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们在学习多位数的读写时,经常遇到“改写”与“省略”,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具体表现为:⒈意义不同。“改写”是把整万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样便于读写;而“省略”是把比万大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⒉方法不同。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万位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例如:把26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260万;把比万大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尾数的最高位(千位)上的数是几,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例如:把364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36万,而把365000省略万后…  相似文献   

2.
唐帅彬 《文教资料》2011,(36):105-107
敦煌写卷里“日”和“日”二字字形常混淆。即“日”常写成扁形,“日”常写成瘦长形。大家可能认为这是书者下笔随意.加之“日”“曰”区别本来不大.所以才混淆的。可是笔者不这么认为。笔者认为“日”“曰”混淆。“日”写成扁形,“日”写成瘦长形是有理据的,甚至是更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问:“改写”与“省略”有哪些区别?我觉得很难回答完整,请给予答复。———江苏张老师答:区别有三点。一、意义不同“改写”是把整万、整亿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或用亿作单位的数,这样便于读写;“省略”是把比万或亿大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二、方法不同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去掉,后面加一个“万”字或“亿”字就行了。例如:把95000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950000万,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  相似文献   

4.
春天,去参观济南千佛山万 佛洞。正在看外面的文字说明,忽 然听到旁边祖孙二人的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 孙:爷爷,这万佛洞的“萬”怎么踉我学的 不一样啊? 爷:这是写的繁体字,是一位著名书法家 题的。这叫“书法无错字”。 孙:“书法无错字”?我们的初中写字教材 硬笔字中有好多字不规范。有繁体,有异体, 还有错字。“璧”字下面是“玉”,书上却写作 “王”。老师也解释说“书法无错字”。  相似文献   

5.
不敢“娶”     
李鸿章的一个远房亲戚不学无术,考试时在卷内夹一张小纸条,称“我是中堂大人的亲妻”。主考官看后乐了:这厮将“戚”写成了“妻”字。于是幽了一默:“中堂大人的亲妻,我不敢娶。”故意把录取的“取”写成了娶妻的“娶”,谐音双关。不敢“娶”@谢纯万  相似文献   

6.
“后”与“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简化已近五十年,大部分人简化字已经用得很习惯了,但上世纪随着国门打开后繁体字的涌入,文字的使用便混乱了起来,其中尤以简化字还原为繁体字的问题最多也最严重。如将“理发”写成“理發”,“公里”写成“公裹”,“干洗”写成“幹洗”等,纠不胜纠。如果搞清楚了繁简的对应关系就会减少误用。这里试说“后”与“後”。“后”与“後”是一对同音替代的繁简字,这两个字除了读音相同外,意义上并无关联。一些人把“太后”写成“太後”,主要就是不清楚这两个字在意义上毫无关联的缘故。  相似文献   

7.
在有的化学资料和学生的化学作业中,把“电解质”写成了“电介质”。而有些老师也认为只不过是将“解”写成了一个不规范的简化字“介”,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和纠错。其实“电解质”与“电介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电解质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概念,它是  相似文献   

8.
唐中笑 《学语文》2004,(11):65-66
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的要求,但并不是不需要审题。如果考生对话题不认真琢磨、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外延,而是不假思索地想当然,往往就会犯下另起炉灶、偷换话题的错误,其结果当然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有的考生把“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写成“假如记忆可以克隆”、“假如知识(或思维)可以移植”,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写成“知识(或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把“诚信”写成“承诺”或“信任”,把“心灵的抉择”写成“命运的抉择”、“前途的抉择”等,都是犯了这种低级错误。  相似文献   

9.
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的要求,但并不是不需要审题。如果考生对话题不认真琢磨、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外延,而是不假思索地想当然,往往就会犯下另起炉灶、偷换话题的错误,其结果当然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有的考生把“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写成“假如记忆可以克隆”、“假如知识(或思维)可以移植”,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写成“知识(或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把“诚信”写成“承诺”或“信任”,把“心灵的抉择”写成“命运的抉择”、“前途的抉择”等,都是犯了这种低级错误。  相似文献   

10.
王小鸣(ming)刚上一年级,常常把自己的名字写错,有时写成“王小鸟”,有时写成“王小呜”。他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写作业。 爸爸批评他:“不好好写作业,长大了我看你能考上大学!”  相似文献   

