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一味赏识,不敢批评“赏识教育”很流行,但在有的地方、学校对赏识的强调过了头,以至于有些老师谈“惩”色变。人无完人,学生总是不免要犯错。毁坏公私财物必须赔偿,值日不认真就该再来一次,做了有损集体利益的事就应该及时做一件好事来补偿,无故逃学、旷课、迟到必须反省改正,等等。只有让学生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尽可能把“坏事”变成“好事”,才能让他明辨是非。而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予以改正,有利于责任感的培养。如果一味“赏识”而不敢批评,不敢惩罚,只会扭曲学生的认识,长此以往,学生会无法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相似文献   

2.
我们要大声念出他们的名字,虽然这些名字已被人们一遍又一遍提起:谭千秋,吴忠红,刘宁,苟晓超,瞿万容,康玉龙,向倩,袁文婷……他们有的已溘然长逝,有的九死一生;他们有着同一个身份,做过同一件事情。大地震来临时,他们以自己的行动最生动地诠释了“老师”的真义。  相似文献   

3.
老师对同学们说:“你们每人每天要做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4.
有的老师问:“学生的作文应该怎样修改才最有实效?”不少老师在这个问题上颇伤脑筋。 这里先说一项个案。澳大利亚有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他想了解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究竟能不能互相修改作文,学生能不能接受同龄人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见。于是,他首先让学生们写一篇作文——“自己最近做过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5.
一次,幼儿园老师要求小朋友将自己或别人做的好事说给大家听。一位小朋友说:“星期天爸爸带我上公园,我看到一位小朋友的手帕掉到大黑熊的池塘里,一位解放军叔叔跳到里面,给小朋友捡手帕”。根据常识判断,这件事是不存在的,因而有人说这是说谎。这可  相似文献   

6.
一、年年有创新一个教师多年讲授一门课,越讲越熟练,这是件好事,但是,好事未必一定能引出好的结果来。有的教师认为,一门课讲了多少遍,一年复一年,课程内容全部印刻在自己的脑子里,无需做什么准备,就可以讲下来,结果却是:年年炒冷饭,听者无味,讲者也乏味。这...  相似文献   

7.
放寒假的前一天,谷老师布置完寒假作业后,特别强调让大家在假期里做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8.
《教育文汇》2008,(7):14-14
我们要大声念出他们的名字,虽然这些名字已被人们一遍又一遍提起:谭千秋,吴忠洪,刘宁,苟晓超,瞿万容,康玉龙,向倩,袁文婷……他们有的已溘然长逝,有的九死一生。他们有着同一个身份,做过同一件事情:大地震来临时,他们以自己的行动最生动地诠释了“老师”的真义。  相似文献   

9.
有一次,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作文比赛,让我命题。我出了个《街头朝霞》,麻烦了。这本是个绘景的题目,将早晨街头景色写一写,不难的。然而,有些学生只知道“写一件事”、“写一个人”那样的记叙文,出了偏差。有的写早晨上学,干了一件好事,扶盲人过马路;有的写在大街口遇到一位幼儿园老师,回忆起她如何关心孩子们……看来,不少人对这类绘景记叙文的特点还没掌握。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影片《江北好人》中的男主角出租车司机张维扬,就是这么一个一直都在  相似文献   

11.
3月5日,学雷锋日,你学雷锋了吗?以下两段文字摘自两位中学生的日记——1 今天是“学雷锋日”,老师要求我们每人至少做一件好事。一天快过去了,我愣没找着做好事的机会。回家路上,我正为明天怎么交差发愁,突然看到一位老奶奶站在斑马线前等着过马路,灵机一动,马上走上前去:“奶奶,我扶您过马路吧!”  相似文献   

12.
好事记录本     
孩子都是想好的,做个”好事记录本”,记下孩子做的好事,孩子会越来越好。一年级的儿子就要放暑假了,儿子交给我一个任务:老师要求爸爸妈妈订个本,把孩子在假期做的好事记下来,开学时交给老师,老师要根据这些情况,评出暑假好儿童,还要发小红花呢。  相似文献   

