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展 《青年记者》2006,(10):72-73
“说”新闻是新闻类节目的一种创新,但不能一“说”了之,它也有自己的度。“说”与“播”应在各自范畴内发挥最大的作用,包括他们之间所需要的一些自然交叉和渗透。  相似文献   

2.
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新闻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地市级报社资金、人才、发展环境差异较大,不少报纸的贴近性、可读性、导向意识、策划水平情况不一;办报与经营往往不完全分离,“有偿新  相似文献   

3.
不管写什么体裁的文章,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问题。有些记者、通讯员写新闻,总喜欢文字长一点;发新闻,也希望篇幅大一点,似乎文字越“长”越有分量,篇幅越“大”越能显示自己的水平。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4.
试论海量新闻背景下的"守门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新闻报道开始从“及时”向“全时”转变。电视、广播将新闻播出的时间限制突破已到极至,24小时的新闻台不断出现;报纸也努力突破版面空间上的限制,不断扩版;在储藏量上有着先天优势的网络,新闻更是处在不停地刷新中。新闻量正在急剧膨胀,这种现已存在,以后将继续发展的情况即本文所指的“海量新闻”。在海量新闻背景下,传统传播模式中传播者“守门人”的作用方式正在改变,媒介①与受众自身也越来越多地扮演“守门人”的角色。传播者作为“守门人”卢因(Lewin)在1947年提出“守门人”(或“把关人”TheGatekeeperTh…  相似文献   

5.
段勃 《新闻知识》2006,(4):57-59
具备新闻敏感是对一个新闻记最基本的要求,人们形象地将新闻敏感称作新闻记的“新闻鼻”,但是对于电视记来说,他不但要有一个灵敏的“新闻鼻”,还要有一双敏锐的“新闻眼”。  相似文献   

6.
做新闻的首选,当然是做自己的独家新闻,做自己的原创新闻。但是,善于借新闻做新闻,并善于在“借”中求“新”,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那么,如何借新闻做新闻呢?  相似文献   

7.
王寒清 《青年记者》2007,(14):67-67
“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孰是孰非,是时下争论不休的问题。有观点认为,新闻策划可以,但策划新闻不可以。也有持反对意见的,并且是谁也说服不了谁。笔者对此的看法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黄慧 《青年记者》2006,(16):77-78
在记队伍中,一些人总有写不完的新闻,而一些人则经常闹“稿荒”。这其中除了记个人勤懒有别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记掌握新闻线索的多寡。新闻线索不多,记自然采写的新闻稿量就少;但如果新闻线索源源不断,则见报的新闻就层出不穷。后因拥有新闻线索多常被称为“富”记。而当“富”记的诀窍就是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善于发现、捕捉和挖掘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9.
增强章可读性是个老话题,各家媒体都在不断做着努力。但是,随手拿起报刊一翻,还是觉得很多章枯燥无味。究其原因,编辑当然难脱其责,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重要的原因还在字记。如果说是因为记对新闻事业“心不在焉”,自然帽子太大;如果说写作功底差让读味同嚼蜡,这也牵强附会,其主要原因是记缺乏深入采访、缺乏新闻敏感、缺乏写作技巧,没有调动起周身的“新闻细胞”,让自己成为撬动章可读性的“杠杆”。对此,笔谈点浅陋认识。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新闻线索报料活动并以此为业的“职业报料人”.在某些地区甚至发展成报料公司。职业报料人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中击着新闻传播领域的规范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日益升温的职业报料”热”进行冷静地思考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新闻线人”又称“新闻报料人”,有学把“新闻线人”定义为“通过提供新闻线索而从新闻媒体获得报酬的人”。在我国,“报料”最早兴盛于香港,称为“爆料”,这一词在内地首先为广东媒体效仿,并很快为北京、上海、南京、长沙、成都、深圳、武汉等地的媒体接受。而央视的焦点访谈则是较早受惠于“报料”的栏目,在其播出早期,依靠“报料”,挖掘出大量有重大价值的新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受众化素质与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时事新闻报道己越来越受到读的欢迎,而国际新闻则日益成为当前晚报和都市类报纸的一大“卖点”。但由于时空及风土人情等众多因素的差异,国际新闻与受众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感知距离,不像本土新闻那样易于接受,加之“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如何使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张权 《新闻窗》2007,(5):63-64
说起新闻,大家都知道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提及诗歌,众人皆知,则是一种文学艺术。笔者在近年的新闻采访与诗歌创作中,发现这两种风格貌似各异的文体,其实有很多共通之处,即在新闻中潜藏着很多“诗性”(此文中特指旧体诗)。当然,这种所谓的“诗性”,在笔者看来,仅指诗之“文”,而非其“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大鱼沉底,小鱼浮面。要捉大鱼,必须进人深水。否则,只能捉小鱼、小虾。新闻记常把抓新闻比作抓鱼,常有抓住了一条“鲜鱼”、“大鱼”、“活鱼”之说。然而,真正有价值的、能被称之为“鲜鱼”、“大鱼”、“活鱼”的新闻,又何尚不是隐藏在最基层纷繁复杂的生产生活之中?翻开新中国的新闻史,有多少优秀新闻作品不  相似文献   

