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滑雪,是借助于工具在雪地上滑行的运动项目。其种类很多,有越野滑雪、高山滑雪(也称阿尔卑斯滑雪),跳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北欧两次滑雪、冬季高山两项、三项全能,花样滑雪及各种不同项目相结合的多项滑雪等。  相似文献   

15.
高山滑雪     
高山滑雪分为三类(或三个项目):快速滑降、小回转和大回转.每一项目的核心内容都是用最快的速度滑过一个设在陡峭山坡上的预先确定的路线.比赛中,每半分钟至1分钟发一人,在高水平的比赛中,时间的计算是从滑雪者的腿运动开始,在终点处运动员冲过光电射束停止,精确到百分之一秒.现代滑雪比赛采用同样的精度计时.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现场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越野滑雪项目竞赛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越野滑雪项目存在运动员培养体系不完善、教练员和裁判员团队质量不高、大众普及率低等问题.提出制定合理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率;加强国际、国内专业技术知识交流;积极储备运动康复学人才等发展对策.以期对我国越野滑雪项目整体布局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助力我国越野滑雪运动项目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7.
黄哲 《冰雪运动》2016,(3):10-17
2022年“冬奥会”将在中国北京举办,届时作为东道主,我国高山滑雪项目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经分析目前我国高山滑雪项目存在训练队伍少、运动员人数少、训练水平差、训练条件差等问题.建议在找准阻碍成绩提高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尝试职业化道路、发展高山滑雪体育产业、让广大青少年投入到高山滑雪运动中、引进高水平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手段、多参加世界高水平比赛等方面多做努力,争取在6年内大幅度提高我国高山滑雪项目的竞技水平,在北京“冬奥会”上创造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8.
1911年莱鲁希少佐把理埃恩费鲁特滑雪技术引进日本.当时欧洲还没有实用的滑雪工具,进入19世纪,滑雪才开始被公认为一项体育运动.到了20世纪,滑雪运动的发展逐渐加快,以北欧为中心,逐渐把滑雪作为游戏项目开展起来.滑雪比赛相继在欧洲各地举行,各国纷纷创建了滑雪俱乐部,例如俄国(1896年)、捷克(1903年)、澳大利亚(1905年)、挪威(1908年)、芬兰(1908年)和瑞典(1908年)都先后建立了滑雪俱乐部,并以此为中心成立了国家滑雪联盟.  相似文献   

19.
高山滑雪作为“冬残奥”雪上项目的金牌大项,是我国备战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重点突破方向。冬残奥高山滑雪项目因为竞赛规则、参与对象、场地特点、运动器材等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具有不同于健全人高山滑雪的特点。了解冬残奥高山滑雪项目的发展历史及技术发展历程,研究冬残奥高山滑雪的场地及器材特点,有助于全面认识其项目发展规律。通过对坐姿高山滑雪技术研究现状的梳理,有助于未来在该项目的研究及技术发展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20.
张树宗 《冰雪运动》2004,(3):28-28,38
通过从事越野滑雪选材与训练的实践,并结合越野滑雪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对如何选材和科学训练的安排进行阐述,从中证明科学选材、科学训练是培养高水平越野滑雪人才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