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华阴老腔的保护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衡 《兰台世界》2012,(7):52-53
华阴老腔源远流长,其是以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戏曲剧种。华阴老腔原是皮影戏的一种,滥觞于汉代,兴盛于明清时期,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1]9。虽然华阴老腔曾有辉煌的历史,但20世纪末以来,华阴老腔也像其他民间文艺一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甚至濒临灭亡。为挽救危机重重的老腔,2003年,时任华阴市文化馆副馆长的党安华开始与老腔艺人们一起探索老腔复兴的道路。起初,他们通过排演《古韵乡趣》对老腔的演出方式进行了尝试性  相似文献   

2.
老腔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板腔体地方戏,深深地植根于华阴地区的地域文化之中。作为一种民间文化,老腔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封闭性和自发性表征。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地方戏,华阴老腔具有十分鲜明的民间文化表征。老腔的民间文化特征不仅体现在它的地域性、封闭性和自发性方面,也体现在它的实用性、娱乐性和程式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王衡 《兰台世界》2015,(5):104-105
西岳庙会以祭拜华山的活动为依托,但期间也不乏文化娱乐活动,尤其是老腔等地方戏曲演出。西岳庙会上的戏曲演出具有酬神娱人的双重功能,这种习俗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为老腔的形成与发展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西岳庙会以祭拜华山的活动为依托,但期间也不乏文化娱乐活动,尤其是老腔等地方戏曲演出。西岳庙会上的戏曲演出具有酬神娱人的双重功能,这种习俗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为老腔的形成与发展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这是对华阴老腔皮影戏精彩演绎的写照。随着时代发展,经过“三变”“三转”“三创”,华阴老腔从家族戏变为大众戏,从幕后戏变为台前戏,从描写古代宫廷斗争和军事征战为主到赋予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上央视、渡重洋、下基层,以关西大汉咏唱大河东去之慨,向世界展示黄土高坡上“最早的摇滚”。其主动求变、勇于敢变、善于应变的艺术品质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强大的包容性和非凡的创新力。  相似文献   

7.
讲究“一戏一格”的戏剧导演林兆华曾相继把金鱼池回迁居民、亦庄保安、陕西秦腔、老腔艺人、摇滚乐手、工厂民工等各种非职业演员请上话剧舞台。  相似文献   

8.
郝小奇专题     
《今传媒》2010,(4)
六月初的关中,正是麦熟杏黄时节.沿西潼高速东行,扑面而来的是热辣辣的阳光与一望无际的麦浪,远远的似乎飘来秦人喜获丰收那高亢的曲调. 约一个半小时的畅游,便来到五岳之宗的华山脚下.昨日友人讲西安电视台要录一档关于老腔的节目,邀我同往,正是梦寐以求的悦事.那年错过观话剧<白鹿原>中老腔的表演,总有挥不去的遗憾,便不能再失去这一次机会了.  相似文献   

9.
万众瞩目的2016年高考结束了.今年,有多家纸媒不约而同地挖掘起报纸刊发内容与高考试题的联系. 6月7日中午,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公布:50分大作文,其中一个题目是根据材料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而10分的微写作中给出的一份材料是就班级“家长群”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10.
新闻作品的可读性,一个重要方面,是体现在语言的不断创新上。而现实情况是。不少新闻传媒往往是老腔老调,枯燥乏味,少有个性,少有创新,令人产生厌读之感。随便举一例子。形容新生事物,各家编辑记者最喜欢用“小荷才露尖尖角”这样的古诗句,打开报纸几乎天天见、报报见。其实,每一个新生事物都有其特殊经历和鲜明个性,语言上是不能以不变应万变的。 这种新闻语言的老化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正面报道为主是媒体必须遵循的宣传方针。因此,正面报道往往是新闻媒体的“常规武器”。但由于互联网络强势崛起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思想文化突破地域国界,对各种社会思想起了叠加、辐射作用,思想舆论的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新形势下,正面报道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能否使正面报道成为强势的主流思想舆论,在众声喧哗中唱响主旋律,在多元化价值下积聚社会共识,似乎成了新的“难点”。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众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对信息的选择能力明显增强,对正面报道的要求更高了。如果正面报道写得“官味”十足,端起架子,老腔老调,缺乏亲和力,受众当然不欢迎。因此,创新与突破正面报道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广播节目要创新”,虽然老生常谈,但形势发展时时向我们提出新的要求,特别对于大都市翼下的小郊县电台,这既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个新课题。如何创新?这不仅仅是调整一下节目设置,改革一下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更为重要的是认识观念上的创新,广播节目必须与受众的心理需求相合拍。 我们电台过去10多年来实行每天8小时分段播出的节目时间表。1993年开出调频广播后,考虑到人员、机器等因素,仍然是“一套节目(有线、调频)两条线,8个小时分4块。”老腔老调总摆脱不了有线广播的感觉。目前上海市空中电波之战日趋激烈,新闻媒体的竞争如火如荼。如果我们故步自封,自甘落后,那么就会失去听众。广播一旦失去听众,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农村广播的受众——农民结构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就拿我们的奉贤县来说,目前已有10多万农  相似文献   

