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因先天素质、生活背景、个性爱好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智力结构与认知方面的差异.给后进生"开小灶",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辅导差生",是为了因材施教,有效地缩小他们和优等生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李晋鄂 《成才之路》2010,(18):I0007-I0008
人有共性也有个性,人的差异就表现在个性上。正因为有了个性的差异,所以也就决定了在教学中,一个班几十名学生有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就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课业辅导,即对于学生的学习给以帮助和指导,在指导时,能注意采用科学的、正确的方法,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纯纲 《湖北教育》2009,(10):29-29
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知识储备、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常常要对学生进行“小灶”教育。为学生“开小灶”是因材施教最有效的策略,它通过对学生个体的完善,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如何才能开好“小灶”呢?笔者认为,“开小灶”先应学三招厨艺。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它的关键是能否充分调动每个“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特长,进行有效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在求同的目标下,根据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使得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调查分析,掌握现状。教师可通过调查分析学生现状,对学生的兴趣、学习方法、个性、心理、学习程度差异等了如指掌。在备课时,要依据大纲要求,把握教材的重难点,面向全体,顾及“两头”,既让优等生吃得饱、学得好,…  相似文献   

5.
两年来,我们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强不息”的主体意识、个性心理品质为突破口,开展心理教育和辅导,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以促进全体学生整体素质和个性特长得到主动发展。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心理辅导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是以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克服心理障碍,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教育活动。我们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而又严谨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  相似文献   

6.
陈仕洪 《湖北教育》2009,(10):28-28
“开小灶”,美其名曰培优补差。在倡导教育和谐发展、均衡发展,学生发展机会均等的背景下,教师给学生“开小灶”,是因材施教的必然选择,还是在某种利益驱使下的无奈之举?本期以此为话题,希望对广大教育上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有很大的联系,对两者的思想进行阐述并对比分析异同点,发现其相似之处在于:强调联系教育与生活,注重儿童个性自由发展及身体力行创办实验学校践行自己的生活教育思想;其差异在于:两种思想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并用于解决不同现实问题的,且侧重点不同.它们对我们当前教育有几点启示:寓教于生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让生活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8.
如今的小学校园里,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照例应是上课时间,可在那些空课教师的办公桌旁,却常常有几名本该在班级上课的学生,正一脸惶恐地接受教师的“开小灶”,这些学生,有人戏称为“研究生”。当然,“带研究生”的这段时间正是一些被称为“非考试”学科的上课时间;这些正在无偿辅导的教师一定是语、数、英学科的教师,即学校里那些“考试”学科的教师,“非考试”学科的教师才不会这么干呢!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束缚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消”的局面,严重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层教学正是在对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分别教学的要求下产生的,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获得均衡发展,围绕着“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智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各自的最优发展。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优等生”虽然多方面表现优秀,但同样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不容我们忽视。自高自傲、“成就焦虑”、心理相对脆弱等,是他们常见的心理问题,教育工作者应结合“优等生”心理特点,通过学生自我教育、他人帮助、实践锻炼、合力教育等手段,实施塑造型预防化教育模式,促进“优等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位 ,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这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性趋势。美国教育专家布鲁姆说 ,考试和教育测验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 ,而科学的教育评价则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为“差生”更名。一、“差生”来源于应试教育学生是活生生的人 ,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个性 ,在其成长的过程中 ,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个性特征。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人与人之间必定存在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谈到个性差…  相似文献   

12.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不同,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优等生“吃不饱”、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然而教学发展到今天,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一个班的人数动辄五、六十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大都是平行班,如何因材施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14.
金惠新 《现代教学》2009,(7):149-150
[案例1:关心与爱心] 小A是我的学生,曾抵触英语,而现在的他已是班里的英语优等生。这一路走来,我和他从“心”开始我们的交流与辅导。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由于受到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考查、评价各教学环节中,很难顾及到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差异,“一刀切、齐步走”的现象比较严重,使得优等生吃不饱,差等生吃不了,中等生难提高。如何适应学生的这种个别差异,实现有差异的教学,检测与评价,从而促进学生有差异的发展是我们实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大家都知道,英语教学承担着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的任务。中学新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外国语教学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开阔视野和提高文化素养,有助于学生发展个性和特长”,因此,怎样才能使我们英语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分层教学和我们进才中学提出的‘变讲课为教学’就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那就是,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利用45分钟,分层次给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的教育和指导,即鼓励优等生更优,促进中间状态学生争优,帮助后进生进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针对高中三年的学习,我们备课组的教师讨论,领会学校提出的‘变讲课为教学’共同做了一些探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成绩都大有提高。  相似文献   

17.
常态的教育教学中,绝大部分老师往往只注意到这样的问题:即过多的关注差生向优生的转化工作,而忽略了如何教育"优等生"。"优等生",我们通常是指成绩突出,各方面都表现不错的学生。按素质教育的标准来看,所谓的"优等生"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即学生知识储量丰富化、道德品质宽容化、能力要求特长化、学习自主化、心理健康等。笔者所指的"优等生"是指在应试教育下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弟子三干.贤者七十二人.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他采取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法。一个班集体中不可能全都是优等生.也不可能全都是后进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能搞一刀切.而应以朋友的身份深入到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9.
《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对学生教育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及个性差异,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避免一般化。”针对我校“家庭不健全”学生多、教育难的实际,几年来,我们开展了给“家庭不健全”学生“多一份关心、送一份温暖”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杜威教育思想是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其基本主张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其突出特点是更加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和主体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教育有以下的启示:学校教育应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要使学生的思维和知识结为一体,要培养学生成为“自治”的人,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