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通史是大学历史学本科阶段最重要的课程 ,据笔者所知 ,除了一些大学采用自编教材外 ,长期以来 ,全国各高校史学本科课堂教学教本 ,中国古代史部分较为普遍采用的教材为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相关部分及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中国史纲要》属名家主编 ,各部分撰写者亦属学术名家 ,上个世纪60年代写成 ,较之郭沫若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等大型通史著作 ,篇幅适中 ,且撰写目标即为教材 ,易于课堂教学使用 ,该书利于教师在自己的研究基础上进行课堂发挥 ,因而在师资力量强的重点高校较多采用 ,影响甚广。但就本人近十年实际教…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六卷本《中国历史》 ,是由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先生主编 ,集合了数十名史学专家 ,历时七个春秋 ,数易其稿 ,精心撰著而成。作为大学历史教材 ,应该是内容全面、丰富 ,史料可靠、可信 ,论述平实、公允 ,极具分寸感 ,文字明白晓畅 ,可读性强。该书做到了这一点 ,也是它有别于以往教材的第一个特点。该书总计6卷300多万字 ,上起远古 ,下迄当代 ,是一部迄今为止内容最全、下限最近的大学中国通史教材。就含量来讲 ,远远超过钱穆的《国史大纲》、郭沫若的《中国史稿》、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等书。该书体现了重大改革 ,克服…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常要问:想看一本中国通史,以哪一本为好?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许多年来,我们耗费了过多的时间精力,翻来覆去地编写大中学校的历史教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佳作似不甚多,读者能够看到的更少。范老的《中国通史简编》惜无全书,这几年续出两册,还缺好几百年的历史。续编究非原书,不管续者如何高明,总不能改变这个事实。而且全书即使告成,也是煌煌十册的大书,普通读者也难通读。根据目前的情况,除作为高校教材的翦老主编的《中国史纲要》外,可供普通读者  相似文献   

4.
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将战略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当代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激励下 ,迸发出勃勃生机 ,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与建设性的发展。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 ,催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者们进一步深思和努力。(一 )中国通史研究的走向繁荣。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 4册已于19 79年出齐。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出到 4册后逝世 ,由蔡美彪等在新时期续写完宋到鸦片战争前的第 5至 10册 ,并以《中国通史》10卷本…  相似文献   

5.
清末1911年“皇族内阁”有满族阁员几人?其中皇族占几人?有无蒙族入阁?这个问题在多种史学著作中众说纷纭。主要说法有三:其一,满八蒙一皇五说。南开大学、山西大学等六院校合编《近代中国史稿》认为:“在总理、协理和各部尚书十三名国务大臣中,汉族官僚仅四名,蒙古旗人一名,满族八人,而八名满人中,皇族又占五名。”①持同一说法的还有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史论文集》收入的刘桂五《辛亥革命前后的立宪派与立宪运动》和李宗一著《袁世凯传》等。②其二,满九皇五说。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认为:“在内阁大臣十三人中,满族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部规模最大的多卷本《中国通史》,正在有条不紊地、积极地编撰当中。这部大型《中国通史》,由北京师范大学白寿彝教授发起和主编,我国历史学界、考古学界、科学技术界的许多学者和专家参加编撰工作。多卷本《中国通史》全书十四卷,四十三分册,约一千二百万字(最后两卷字数另计)。其总目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通史(近代部分),也即中国通史(二),是中国通史(古代部分)即中国通史(一)的继续。内容包括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这一段80年的历史,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学完。基本教材是龚书铎、方攸翰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纲》(修订本),辅助教材是龚、方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学习参考手册》,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上学期使用的中国通史教学大  相似文献   

8.
1.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2.本课程复习指要是依据《中国通史》(上)、(下)教材编写的,是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教材使用林丙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3.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与掌握,使其能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著作的价值总是要由广大读者来检验的。白寿彝教授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出版三年多一点时间内,已经重印六次,印数逾五十七万册,并荣获一九八三年出版界举办的全国通俗政治理论读物评选一等奖。此书英文版发行后,国外有的大学已立即用它作为讲授中国通史的教材。《中国通史纲要》在国内外获得欢迎和重视的事实说明:这是一部为广大读  相似文献   

10.
一、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1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2 .本课程复习指要是依据《中国通史》(上)、(下)教材编写的,是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教材使用林丙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学习参考书有林丙义主编的《中国通史课程学习指导书》。3.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了解与掌握,使其能够知道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历史内容。因此考试按照点面结合的原则,对所学内容既要全面了解,又要重点掌握。4 .本课程考核采取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作业按百分制计,共有四次作业,成绩平均值按1 …  相似文献   