11.
刚开始教学“落”时,只有少数学生把它写成左右结构,后来学了“满”以后,许多学生对“落”和“满”的结构混淆不清,有的把“落”写成左右结构“淳”,有的把“满”写成上下结构“赫”。究其原因,是这两个字都有“艹”和“氵”,但它们的书写顺序不同,“落”要先写“艹”,“满”要先写“氵”。学生稍不注意,就把顺序写反了,如果又把其中一个部件写大些,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高一语文期中考试中,默写了“钥匙”一词,以了解学生对常用名词的掌握情况,考试结果很不理想,全班五十七人,全对的三人,全错的占半数,其余的两字错一。有的把“钥匙”写成“药子”,有的写成“阴池”,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这一情况使我为之一惊。我又翻阅了学生的语文练习簿和作文簿,发现他们的错别字中,有不少是“钥匙”一类的常用名词,如把“垃圾”写成“拉及”,“烟囱”写成“因筒”,把“植物”写成“值物”等等。这一情况说明,学生在常用词语的掌握上是有很大缺陷的。我想有这种情况的可能不只是我们一个学校。这种情况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分析,主要的恐怕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进行四则运算,错误较多。寻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计算的法则概念掌握的不好;二是学生的“粗心”。“粗心”是指过失性的失误,本来不应该错的做错了,似乎纯属偶然,其实从心理现象来分析原因,这偶然中也有必然。一、感知模糊不精确小学生的感知特点之一是粗略而不精确,很容易产生视错觉。不难发现学生在计算时常常把一些数字和运算符号写成与它相似的另一个数字和符号。如6写成9。把“÷”写成“ ”等等。有时由于观察不具体,看到大概,举笔就写,导致遗漏。例如,3500抄成350,把41.2抄成412。二、注意品质差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一些报刊对“二”“两”“俩”多有误用,现谈谈它们的用法:“二”和“两”都是数词,它们的用法有相同的地方,如“22000人”既可写成“二万二千人”,也可写成“两万两千人”。但是,它们  相似文献   

15.
李言新 《广西教育》2007,(11C):28-28
“即”和“既”字音相近,字形相似,同学们不易分清,经常将“即使”写成“既使”,把“既然”写成“即然”。  相似文献   

16.
小粗心今天抄写词语,将“辨析”写成了“辩析”,把“争辩”写成了“争辨”,引起“辨”和  相似文献   

17.
笔者发现有的人写文章常把“涉及”“波及”“提及”“谈及”写成“涉及到”“波及到”“提及到”“谈及到”。此外,把“必须”写成“必须要”的也屡见不鲜。还有的把“是否”写成了“是否是”。我以为,这些词后分别所用的“到”字、“要”字和“是”字,实属画蛇添足。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近几年高考中,历史学科特别重视能力的考察,它的主要立足点在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上,可以说,二者的好坏最能体现能力水平的渗透情况,而“评分标准”则是能力具体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可学生的答题很难与评分标准相一致,甚至差之千里,不着边际。这与他们对“评分标准”掌握不佳有关。为此,笔者就评分标准的发展简况及其特点以及在教学中的运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评分标准”的发展简况自1978年恢复高考至今(1994),评分标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七十年代——开始阶段。此阶段的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相一致,即答出所给题的内容即可得分,属知识的简单再现,着重对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一段,旨在突出关羽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但作者却大写华雄之威,写激战时关外鼓声、喊声、帐中众诸侯的失惊之态,写关羽并未从正面着~笔,然关羽之声威、雄姿。气势卓然呈现于读者眼前。这就是“空笔”产生的艺术效果。所谓“空笔”,又叫“艺术空间”,就是作者有意对某些内容少写成不写,即故意留厂“空白”,以激发、诱导欣赏者的联想或想象一让欣赏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作者提供的形象进行再创造。笔虽未到而意却无穷,给读者留下大片回味和思考的空间,“空笔”技巧,有如此巨大魁力,怎样设…  相似文献   

20.
在考试当中,因学生疏忽大意而导致的失分,谓之“过失”失分。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两占一、学生自身的原因1抄错题目,造成失分。有些学生在计算时,审题不严密,注意力不集中,急于求成,出现数字书写错误。如把1078写成078,把35写成53等。还有些学生抄错运算符号,如把“+”号抄成“+”号、“X”号等。2字迹潦草,造成失分。有些学生平时不注意训练,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甚至有时自己都认不清到底写出来的是几。如9与4书写不清,把0写成6,把8写成3,等等。3由于“懒惰”,造成失分。有些学生缺乏认真刻苦、一丝一苟的学习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