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时期孔雀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区广泛分布.然而,至明清以降孔雀的分布地区及数量不断减少,最终仅在西南一隅有所幸存.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整理分析,从环境史的角度,以历史时期中国生态环境的具体变化为中心,对历史时期影响孔雀分布与变迁的各种因素作全面分析探讨,揭示人类、孔雀及自然界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对于我国的珍稀动物的保护以及进一步体味自然界与"人类共同体"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环太湖假日体育圈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太湖区域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体育事业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本文对环太湖区域体育产业、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社会影响四个方面进行了基础梳理,分析了环太湖假日体育圈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环太湖假日体育圈的发展路径,为其长效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苏州三十年历程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客观系统地反映这一段历史,文章建立了一个以工业化进程为X轴、以城市化进程为Y轴、以人民富裕程度为Z轴的三维坐标,以此来描述苏州的发展轨迹。苏州今后应致力于发展以环太湖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为构建环太湖城市圈和保护环太湖生态环境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4.
打造“文化太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具备了现实可能性。我们必须重视和切实保护好环太湖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好环太湖地区的旅游业,利用好现代化媒体和传播手段,将太湖文化资源转化为可供人们消费的文化产品。而为了保证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环太湖地区各个城市之间应建立起协商合作的机制和平台,共同努力,以使我们在与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中取得更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胡惠芳 《池州学院学报》2010,24(4):36-38,52
近代皖江地区圩田开发进一步扩展,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市镇的繁荣,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但也因过度围垦而造成了江面变乍、水道系统被打乱、湖泊面积缩减以及水灾频仍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深刻认识近代皖江地区圩田开发的特点及其影响,可以为当今的皖江开发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两宋太湖地区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而该地区的水灾也逐渐频繁.当地的自然环境是水灾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人类的活动却是引发水灾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破坏了太湖地区固定的水域环境.在对水灾发生的原因进行探究时,宋人却忽略了水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当地的水土流失造成的河道淤塞.面对该地水灾的频繁发生,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都采取了防灾和救灾措施,但是,受历史条件所限,防灾和救灾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相似文献   

7.
大月氏人是一支先秦时期居住在我国北部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公元前208年之后,在匈奴人策划的几次打击之下,他们不断向西迁徙,最终迁徙至中亚河中地区.大月氏人的迁徙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历史时期长江流域气候、水土和森林植被等生态环境要素的变迁,与人类活动尤其是以稻空大点作生产为中心的农业活动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生态环境制约着稻作农业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宋元以来,南方地区以围湖造田、丘陵山地开垦为主的大规模农业经济开发,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诸要素的负面作用逐步加大,导致水土流失、河湖淤塞和水旱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也因此受到很大危害。近现代长江流域经济开发进一步扩张,河湖淤废、森林破坏有增无减,而且水土环境的化学污染越来越严重。长江流域是中国稻作文明的发源地和主要的稻米产区,研究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诸因素变迁与稻作农业发展的关系,对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指导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
构建苏州环太湖地区休闲体育旅游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的方法,对苏州环太湖地区开展休闲体育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苏州环太湖地区不但含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拥有发展休闲体育旅游项目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为打造苏州环太湖地区体育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并据此提出构建苏州环太湖地区休闲体育旅游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0.
渭河上游地处陇中黄土高原南缘地区,也处于季风气候区的西部边缘地区,历史上曾是农牧业交错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该地区历史时期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发展方向,也影响着农业生产的部门结构,生产制度,区域分异及耕作技术等。以渭河上游地区为研究空间,选取三个历史时间段,以春秋战国、秦代、西汉农牧业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历史时期农业进行探讨,总结出农业发展规律,以服务于当今的农业开发活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南太湖地区休闲体育产业的现状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大多处于边疆或接近边疆地区.由于历史等原因,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沿阵地.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民族地区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党和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民族团结与统一、保障国家安全与稳定,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陇右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多源中心之一,经济开发活动也开始甚早。但由于历史上各地自然条件、民族结构、政权分割等因素的差异,在开发时间和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形态特征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对各地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历史时期陇右地区农牧经济的起源、农业开发、牧业发展、商贸经济的发展及其象征性意义进行论述,阐明陇右地区历史地位的变迁,对当前陇右地区的经济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历史时期举世各国之经济社会发展的史实表明.地理环境.首先是自然地理环境加上由之衍生的人文地理环境对于人类从事基本经济社会活动的城乡市场以及城乡市场网络结构之形成与发展演变起着重大的基础和支撑作用。据此,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论述其地域范围、区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基本特点以及历史时期主要因人为开发导致的一些生态环境变迁趋向.以期为当今这一地区完善城乡市场结构与推进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提供基本背景及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在历史逻辑上,习近平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理念是在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的。在核心内涵上,习近平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理念始终牢固树立生态安全意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并且强调防范生态环境风险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在实践路径上,通过提升公众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防范生态环境风险预警机制、构建科学的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法律体系为贯彻落实习近平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理念提供了具体的路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通过我国几个历史时期教育改革与体育发展关系的简述,浅析了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是同时期体育发展的前提和动力,特别是对这个时期学校体育的发展起着更大的影响和积极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举发展与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反映当地的综合发展情况,同时又是影响和推动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明清时期玉溪的进士、举人数量进行统计,对其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出来的中举人数清代比明代多、政局稳定时期比变动时期多,区域分布上呈现出来的向治所驻地集中、向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好的地区集中、向教育基础好的区域集中,民族分布上呈现出多民族共同发展等情况进行整理研究,对影响科举的政治因素、政策因素、教育基础等进行分析,以期探寻科举制度对地方历史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史上的"天府之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府之国"是最适宜于人类生活的地方.古人常把形势险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在中国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9个"天府之国".它们是关中盆地、北京小平原、成都平原、江南地区、太原附近、闽中地区、沈阳一带、武威地区和台东地区.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看,这些"天府之国"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它们的形成和演变则与人为因素息息相关.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有的"天府之国"长期存在,影响很大,有的则昙花一现,转瞬即失.历史时期"天府之国"的形成与演变,对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环太湖地区在长三角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应率先垂范,做到:一要确立“和谐太湖”新思维,二要建立“和谐太湖”新机制,三要有建设“和谐太湖”的大手笔。把切实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作为共创“和谐太湖”的重要举措,完善环太湖地区旅游合作协调机制,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努力实现环太湖地区旅游业的跨越发式展。  相似文献   

20.
国家"十一五"规划为中部地区在新的历史时期迈出崛起的步伐绘制了切实可行的阶段性发晨蓝图.在对目前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弱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以"十一五"时期的战略目标为主线,策划中部地区以线的开发和提升带动点,以点和线的发展推进面的空间经济发展模式,并围绕战略目标和战略模式提出,以陆、海、空立体交通和通讯网络建设为重点,在发挥中部地区在全国总体经济发展中承东启西脊梁作用的同时,实现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和多技术产业稳步发展等九项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