13.
新春年画     
正年画,因于过年时张贴而得名。门神、灶君是最早的年画形式,其定型于汉,兴盛于宋,普及于明清。张贴年画,是春节期间重要的民俗。新中国成立后,年画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形式,得到了有关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十年来,策划大型工具书类选题,有成功,也有失败。现将自己的一些认识、做法简述于此,以就教于同行。一、选题创意的产生一个选题创意的产生通常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萌发于获得信息之时,形成于调查研究之中,确立于分析论证之后。(一)萌发于获得信息之时产生创意的灵感需要外在和内在两个条件,外在条件是指有某种需求,内在条件是指有能接收这种需求信息的能力。需求的信息通常可以从五条渠道获得:一是市场,即各种性质的书店。书店是反映需求信息最多的场所。_二是现场,即使用工具书的读者所在的工厂、企业事业单位。三是"官…  相似文献   

15.
会说纯正的杭州方言 他是第一个生于中国、长于中国、工作于中国并叶落归根于中国的美国人。  相似文献   

16.
《浙江邮电报》是我局党组机关报,也是全省邮电通信行业报,她是浙江省邮政管理局、浙江省电信管理局于1951年合并为浙江省邮电管理局之初,在《浙江邮讯》报(创刊于1949年12月1日)、《浙江电信》报(创刊于1950年2月1日)的基础上,于1951年10月1日正式创刊的。至今,这张报纸已创办  相似文献   

17.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与官学平行交叉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它萌芽于唐末,鼎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改制于清末,是集教育、学术、藏书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它在系统地综合和改造传统的官学和私学的基础上,建构了一种不是官学但有官学成分,不是私学但又吸收私学长处的新的教育制度,它是官学和私学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新闻天地》2007,(12):F0004-F0004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是由原长沙市中医医院和长沙市第七医院于2006年底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集医疗,急救、保健、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  相似文献   

19.
自古有言:“无绍不成衙。”可见在古代官府中绍兴师爷的地位和作用是何等重要。在绍兴,师爷绝不是我们简单所认为的幕僚食客一类,它是个集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行业。安昌是绍兴师爷、名师爷出产比较多的地方。是绍兴最能代表“师爷文化”的区域。融合安昌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汇聚谈、说、演、唱于一身的“师爷”是安昌旅游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20.
新闻文摘     
香港新闻团体1.香港报业公会于1954年5月10日成立,绝大多数是日报、晚报机构会员。2.香港新闻行政人员协会于1986年2月25日成立,均为香港中、英文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通讯社担任服务的资深编辑和记者以上人员。3.香港记者协会于1968年成立,是包括部分公关人员和新闻及传播系学生在内的协会。是香港唯一正式注册的新闻从业人员工会。4.外国记者俱乐部原是设于重庆的一个记者组织,于1949年迁至香港,参加人员主要为外国、当地记者等以及公关人员和新闻及传播系学生。5.香港华文报业协会于19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