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浒》也叫《水浒传》、《江湖豪客传》、《忠义水浒传》、《京本忠义传》,比较时髦的叫法是“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和罗贯中。《水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无可争议。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大丰市施耐庵公园,有施耐庵塑像碑座文。其主要内容根据王道生的《施耐庵墓志》。近来《水浒争鸣》第十三期有陈传坤先生《〈施耐庵墓志〉辨正》[1]一文。前后两文,在客观上正是互相呼应。究其实际,前者难以取信于人,后者也未能给《施耐庵墓志》真正辨出其"正"。  相似文献   

3.
关于《水浒》作者是否施耐庵,由于历史上留下的可靠记载太少,因而成了学术界聚讼纷纭的悬案。对于明王道生《施耐庵墓志》的真伪问题,学术界亦一直未有确论。有的同志曾对此进行考索,认定了其可信性,也有的同志虽然就《施耐庵墓志》的格式和内容方面进行考证,对其真实性提出了怀疑,但还没有拿出足够的证据来否定它。我们认为,明王道生的《施耐庵墓志》纯系伪作。现谈谈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后的一些粗浅看法,就正于专家学者们。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该书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所起。《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朝人,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奄学生的罗贯中建议将书名改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成书于洪武初,王道生《施耐庵墓志》载施耐庵的生卒年为1296—1370,《京本忠义传》残页中“军人每”中的“每”字,是元代常用字。《施耐庵墓志》说:“及长,得识其门人罗贯中于闽。”罗贯中来福建,是谋求出版《水浒传》。福建刻《水浒传》时间早、数量大,是罗贯中来闽活动的结果。为了消除时人误会,罗贯中强调:“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弟子罗贯中者为尤多”,表现出他的坦荡与实诚。《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正处于“变夷为夏”的阶段。它是“愤书”。愤,就必须有作为。《红楼梦》成书于康熙年间,处于“变夏为夷”的阶段,作者之隐痛可知。它是“哭泣”之书,导致了不作为。《水浒传》艺术风格体现为阳刚之美,《红楼梦》艺术风格体现为阴柔之美。中国文化的元气,尤在最具生命力的阳刚、激情与“天行健”的始源精神,“水浒气”的存在,是中国文化经久不衰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民国间修撰之《兴化县续志》载录了元人王道生所撰之《施耐庵墓志》,该墓志提供了《水浒》作者施耐庵行状之确切证据。但是,因该墓志面世时间远离作者的时代,由此质疑之声不绝如缕。本文就反对者提议的"质疑"点一一辨析,借助语源和典章故实等佐证该墓志文本并无违背其他文献史料之处,反证《施耐庵墓志》之可信无疑。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     
施耐痷施耐庵(约1296~约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据《兴化县续志》载明人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及该书《人物志》:原名耳,后名子安,耐庵为其字,祖籍姑苏(今江苏苏州),迁居兴化(今属江苏),元至顺进士,少精敏,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该书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所起。 作者施耐庵是元末人,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是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之一。作者施耐庵,大约是元末明初人。他曾出任过知县,“以不合当道权贵,弃官归里”。他把那些流行在人民中间的口头传说、民间杂剧、话本中彼此不相连缀的水浒故事搜集整理起来,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构思,写成了《江湖豪客传》,后由他的学生罗贯中建议改名为《水浒传》。“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从北宋末年到元代末年,是水浒故事产生的时期。当时的阶级矛MINGZUOPINDU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农民起义连绵不断。《水浒传》生动反映了我国历史…  相似文献   

10.
《水浒》这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小说,经过传说故事和话本阶段,到明初始成书。明嘉靖时高儒著的《百川书志》记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是关于长篇小说《水浒》版本最早的记载。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刻本,是明嘉靖时《忠义水浒传》(二十卷,一百回),可是只残存第十一卷(五十一回至五十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是广大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一部长篇小说,书名的意思是“水边的故事”,这个书名极富艺术色彩,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可是同学们知道此书名的由来吗?《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给起的。施耐庵是元朝人,他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仅供职两年便辞职回苏州老家,一面教书,一面根据元人话本《张叔夜擒贼》,呕心沥血,写成了《江湖豪客传》。施耐庵对小说的情节很满意,但总觉得书名庸俗,没有特色。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看到了这部小说,建议老师改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非常高兴,连声…  相似文献   