13.
雷锋叔叔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把做好事当成终生的行动。我读了《雷锋叔叔》这本书后,就时常学着雷锋叔叔那样关心同学,照顾老师,做些好事,却引来了很多异议。如:我把捡到的10元钱交给老师时,有的  相似文献   

14.
欢乐碰碰车     
一、考眼力左图中哪两个星完全相同。二、拼图请你将右图这5块黑纸片的圆弧连成一个圆周,看看中间会出现什么图形?(要二海)三、同病相连刘长海四、幽默二则每日一件好事老师问两位同学:“你们今天做没做好事?”学生:“做了!”老师:“做了什么好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很好!一位老太太为什么两个人扶?”学生:“因为老太太本来不想过马路。”最长和最短一位老师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最长,什么最短?”一位学生回答:“一节课最后几分钟最长,考试时最后几分钟最短。”欢乐碰碰车@要二海 @刘长海 …  相似文献   

15.
笑口常开     
谁写的小宁:据说老虎额头上有“王”字呢?小明:是的。小宁:怪了,老虎不吃人吗?小明:吃人。小宁:那它头上的“王”字是谁写的呢?一件好事班会上,同学们都向老师汇报了自己最近做的好事。小强是这样说的:“昨天我见地上有几个废纸团,就主动捡起来扔到垃圾箱。”“很好,”老师表扬  相似文献   

16.
教学呼唤真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做贺卡并写上诚挚的祝愿,送给自己敬爱的人。一位学生把贺卡送给老师,老师满脸笑容地说:“你的贺卡做得太好了。我一定珍藏这份礼物。”可是几天以后,这位学生在垃圾堆里发现了他送给老师的贺卡。这位学生气愤地说:“我再也不相信这个老师了。”这位教师丢弃的不仅仅是一张贺卡,同时还丢弃了作为教师的一份真诚。当教师丢弃了真诚,也就丢弃了学生的崇敬和热爱;当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老师,也就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美好和诚信。这仅是个例,没有普遍性。但课堂上老师跟学生来假的并不少见:有的老师在课堂…  相似文献   

17.
一般的考试,都是老师出题,学生做。我们有一次摆脱了旧习惯的束缚,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做,做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出题,学生就要对所出试题的范围有一个总的了解;找出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这样,学生就必须熟悉教材,复习学过的知识,反复推敲,才能把试题出好。老师根据学生出的题目,必须重新组合一份新试题,当然,个别地方,学生没有出到,老师认为重要的,也可补上。考试时,学生看到有的题目与自己所出题一致,自然感到很高兴。反之,有的题  相似文献   

18.
现在播报     
o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从3月开始实行垃圾分类,这无异为我们环境的净化又做了一件好事,也向现代文明迈了一大步;无独有偶,乌市43小学的同学们也在老师的带领下将他们收集到的废旧电池交到了指定的地方进行处理。少先队员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指出保护生存环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学生迟到旷课、作业拖拉、撒谎骗人的情况。有的老师常常让这些学生去做拖地板、清垃圾、擦门窗、倒痰盂的“好事”。他们认为这样既可让学生将功补过,又培养了劳动习惯。我认为,这种犯错误做“好事”的教育方法有很大的片面性,甚至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先,这样做“好事”,不是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而是贬低劳动的意义。劳动本身是很光荣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创造一切。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若是学生本人主动地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以此来教育自己、反省自己也未尝不可,但一部分老师强制…  相似文献   

20.
作为语文老师,从教十多年来,深深地知道,要上好一堂既能开拓学生视野又能激发学习兴趣的语文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点我想任何一个老师也深有感触,语文老师更是如此。从教的经验同时也告诉我一个道理:只要做有心人,对自己要求不一般,办法总会有的。结论是:注重课堂教学延伸,课堂教学质量自然会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