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冉伟 《少年读者》2009,(7):94-96
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进一步深化。读写结合就是全面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也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听是一个人获得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说是输出信息,是把自己听到的、记下的、看到的和想到的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读也是获取信息,摄取知识的一个途径。写则是把说的内容用书面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听、说、读、写在小学生的语言交流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在教学中,一般都重读写,轻听说,而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听、说的能力都得不到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又从何谈起。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呢?在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的素质教育,我认为一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听、说、读、写宜并重。”理解体现在听读过程中,运用体现于说写过程中。信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主要靠听读接受,才能理解;而要发表信息,又主要运用语言来表达.这要靠说写。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了,无论是接受信息还是发表信息,都不再是难事,语文素质也就相应得到了提高。当然这四种能力应当并重,因为听说是读写的源泉,是读写的根本,离开了说话,读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读写是听说的形象,是听说的规范,离开了读写,听说便不易传播,更不易发展。听说读写并重,也就是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并重,他们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缺少任一方面都是跛足的,都不能算有较强的语文素质。具有一定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即是说,读写听说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从接收和发表的角度看,实际上还是两个方面。即读和写。读是听的深化,写是说的提高,读和听,写和说是统一的。而对教师来说,教读是手段,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多地强调了“读写”能力,而忽视了“听说”能力,又因“听说”无固定教材,无章可循,难以很好操作,则更是被弃之一旁,很少有人问津。“说”注重实际运用,讲究语言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中专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尚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尤其是对“说”的能力训练更为忽视.  相似文献   

7.
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培养的四种基本能力,在教学中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听说是读写的基础。但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特别是轻“听知”能力的现象,造成学生不善“听”,“听不出名堂”。而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超过了说、读、写。这一点,引起了语文界的重视,制订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听知能力训练的计划和目标。为了落实这个目标,我们本着“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的思想,结合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为‘记’而‘听’、为‘说’而‘听’、为‘读,而‘听,、为‘述’而‘听’、为‘问’而‘听’”的课堂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们曾在初一新学生中开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为目标的实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听说训练与读写训练相结合。听、说、读、写构成了语文能力的整体,它们虽然各具特点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前农村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多读多  相似文献   

9.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项基本训练。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大纲》指出:“听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口头语言在社会交往中,运用范围愈来愈广泛了。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积极注意培养、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实践的观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观点。小学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七年前,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学,只谈读写,不顾听说,实为一病。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故而应当一把抓。”还说:“现在教学生可不是让他们去应付考试,咱们是要让他们掌握生活和工作必要的本领。所以听、说、读、写四项应该同样看重,都要让学生受到最良好的训练。”(《语文学习》1980年第七期) 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训练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已得到教师们足够的重视,尤其对单项训练科  相似文献   

11.
王亚鹏 《陕西教育》2009,(7):221-221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 ,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外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要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 ,就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而“听说”又是读写的基础 ,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语言的形成先有声音后有文字 ,学习语言必须遵守语言形成这一规律 ,先从听说入手 ,先听说 ,后读写 ,实际上初中学生年龄小 ,对语言反应灵敏 ,模仿能力强 ,又爱说爱动 ,不怕难为情 ,学外语的积极性高 ,从听说训练入手 ,也是符合学生…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从听、说、读、写入手,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用语文,习作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从低年级开始通过有序的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做好从听说到读写的过渡  相似文献   

14.
一、听说教学的意义   听和说是语言信息口头交流的过程,读和写是语言信息书面交流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读、说、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由此可见,听说教学与读写教学处在同样重要的地位。   但是,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没有给听说教学以应有的地位。尤其是中学阶段,听说教学完全成为一个被忽视的领域。目前,我国听说教学材料缺乏,进行听说教学时教师也是随心所欲,各自为政。没有专门的听说训练时…  相似文献   

15.
语文科应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然而,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是读写教学受重视,而听说教学显得很不够。其实,听说教学的重要性早有定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过“听说读写并重”的观点。黎锦熙、张志公等语文教育家也都很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并提出过具体要求。由国家教委审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其中明确规定: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可见,听说教学同读写教学同样重要。听说读写是四种相对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语文能力,是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6.
说到教师的基本功,许多人认为是“三字一话”(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这是片面的.“三字一话”只是基本功的一方面,任教科目不同,教学大纲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其基本功则不尽相同。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则是听、说、读、写。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就应该具有比学生更加过硬的读写听说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7.
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一个有机统一、紧密联系的整体。注重听说的基础上加强小学英语读写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本文从“读”、“写”训练和“读写结合”的朗读训练来谈谈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英语读写训练。  相似文献   

18.
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是英语学习的四大要素,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出发,听说要领先于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学好语言的先决条件.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进行听说练习,做到以说带听,以听促说,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勿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事成效亦将减损。”叶老的这番话说明了听说的重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网》也指出:“培养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把听说训练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从一年级起,有目的、有计划地耐心引导学生听话说话,培养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也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作为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