12.
一、“替天行道”的由来和含义历史上的宋江起义是否曾提出这一口号,限于材料缺乏,我们不能确说。至迟在元代水浒戏中,“替天行道”就已作为旗号公开打出。《水浒》问世后,明代的一些作品如《三遂平妖传》,也提到“替天行道”,但未展开。只有在《水浒》中,它作为梁山的纲领,得到充分的描述。小说围绕梁山队伍的发生发展和最后失败,展示了广阔的画面,“替天行道”这一纲领贯穿全书始终,融汇到全书的情节中。把“替天行道”作为  相似文献   

13.
《水浒》作者探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绚丽多姿、丰富多采的中国文学史上,《水浒》可以说是一部超群卓立的不朽杰作,同时也是世界文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但是《水浒》的作者究竟是谁?历来诸说纷纭,意见不一:或曰施耐庵作,或曰罗贯中作;或曰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或曰施耐庵、罗贯中合著;或曰施作罗续。上述几种说法,我认为都不够确切完善,下面我谈谈个人的粗浅意见,以就教国内外治《水浒》的学者们。  相似文献   

14.
在臭名昭著的金批《水浒》前面,有三篇序言,一篇读法,一篇伪造的施耐庵序,共是六篇文字。为自己或别人的著作写序,很少有这样连篇累牍地为文的。金圣叹为什么这样作?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弄清他腰斩《水浒》的政治目的,深入开展对《水浒》的评论和讨论。金圣叹自称“十二岁便得贯华堂所藏古本”。其实,这不过是欺人之谈。正如鲁迅所指出的:“他大概并有什么古本,只是凭了自己的意见删去的,古本云云,无非是一种  相似文献   

15.
谈及罗贯中与施耐庵的关系,大多说施耐庵年长于罗贯中,罗是施的"门人";谈及《水浒》与《三国演义》的关系,则谓《水浒》在前,《三国演义》在后。根据现存史料考证,事实并非如此,恰恰相反,罗贯中长于施耐庵,《三国演义》先于《水浒》。  相似文献   

16.
苏州城阊门外,怀胥桥北施家巷有一户施姓人家,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这一支传到施耐庵的父亲已是十四世。公元1296年施家添了一个男丁。这个襁褓中的彦端,就是后来写出千古名著《水浒》的施耐庵。  相似文献   

17.
《水浒》在我国是一部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古典小说。长期以来,它在社会各个不同阶层中均有较大影响。历来因评论者立场观点和政治需要不同,往往对它作出不同的结论,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结论。前几年,“四人帮”从反革命政治需要出发,在评《水浒》问题上,更是别有用心地制造混乱,形而上学猖獗,唯心主义横行。他们肆意割裂毛主席过去对《水浒》的全面评价,利用、歪曲一九七五年毛主席评《水浒》的  相似文献   

18.
翻开《水浒》,“义”字比比皆是,什么“聚义”、“仗义”、“忠义”、“仁义”、“义气”、“大义”、“结义”、“义士”等等,充斥全书,目不暇给。加在宋江身上的“义”字头衔,尤其众多,诸如“山东义士”、“孝义黑三郎”、“呼保义”等等。过去有人把《水浒》称为《忠义水浒传》,足见“忠义”二字,是统贯了《水浒》全书的。《水浒》中“义”的观念,既然如此庞杂众多,看来是应当剖析清楚的。这对于当前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进一步开展对《水浒》的评论,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古典小说《水浒》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我们应该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正确地评价《水浒》这部作品? 由于人们立场观点的不同,对《水浒》这部作品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四人帮”及其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出于篡党夺权的政治阴谋,在所谓评《水浒》运动中肆意地歪曲和篡改毛主席关于《水浒》的评论,歪曲鲁迅对《水浒》的全面论述,粗暴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典作品被封建统治阶级加上诲淫诲盗的帽子,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水浒》就是被扣上“诲盗”帽子的一部古典名著.什么时候被扣上这顶帽子的?怎样看待这顶帽子?探讨这些问题,对研究《水浒》的主题,也许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