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文化和家庭的渊源。其一,曾国藩自幼受教于儒家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家训的影响,这可以说是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其二,曾国藩出生在湖南,深受湖湘文化的熏陶,湖湘文化性格的"任性刚直"、"好勇崇俭"、"气太强"等特征及湖湘理学的经世传统,使得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湖湘特色。其三,曾国藩出生在重视耕读的家庭,他们的家庭具有良好的家风和学风,这一点可以说是他家庭教育思想的实践来源。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藩文化思想主要渊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两个方面,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摆脱“华夏中心”论的束缚,不自觉地迈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步履。  相似文献   

3.
湖湘文化具有推崇理学、注重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的文化特色,对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影响非常深远。这表现在他在治军上坚持以“礼”治军;在战争策略上贯彻“灵活多变,择善而从”,“以主待客,正奇互用”;在人的因素上,主张“用兵之道,在人而不在器”。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历史之中,曾国藩在政治、经济、学术、外交、军事等方面有重大的影响。该文通过论述曾国藩的治学思想形成、实践和成就,剖析其治学思想的本质,及其对近代的学术发展的贡献,对其治学思想做出客观而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是一位在中国近代恪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条的典型人物。他独特的家庭教育思想,既传承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又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中吸取营养。历史地看,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突出表现在:"孝"、"严、"勤"、"俭"、"和"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独特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渊源于传统文化与家训祖规;西方文化与湖湘文化;师友砥砺与丰富阅历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也是近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的著述中包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对于加速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对于我们当前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思想文化的研究,至今已有诸多成果,但究其成果而论,研究话语模式过于“教科书式化”或是“先入为主”化,本文拟以当下研究为依托,结合新文化史话语模式,提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9.
蔡和森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深受中国传统化的影响,墨学、儒家的大同思想和湖湘化精神为蔡和森认识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分成三部分,即从曾国藩教育思想的背景、教育思想的内容、教育方法三个方面来阐述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并结合现实情况概括了其思想对当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理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内在学理而言,曾国藩理学思想表现出以下特色。一、以宋学为宗,但不废汉学;二、强化辞章之学为理学服务的功能;三、具有浓厚的经世致用色彩;四、以"礼"合理,重视阐发理学与礼学之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晚清时期理学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
出于文学情结和政治需要,曾国藩利用桐城派这面旗帜招揽天下英才,为其政治利益服务,表现出对桐城文人特别关爱和培养,赢得桐城文人对他的信任。与此同时,桐城文人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振兴桐城派三祖的文学事业,也必须追随曾国藩,借助其声望,扩大桐城派的影响。曾国藩看重桐城文人,桐城文人愿为曾氏效力,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对子弟有独特的教育。他成功的教育经验主要有:教育子弟时注意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育子弟要认真读书,不求做官发财,只求明理;教给子弟学习的方法:有志、有识、有恒。这些对今天的家庭教育都有一定的启益。  相似文献   

14.
方宗诚与曾国藩交游述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宗诚乃桐城派后期名家之一。他早年虽师承于堂兄方东树,又与姚莹交谊深厚,与戴钧衡为同门好友,可谓得桐城派之真传。但其中年以后的治学、交游、为官诸行谊,在一定程度上却与曾国藩有着重要的联系。他与曾国藩的关系名分上是幕僚与府主,情感上却亦师亦友,俨如弟子之于恩师。  相似文献   

15.
论曾国藩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藩虽不是一个职业教育家,但他的作和社会活动中却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如“经世”教育,“师夷智”教育,“勤、仁、谦、立”教育,“勤敬、严绳”教育等教育思想和实践,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曾国藩参与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之前,曾在京城读书、作官和生活达十余年之久。这期间,他在学问志行、仕途升迁、识才交友、论政建言等方面都有非凡表现和成绩,是其人生履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时段,对他后来的军政活动产生过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曾繁仁以西方美学为基础。从中国传统思想出发,把美育的学理性探究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提出了美育中介论、中和美育论和生活艺术家等重要的美育思想:美育在各育中起“中介”作用,协调主体的心理功能诸要素的关系,显示出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特征;美育是通过和谐协调的艺术,培养和谐协调的情感,塑造和谐协调的人格,进而实现人与对象(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协调;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活艺术家”,使人们以审美的世界观对待自身,避免精神疾病和心理缺损,从而实现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自然和人生。  相似文献   

18.
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本文从中国人惯用的系统思维模式、赤子之心与儒道风骨、儿童教育、做人教育、环境教育等五方面简要地剖析了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认为是历史悠久、灿烂夺目的中华文明最终孕育了陈鹤琴和他的民族教育思想,从而肯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包括教育创新在内的一切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在晚清处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曾国藩曾在京任职期间对农村社会问题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考察。他从自然灾害,国用不足、兵伍不精、银价太昂、盗贼猖狂、冤狱过多等方面分析了民间疾苦,进而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和看法,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从京官曾国藩眼中的农村社会问题入手,就其关注农村社会问题原因、途径、认识及解决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使曾国藩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文化思潮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的文化运动,它对包括心理学等诸多领域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作为后现代文化思潮的产物及组成部分,实现了心理学中的文化意识的衍变.文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文化的投射,而文化建构主义认为心理与文化是相互建构的关系.文化建构主义开启了一种新的心理科学观、理论观,大大拓宽了心理学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