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因为它不但涉及中国的国家主权问题,而且决定着中美关系的性质。从冷战时期到冷战结束后的今天,美国对台的政策从单一的阶段性特征走向复杂的两面性特征,其目标走向是日益清晰化。通过对冷战时期与冷战后美国对台政策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对台的政策受美国对华战略意图的影响,"双轨"政策不仅是过去和现在,而且也是将来美国对台政策的基调。  相似文献   

2.
老挝是地处东南亚的内陆小国,于二战后摆脱法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但很快又成为美国冷战政策的实施对象,受到了美国逐步深入的干涉和左右。学者关注较多的一直是老挝危机时期美国在老挝采取的应对措施,但冷战初期美国对老挝政策从何起始、又经历了怎样逐步深入的过程,也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刘秀红 《教育评论》2012,(1):153-155
冷战时期,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观念具有国家主义的倾向,具有明显的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的特征。这一时期,美国在冷战思维的影响下,依次开展了反共产主义教育、重视科学教育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的公民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郭华东 《天中学刊》2013,28(4):43-47
肯尼迪执政时期美国重视开展对非洲的外交活动。20世纪50年代非洲崛起为世界舞台中一股新生的政治力量,作为二战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最早独立的国家,加纳的影响更是非洲很多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加之,其领导人恩克鲁玛主张泛非主义,俨然成为非洲解放事业的代言人。有缘于此,基于冷战考虑美苏两国都重视对加纳的拉拢;为防止加纳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美国试图通过派遣和平队、援建沃尔特大坝工程等措施拉拢加纳。由于恩克鲁玛根深蒂固的反美立场和苏联对加纳事务的介入等原因,美国的拉拢政策未起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实现其国家安全和称霸世界的政治目标,对教育进行了不断改革。从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到20世纪80年代《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的形成,每一时期的教育改革都打上了冷战的烙印。  相似文献   

6.
肯尼迪执政后应时而变,根据国际形势和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调整了美国的冷战策略;相对于前任,肯尼迪所采取的冷战策略更为务实和灵活;他主张强化经济援助、文化交流等非军事方式在对外政策中的作用。这种思路被运用到地处非洲大陆的加纳;美国政府积极开展对加纳的经济援助,力图消解苏联对加纳乃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於荣 《教育与考试》2010,(1):76-79,93
美国人文科学政策产生于美苏之间在政治经济制度、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激烈斗争的冷战时期。由于冷战的需要和学者的努力,美国联邦政府最终承担了资助人文科学的职责。美国联邦政府的人文科学政策对美国大学的人文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胡冰 《文教资料》2007,(3):76-77
冷战时期的中日关系,受美国因素影响的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是中日关系史上前所未有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美国在美日同盟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和日本缺乏自主的外交政策所致。21世纪初,世界格局和战略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美日三边关系已经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国际政治中最现实、最重要的三角关系。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美国因素对中日关系变化的影响,从中总结利弊得失,得出对美国因素影响中日关系的规律性认识,发挥以史为鉴的作用,使我们能更好地在中美日三角关系中掌握主动。  相似文献   

9.
以朝鲜战争为界点,美国在冷战前期对中国的经济政策先后发生了巨大转变,其根本原因源于美国战略目标以及对国际局势的判断的变更。美国的政策不仅对中国,而且对本国以及美国与西方盟国的关系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了一篇特别咨文,他宣称:希腊和十耳其正处在共产化的危机之中,为防止这一危机,他要求4亿美元的财政支出,并派美国军事人员前往那里执行任务,杜鲁门在解释这篇咨文时说:“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同答”。  相似文献   

11.
二战期间,美、苏两国因为"德国问题"已经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不同的对德政策理念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矛盾。最终,德国成为美、苏对抗的前沿阵地,"德国问题"成为冷战爆发的催化剂。探讨冷战起源的德国因素可以揭示出冷战从地区性对抗到全球扩展的过程,从而进一步认清冷战的起源、性质与特征。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英国为取得中立国美国的同情和支持,通过掌控信息源头、建立专门的宣传机构、主动提供新闻信息、争取美国记者和社会名流同情以及消除不利影响等措施,在美国塑造了对英国有利的战时舆论,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留美学生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留学运动从留学美国开始。在20世纪前半期,中国的留美学生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和中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躲避日本侵华战争的炮火,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其中校领导、大部分院系领导和主要教授都是留美学生。他们学贯中西,砥柱中流,一方面以抗日救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为己任,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光大,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一方面以开放的眼光,传播西方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了中国现代一批炳彪史册的文化学术精英,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还以自由平等的现代意识,弘扬人类现代政治民主观念,不畏强权,维护人格尊严,推动了当时民主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单边发动伊拉克战争,这是美国单边主义的集中体现。战后美国单边主义仍有所抬头,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美国单边主义必然受到限制,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5.
为了赢得冷战的胜利,美国政界可谓绞尽脑汁,召集各色人才出谋划策,制定了系统、全面的对苏战略。苏联作为冷战的一方,为了应对美国的挑战,也制定了相应的战略计划,但是在冷战期间苏联的冷战战略始终是以军事对抗为中心,很多战略决策的出台往往缺乏精密的推敲,最高领导人依个人所好制定战略决策,政策缺乏连续性,导致针对性不强。苏联的最终解体与苏联在冷战期间的战略失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孙子兵法》流传到国外,并受到了重视。《孙子兵法》在中国唐朝时期传入日本,此后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相对于日本来说,《孙子兵法》传入欧美的时间相对比较晚,直到20世纪初才有英文译本问世。如今,《孙子兵法》在欧美已备受军、政、财、商等各界人士的关注和信赖。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科技政策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建国后至二战前、二战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至今。每个阶段的科技政策都有不同特点。但总体来说美国的不同阶段的科技政策又有相同点,即重视科技的优良传统、历届政府重视科技、科学界内外协调、注重基础科学研究、过度和军事结合。美国的科技政策对我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完善科学界内外部关系、实时调整科技政策、培养良好的重视科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18.
美国内战是北部资本主义制度和南部奴隶制度的一场决斗,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美国内战期间,美俄基于共同的国家利益考虑,互相支持与帮助。尤其是俄国给予了北方政府以友好支持。这种内战时期的友好关系为以后两国关系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国关系出现最大裂痕为止。  相似文献   

19.
於荣 《教育学报》2007,3(1):94-96
通过考察战后四分之一世纪里美国联邦政府为实现冷战目标对大学的学术研究所产生的影响,和美国大学的学术研究在为美国冷战目标服务中的新进展,以揭示美国大学的学术研究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大学的学术研究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不受外界影响的学术自由成为了神话。大学的学术研究必须着眼于国家利益,为国家利益服务。国家利益是决定政府在学术自由与学术为国家服务之间作出选择和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6 0年代中期 ,美苏冷战继续进行。为了遏制苏联并包围中国 ,196 3年上台的美国总统约翰逊扩大了在越南的干涉 ,把肯尼迪在越南推行的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在中苏等国的援助下 ,越南人民最终挫败了美国发动的局部战争。与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相比 ,以局部战争为主体的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带有更为明显的冷战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