11.
1919年至1949年这一段历史,通常叫做中国现代史。在这部多卷本《中国通史》的体系中,它是中国近代史的下段。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纲要续篇·题记》中说:"这个时期历史也属于中国近代  相似文献   

12.
新莽统治时期,在荆州地区,爆发了绿林起义。关于这次著名起义的地点问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和郭沫若先生的《中国史稿》两书,主“绿林山”即今湖北京山县的大洪山;一是翦伯赞先生的《中国史纲要》和白寿彝先生的《中国通史纲要》两书,主“绿林山”在今湖北当阳县东北。后汉京山县属江夏郡,当阳属南郡,两地郡属不同,相距遥远,而说者主张不一,令人不知所从。为了弄清这一地点问题,经查修订稿《辞海·历史地理》分册,才知道主当阳东北说者为旧说,主京山县大洪山说者乃近人的考证。笔者带着新旧两说的疑团,翻阅了一些有关绿林军起义地点的文献,提出极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正于留意绿林起义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3.
戊戌维新运动究竟起于何年,终于何岁,对其起因及其性质,究应如何理解,解放前的著述且放下不说,解放后,几种有代表性的著作是这么认为的: 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说: “在……民族危机严重和阶级关系紧张的情况下, 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了变法维新运动。维新运动具有救 亡和抵制人民革命的双重性质,但变法主张的公开提 出。起了主要是积极的政治影响”。 周谷城撰著的《中国通史》说: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高质量的教材是决定学校教育成效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各高校都必然注重相关的教材建设。就我执教的西南大学(原西南师大)历史化学院看,在20世纪80、90年代以及本世纪的头两年,曾在不同时期选择过范澜的《中国通史》、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作为中古史教学的教材。这些各有特点的专,曾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为我们的教学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时间推移,曾起了重要作用的教材,有的观点渐显陈旧,有的结构不尽合理,更为关键的是它们皆无法吸收近几十年的新研究成果,所以重编高质量的新教材就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刘福通是元末农民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是一位反抗蒙元贵族统治的农民英雄。他的死,直到现在仍是一个谜。有人说是死于自己的部下、战友朱元璋之手,也有人说他死于贩盐起家的张士诚之手。那么,刘福通到底死于谁人之手?现据史料考辩之。 持刘福通为张士诚部下所杀的观点的同志及其作品有:吴晗《朱元璋传》、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中外历史年表》、周谷城《中国通史》、尚钺《中国历史纲要》、刘泽华《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16.
白寿彝主编,杨钊、方龄贵、龚书铎、朱仲玉分纂的《中国通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是近年来所见到的一本简明的通史著作.全书不到三十万字,上起远古,下迄"五四"运动前夕.以这样简略的文字反映如此悠久的历史,当然只能提纲举要,作者以《纲要》名书,是很恰当的.从《纲要》一书的性质来看,它是一本通俗的历史读物,一般的读者,都读得懂,可以从中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概貌;《纲要》也是一部科学著作,历史工作者不难发现作者对中国历史(特别是封建社会史)多年研究取得的新成果,从中汲取到有益的养料.作者在《题记》中写道《纲要》"是一个普通读物";写书的旨趣是要"在努力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特点".这表明:《纲要》一书是要  相似文献   

17.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史学史》教材是一部历史学专业基础课教材,面向全国各高校历史学科的学生所编写。与其它中国史学史著作相比,这部教材有其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一、本单元的教材分析在原来的小学历史课本中,现代史很薄弱。现行教材只有两课:中国史第15课《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和《世界史宇航事业的发展》。根据《历史教育纲要》补充的教材有共和国史第35—47课,以上必读教材8课,阅读教材5课。现行教材与补充教材合计现代史15课,新增加的教材13课。而这部分教材,基本属于共和国史。共和国史  相似文献   

19.
在青少年中普及历史知识,于国家于民族都是大事,值得史学工作者重视。为此,我们组织申请了天津市“十五”社科规划项目,研究编写“史话”形式的普及性历史读物,并于2000年12月出版了《新编中国史话》。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编写了七卷本《新编世界史话》(上、下册),已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徐勇主编,2008年10月出版)。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师大郭预衡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继《长编》(五卷本)和《简史》之后,又以四卷本问世,再次为大学文科教材,增色添彩,绽现更新的一页。当然,这些创作的成就,是接踵于40年来前人跨越的步伐,吸收已出版诸书之长而取得的。但和以往的同类教材相比,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