15.
论"隐性采访"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下,“隐性采访”成为新闻记者挖掘深度新闻的常用手法。对于新闻媒体和记者来说,采用此类方法是无可厚非的,它能使记者获取正面采访得不到的信息和材料,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然而,在法制日益健全,权利界限越来越明确的今天,“隐性采访”稍有不慎就会带来职业道德上的问题,也可能会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如何把握隐性采访的道德与法律界限,是新闻记者时刻要注意的问题。 一、“隐性采访”的含义及法律思考 “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活动中不通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工作目的,借助采访工具(照像机、录像机、录音机等)…  相似文献   

16.
周泽 《新闻记者》2004,(9):6-10
关心新闻法制的人都会注意到,“媒体审判”或“舆论审判”已成为近些年来国内研究新闻传播与司法关系的学者经常提及的概念。特别是“张金柱案”、“夹江打假案”。之后,很多这者都对媒体报道影响司法公正的问题,表示忧虑,对“媒体审判”、“舆论审判”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在高校教授新闻采写课程的青年教师,笔者苦于因为脱离新闻实践,所以鲜有机会参与当今新闻业界的实际运作情况,相应对新闻业界缺乏敏锐感知力。笔者时常有种恐慌,生怕自己在教授新闻业务的课堂上误人子弟,于是采用过许多补救办法:要求自己随时关注当今新闻界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国内外重大时政新闻;时常与业界人士往来,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将在新闻第一线工作过的业界精英请到课堂上来与学生进行互动;将评报机制引入课堂,要求学生们定期评报,养成新闻阅评和信息收集再加工的能力。这些弥补措施在教学过程中都取到了很好的效果,但笔者始终认为,这些办法取代不了一本好教材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笔者采用过全国名校不下六七种此类教材,它们各有长处与益处,但笔者总感到缺些什么。为此,笔者曾苦闷过很长一段时间,这种状况在2005年暑假得以改变。笔者当时正在准备下学期的新闻写作教案,偶尔在书店发现了高钢先生著的《新闻写作精要》,翻阅几页后当即买了下来。如今两个学期已经过去,这本书的许多内容笔者都已经在课堂上辅以其他材料讲过,从课堂上学生们专注的神情我看出他们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8.
8月3日出版的第15期《报刊业务探索》上,刊登了《新闻策划给制造假新闻留下空间》一文,读后深有同感。因此,笔者在此表达自己对所谓“策划新闻”的看法。权充该文的一续貂之作。  相似文献   

19.
方仁 《传媒观察》2007,(2):12-14
《南方都市报》走过十年,它开启了中国新一代都市报的大潮,新主流媒体的定位和“做中国最好报纸”的追求,使《南方都市报》脱颖而出,2002年3月,《南方都市报》推出“焦点”“时评”和“对话”。当时的焦点和对话都做本地题材,主要是为了广州和深圳两地的新闻本地化,深圳和广州各做各的,两地读者看到的内容不一样。2003年3月,《南方都市报》正式成立深度小组。2003年4月1日,报社取消“焦点”,正式推出“深度对话”,开始走全国化道路。“深度对话”的推出反映出《南方都市报》做新闻的特点:一则,体现了敢抢新闻、追求独家新闻的传统;二则,维护了报纸一贯的形象;三则敢于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南方都市报》跟其他报社在做新闻方面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像和洪水抢时间一样,有敢“闯”的主动意识。  相似文献   

20.
新新闻主义:另一种"真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欣  王凤 《青年记者》2007,(10):25-26
新新闻主义从产生到销声匿迹再到重生,一直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一种融入了主观感受的报道方式是否违反了新闻的生命——真实性原则。事实上,并不是“新新闻主义”不讲真实性原则,而是他们所遵循的真实性原则是一种既新闻又学的真实性原则。他们试图在传统新闻的真实与学的真实中开辟另一种真实,以更完美地反映事实真正的“真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