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人出路     
温州人以近20年来经商敛财的骄人成绩,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就连中国经济学界的顶级学者也把中国经济的未来寄托在“温州模式”上,小小温州竟担负着振兴华夏经济的示范使命。  相似文献   

2.
没有人期待他的到来苏慧廉1883年年初来到温州时,曹雅直已在这座城市里艰难地生活了十五年。十五年过去了,但温州人对洋人的看法仍没有多大好转。曹雅直夫人的回忆录里说,她初到温州时,所到之处引来无数围观的人,因为她是温州人见到的第一个外国女子。好一段时间,她不敢轻易出门,必须出门时,也是坐着轿子前去。不过,轿夫们仍会被那些好奇的人拦住,要等到他们都看够了之后,才允放行。路熙的回忆录也说自己路上常受围观。她当时穿着裙撑,温州  相似文献   

3.
这位雄心勃勃的市委书记,被怀疑试图颠覆成名数十年的温州模式。但在温州人看来,是王建满改变温州,还是温州改变王建满,还是一个悬念  相似文献   

4.
2011年的温州,再次举世瞩目,一场老板"跑路风"自4月份刮起,9月份达到高峰。一时间,温州作为民间借贷的一个标本,被坊间冠以"中国式次贷危机"、"温州式金融风暴",引发热议。进入10月份,"跑路事件"引起高层关注,温家宝总理亲赴温州考察,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也旋即出台。2012年3月,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经过近一年的跟踪、记录、调查,我们在2011年底推出经济述评《温州:让民间资本回归实体经济》,层层剖析本轮温州信贷危机的实质,针对温州面临的资本之痛如何倒逼金融改革破冰,从而引导金融之水浇灌实体之田这样的主题进行论述,提前为金融体制改革吹响了号角。热点冷评:去尽喧闹见真谛  相似文献   

5.
传统纸媒受众流失、广告下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日益壮大,传统媒体受众有很大一部分被分流到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新浪、腾讯、搜狐、百度等纷纷推出各自的手机客户端,并且还针对各地区进行资讯定制。绝大多数的传统纸媒已经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危机。在温州,各家纸媒也大多推出了自己的移动客户端,以此抢占移动互联网市场,温州都市报的“掌上温州”移动客户端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实践于1983年、成熟于1986年的"耿车模式",是在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农业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一种模式。它虽不具备"苏南模式"的经济基础和历史底蕴,也不同于"温州模式"的开放式大市场,但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同样有名,当时被并称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样板。  相似文献   

7.
洪剑锋 《青年记者》2010,(18):73-74
温州鼓词,是温州民间喜闻乐见的说唱文艺,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温州区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和独特个性,也反映了温州人的文化创造性和文化多样性,因此有着比较广泛的听众群体。2005年12月,温州都市生活频道创办了《温州曲艺场》栏目并开始试播,其播放的节目形式主要是温州鼓词连播,兼顾其他地方曲艺形式。  相似文献   

8.
若民间借贷不能阳光化,风险还将潜伏在一些发展中的民营企业中。一旦资金紧张或面临行业风险,再强壮的企业因无合法后盾而变得无比脆弱2012年1月18日下午,浙江东阳的吴英集资诈骗案二审宣判死刑。围绕吴英罪与罚的争论尚在进行,几乎与此同时,温州另一民间借贷大户、温州立人集团董事会正在资产重组的阴影下挣扎,立人董事长董顺生2012年2月3日也被监视居住。温州立人集团事发前,该公司旗下已有学校、公司等共计36家,分布在内蒙古、  相似文献   

9.
背景:外界对温州高度关注下的媒体使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这几年,温州的发展倍受关注."出国门""安置门""高尔夫球门"等事件,让"温州门"红遍全国,乃至全球;"GDP末位论""温州模式消亡论"等舆论也一次次把温州推向风口浪尖.而在温州本地,广大群众对温州城市建设、发展环境、产业发展等等也出现不少疑问.在这种环境下,外界关注温州发展中的问题甚于关注温州经验,已经成为对温州舆情的一种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10.
《新闻记者》2012,(7):2
炒房、炒大蒜、炒黄金……但凡某种商品价格飙升,温州人都会被贴上"始作俑者"的标签,似乎"炒"字已成为温州人特有的投资手段。高息借贷、资金链断裂、老总跑路、企业倒闭……又成为2011年以来温州新的关键词。富起来的温州人某种程度上并未获得安全感,所有的财富仿佛装在一个不停摇晃的玻璃瓶子里。  相似文献   

