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等东三省军的政要员通电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宣布东北易帜,这应该说是张学良在特定时代未结束军阀混战,促进国家统一,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而进行的一次爱国义举,笔者认为,张学良的"易帜"也掺杂着一些其他的个人动机.  相似文献   

2.
少年时,志于学医,治病救人;成年后,戎马倥偬,东挡西杀.平和与粗犷的性格融于一体,自有其根源.这种性格潜在地推动了张学良“东北易帜”决策的作出.  相似文献   

3.
提倡教育是张学良一生最重要的思想主张之一,其内容包括:为国家、社会服务的教育宗旨;完善教育体系,推动东北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文化,维系民心;注重体育以健全国民体格,发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本文剖析了张学良时期东北的对外关系,认为无论是对日、对俄的抗拒,抑或是对欧美的亲近,其态度、政策都离不开一个宗旨,即张学良“维护主权完整,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5.
该文论述了张学良将军对中国近代体育事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临危受命,主政东北。面对日本的威胁,张学良毅然宣布"东北易帜"。同时,采取巧妙措施应对日本:与日本进行铁路问题的谈判时,他采取拖延或推托的政策;采取"非暴力"的方式,从行政、经济等方面来打压日本;秘密支持床次组阁,以期在未来改善中日关系。张学良的对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日本的政治和经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东北地区的教育因民族矛盾和战争的影响几乎处于一种空白的状态。之后,由于大批流人被遣戍东北并定居于此。这些流人中有如陈梦雷、吴兆骞、方拱乾等许多汉族的饱学之士,为生活所迫,他们或从事家庭教育,或从事书院教育。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播文化还传播自己的思想,为东北教育的发展注入了一股鲜活的超越地域教育理念与内容的新动力,为东北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石华 《教育》2011,(32):46-47
1928年,年轻的张学良接替父亲张作霖执掌东北,集东北军政大权于一身,东北从此进入张学良时代。此时的东北外有强邻环伺,内有派系纷争,张学良在较短的时间内平定了政局,并着手开展一系列新政措施。他整肃军队,精简机构,大力发展工农业,扶持民族商业,稳定金融,兴建铁路,促进对外贸易,这些卓有成效的措施使东北的经济民生获得有力发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人格为重中之重--张学良教育人格的思与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良的教育是建国之本;教师是教育之本;强调爱国主义和人格教育;消费教育转为生产教育;重视农村教育;对教育高投入对教师高待遇等一系列思想,以及他为国家为民族,对事不对人,不求见谅于人,但求无愧于心的良心准则和大公无我勇于牺牲的人格境界,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张学良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发动了西安事变,挽救了中国。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张学良青年时代就萌发的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的思想以及民族危机的加剧,唤起了张学良的爱国之心。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制定,中共代表的劝诱疏导,坚定了张学良联共抗日的决心。  相似文献   

11.
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振兴,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态环境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却遭受到破坏。而大庆精神的历史和现实给了我们一个启迪:精神力量的伟大。保护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态环境从人的精神世界入手,净化心灵,纠正非理性行为,不失为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学良将军在其主政东北期间 ,创办了多所学校 ,1 92 8年起他兼任东北大学校长。他的教育思想反映了中国二十世纪 2 0至 30年代的基本特征。本文就张学良将军的教育思想进行粗浅探索与研究。一、教育强国、抵御侵略是张学良将军创办学校的根本宗旨旧中国的东北地区 ,一直是几个帝国主义争夺的场所 ,尤其是日本与沙俄在我国东北的角逐更为激烈。到二十世纪 2 0年代初 ,日本帝国主义者叫嚣地说我国东北地区是他们的特殊的“势力” ,制造“满蒙特殊”的舆论 ,为其军事入侵做准备。这时 ,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表现已十分突出了…  相似文献   

13.
1938年,国民党回族高级将领白崇禧担任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回协”)理事长后,号召回族群众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众志成城,守土护教,坚决抗击日本法西斯,为构筑抗日统一战线.维护祖国利益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在担任“回协”理事长期间,白崇禧亲力亲为将协会章程中“提倡回胞教育.发达回胞经济”的规定贯彻到具体工作中。他发表演讲阐明教育的重大意义,亲临学校鼓励学生兴教建国,力促“回协”总会、分会采取措施建校办学,培养人才,帮助清寒学子完成学业。白崇禧凭借个人的影响和地位,通过多项努力和积极行动促使回族教育在时局纷乱、外寇入侵的动荡年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抗日救国运动和回族事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4.
《现代特殊教育》2003,(12):39-39
顾定倩撰介绍了名爱国将领张学良资助中国聋人教育的一段史实:  相似文献   

15.
雅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复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认为中国文化的落后是中国衰落的根本原因。而文化的提升需要教育的启迪,因而主张通过发展教育改造整个国民性,塑造优秀的种族来挽救中国。虽然这种教育救国思想在当今注定会遭到乌托邦式的命运,但其中隐含了许多珍贵的启示,对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学良的国家统一观是沿着息争统一到统一抗日再到抗日统一的转迹运行的,是曲折中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无论是制止战争、改弦易帜、入关助蒋,还是拥蒋“剿共”、捉蒋送蒋,都可说是他统一思想的具体实践。他的统一思想又是民族息争御侮复兴为目的,以遵行父愿,拥护蒋介石为实现手段的。尽管他的这种实践的效果与动机出现过某种程度的背离甚至严重背离,但他那促使祖国统一的至诚却可质之天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实事是的态度,将“教育救国”论就入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全面审视,认为“教育救国”思想与五四精神并行不悖,在社会实践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效果,并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要客观地公正地看待,而不是用今天的思维和标准去抬高或压低它。  相似文献   

18.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史学家章开沅先生在从教60余年的历史中,在教育本质、教育功能、学生培养、教师发展、高校管理、国际交流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在一切以做人教育为教育根本宗旨的目标下,章先生以爱为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属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社会人才。同时,在任职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期间,他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通过...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私人办学精神具体表现为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办学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衷共济的料神、克己奉公的料神。它是催发并推动中国近代私立大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中国近代私立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灵魂。至今上述精林仍有恒久的作用与意义,值得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