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石珠的散文集《印象世界》,语言简洁明快,文字朴实无华,情感真挚,贴近生活,有学者情怀而无“学者气”,既是引人入胜的游记,又是发人沉思的生活散文.  相似文献   

2.
从后殖民的视角梳理了美国主流话语中的华人刻板形象,通过分析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二部作品《灶神之妻》中的母亲形象,指出其塑造的新型中国女性形象颠覆了华裔女性沉默、柔弱可怜的刻板印象,对华裔自身在西方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是一种实然的存在,无论你看或不看,他都在那里,自然或不自然地发生着变化,以各自以为合理的方式展开组织的运动并适时地向前演进生长。对此,以不同的观察角度切入教育现场,或取不同的分析视界描绘高等学府,自会得出大体相同或迥然相异的大学印象或形象。通过“视觉成像”“知觉成像”和“智觉成像”三个阶段来理性观照现实的教育改革和组织动态,那些感觉“看似如此”的大学,需要经过“应该如此”的分辨,最终才可能得出“原来如此”的可靠结论。以智生觉,可以明辨教育的本真,促使我们摆脱视力的局限、跳出认知的圈套,从而做出更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进步并获取成功的决策。为此,首先需要平心静气,洞察秋毫以明辨是非;然后需要宁心致远,鉴往知来以高瞻远瞩。  相似文献   

4.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5.
"印象.海南岛"是张艺谋"印象"系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是其中较为"失败"的一个。演出过于注重形势,因此缺乏内涵和深度。观众只能够看到一幅华丽的现代文明背景下人类的生活图景,却看不到真正属于海南本土的特色和精神风貌。"印象.海南岛"系列未能够将自然的魅力以及海南岛真正的精神表达出来,相反,却勾勒出一幅现代人一厢情愿下的"印象",这种印象无论在主题思想上,还是在内在精神方面都无法实现其抒写海南的宗旨,其商业价值更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23课美术的辉煌第二个子目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中有一幅插图《思想者》,插图旁有一段简要的注解:除绘画外,雕塑和工艺美术等也是美术的重要构成。这尊雕塑作品出自著名雕塑家罗丹之手。或许是编者的疏漏,这段简略的注解没有指明《思想者》这尊举世闻名的雕塑的艺术风格。教师和学生看了之后,无法搞清楚《思想者》是属于现实主义美术呢,还是属于  相似文献   

7.
文化产业文本的定性问题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的产业化或产业化了的文化,其文本不论从生产还是消费角度看,都属于精神产品,精神性是其本质属性.<印象·刘三姐>的成功为文化产业文本精神属性作了充分的注释.要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品质.强化产业文本的精神属性,必须在指导思想上摒弃唯经济至上的观念,在实践上弱化模仿复制,鼓励原创精品,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作为文本表述和弘扬的精神内容.  相似文献   

8.
从媒介批评的文本层面看,《印象丽江》表现出的是少数民族歌舞的原始仪式在文化娱乐时代的"狂欢"化倾向;从现象层面看,《印象丽江》表现出的是大众娱乐时代,作为大众消费文本的《印象丽江》所具有的接受特质;从文化层面看,《印象丽江》表现出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回归于本土的寻根意识。从三个层面来解读,有利于产生积极的批评效果,从而客观对待民族文化在向大众娱乐文化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立 《丹东师专学报》2008,10(5):F0003-F0003
作为编辑学报之馀的一个副产品,《余兴集》体现了远在南国——华南师范大学林利藩先生对于学术论文编辑的思考和实践,以及在诸多技术层面的具体操作经验,这给予我们的启发是很难得的。该书从一个编辑的专业眼光来看待学术论文的完善、发表直至产生影响的过程,个中甘苦,真非实际经历者所能知,这一领域我们虽然有所接触,却真的没有认真了解过,从中我们也领悟出编辑工作的辛劳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江苏教育》作为江苏基础教育的主流媒体,在2009年办刊机制不断创新,策划水平更富创意,风格特色更加鲜明,服务教育的改革发展,服务师生发展的功能有了新的突破.刊物的品位和质量又有了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认识线段》是一节概念教学课。重视对概念本质意义的理解,应是教学的重点。要透彻理解一个概念需要多维度、多层次的感悟,引领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并在应用中将认识深化。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结合特级教师魏洁老师执教的《认识线段》一课的流程,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程振理 《语文知识》2015,(3):11-12,2
近读吴春来老师《丹柯》课例,颇有感于其对话教学法运用的独特魅力。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导学方法有讨论法、对话法、情境法、探究法等,其中讨论法与对话法越来越受到一线老师的青睐。讨论教学法在中国典籍中记载最早的是《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与学生讨论问题,从教师出题、鼓励发言到学生各抒己见,到教师在学生请问的前提下进行启发、评价与指导,讨论内容明确,讨  相似文献   