11.
170多万温州人到全国各地拼搏创业,60多万温州人在世界各国及港澳台地区生活工作,在不同领域书写着传奇、创造着辉煌,230万在外温州人是国人关注的焦点,也是本地媒体的新闻富矿。《温州日报》作为温州最具有公信力的权威媒体,在温州再展宏图的机遇面前,为内外温州人搭建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宣  相似文献   

12.
温州方言的特色 对于温州方言,坊间有一句很形象的说法,那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温州话".这种"惧怕"来源于对一种文化的陌生,同时也因为温州话对温州以外区域的人而言,是相对排斥的.  相似文献   

13.
由于历史原因,温州一些弃婴被河南洛阳民政部门安排一些家庭领养.《温州晚报》于2002年初策划组织了第一批"洛阳寻亲团"来温寻亲后,随后每年都组织温州寻亲团赴洛寻亲.就此,洛阳温州两地架起了一座寻亲桥梁.这些寻亲活动,在温州和洛阳两地轰动一时.日积月累,仅河南方向的寻亲资料,《温州晚报》社会民生部"寻找"栏目就收集了200多份.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方言又多又难懂,尤其是温州话,更是令人“耳”花缭乱,许多话,同是温州人,说法也不一样。土生土长的郑张尚芳从小就对本地方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了中学,他发起组织了一个方言小组,他们不但记录方言谚语,而且开始研究方言的理论问题了。一天,郑张尚芳借来一本王力教授写的《汉语音韵学》,似懂非懂地啃着这本大部头。书中谈到:一位叫高本汉的瑞典语言学家,对汉语特别是温州方言很有研究。于是他特地到图书馆借来高本汉写的《汉语词类》,读着读着,他的心不能平静了:一个外国人对温州对话知道得那么清楚,自己是一个道道地地的温州人,就不能超过他?从此,他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写出一本高水平的《温州方言志》来! 一九五二年,他在温州二中提前毕业了,他品学兼优,但当时,他被死神般凶恶  相似文献   

15.
绿茶 《网络传播》2013,(11):4-5
近日,一篇题为“温州经济要挽救,先杀《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陈周锡”的帖子,并连续两次被发布在温州最具影响力的网络论坛“703804”上,旋即引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6.
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也是其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依据.温州鼓词在温州瑞安发展并最终定型,呈现出典型的温州地方文化特色.温州地方高校图书馆理应成为温州鼓词的传承者与保护者.笔者分析了温州大学图书馆在传承保护温州鼓词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并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西班牙的“火烧武林门”温州皮鞋多磨难。人们记忆犹新,1987年8月8日,杭州武林门广场一把火,冲天焚烧了温州劣质皮鞋。这一烧,烧醒了温州人的质量意识,烧出了温州鞋的中国名牌,烧红了温州鞋的强大产业。从此,温州鞋以新的形象阔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人们备感震惊,17年后的今天,温州鞋再次遭受一场大火的焚烧。但与17年前不同的是,烧鞋的地点不在国内而在国外,被烧的原因不是鞋劣而是价低,焚烧者不是政府部门而是国外不法同行。这便是不久前发生在西班牙埃尔切市的一伙暴徒火烧温州鞋的恶劣事件。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据悉,在西班牙埃尔切市的…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实践》2013,(3):22-25
这是一次非常接地气的活动 胡剑谨(中共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温州商报承办的“品牌温州全国行”活动,是一次非常接地气的活动。这个活动富有成效,形成了品牌。记者组成的采访团首先是个宣传团。“两海两改”国家战略(“两海”指的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战略;“两改”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编者注)正在温州实施,这个时机走出去,很好地宣传了温州经济、社会和政府的三大转型。其次,这是个招商团。温州正在实施产业提升工程,记者出去宣传了温州新的政策。这也是个学习团。走到农村、社区是“走转改”,走到全国各地的温州商会也是“走转改”的实践,记者得到了学习和锻炼。  相似文献   

19.
温州鼓词,是温州民间喜闻乐见的说唱文艺,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温州区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和独特个性,也反映了温州人的文化创造性和文化多样性,因此有着比较广泛的听众群体.2005年12月,温州都市生活频道创办了<温州曲艺场>栏目并开始试播,其播放的节目形式主要是温州鼓词连播,兼顾其他地方曲艺形式.  相似文献   

20.
温州方言的特色 对于温州方言,坊间有一句很形象的说法,那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温州话".这种"惧怕"来源于对一种文化的陌生,同时也因为温州话对温州以外区域的人而言,是相对排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