13.
翻阅江苏教育报刊社主办的面向小学生的《阅读》杂志,给人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我阅读,我快乐!”的品牌宣传语和充满童趣的形象代言“书虫博士”首先跃人眼帘,轻松的心情随之伴随《阅读》的阅读过程。但是,“快乐”只是起点,《阅读》的编者在快乐之后,给读者的更有收获和成长——  相似文献   

14.
《江苏教育报》以新的面孔与读者见面已经有好几个月了,我审读半年来的报纸,总的印象是:由于编辑的精心策划,宣传报道有力度,有深度,当然也就有明显的效度。我想以如下三个方面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时至今日,这已是人所共识。然而在教师强势引领把持课堂的现状下,学生仍旧处在“弱势”和“被动”的地位。症结在于能否在教学中真正贯彻这一基本教学理念,以及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使之落实到位。体现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因循守旧,学生亦步亦趋,情况犹甚。援引知名青年教师蒋军晶所执教记人作文《记一个印象深刻的人》(人教版五下第七单元),其鲜明的教学思路,独特的教学设计,或许可以给我们不少启发。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课程改革后,广西横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以崭新的课程理念,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培养学生"欲放眼天下,应心怀乡土"的家乡情感品格,使本校学生成为"传递花都正能量,宣传横县好形象"的典范代表作为校本课程的出发点与归宿,编写了具有"横县-中国茉莉花之乡"浓厚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印象茉莉,美丽横县》一书,通过开发与教学的实践,促使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特点,逐步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爱校的热情,从而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和发展性,促进了课程的民主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17.
王立  王琪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33(10):142-144
王禹浪教授新著《神秘的东北历史与文化》使东北黑土地域文化跃然纸上,并揭开了东北地域文化神秘的面纱。土生土长于黑龙江流域的王禹浪教授,揣着自幼对东北地域文化的热爱,将东北史研究倾注于自己的学术生涯,他极尽全力试图使东北地域文化在华夏文明的背景中脱颖而出。这部新著正是作者行走在东北大地三十二年光阴的感悟之作。  相似文献   

18.
这个世界是什么颜色的呢?有人说是白色,雪后的世界是一片童话般的苍茫白色;有人说是蓝色,因为蓝色的海洋占据了这个世界的70%;有人说是绿色,绿树、绿草装点着这个世界,……。其实,世界应当是彩色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颜色,才组成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相信喜欢颜色的人,必定是喜欢旅行的,因为只有去不同的地方旅行,才能发掘不一样的颜色,不一样的美丽。《世界印象:环球色彩之旅-寻找最艳丽的风景》的作者就是一个喜爱颜色,喜爱旅行的人。他将自己眼中的世界,用色彩描绘出来,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又一副震撼心灵的视觉盛宴,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在书籍分类中,它被归为旅游随笔一类,但是,它绝对不是一本单纯的旅游书,更不是一本单纯的随笔书,它是一本多方位、多角度、多色彩、多功能的书。  相似文献   

19.
《科利亚的木匣》是小学六年制第七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因这篇课文所在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主要内容",所以不少教师导学这篇课文的步骤基本上是:先让学生初读全文,了解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有了初步了解后,  相似文献   

20.
祝刚 《中国教师》2012,(15):73-77
<正>一、引言纵观古今中外,教师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匠师,他们的教学技术无疑是圆熟的,甚至是高超的,但是这种教师缺乏思想和激情;第二种是艺师,他们能用充满激情的语言与教态使得教学艺术化和浪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