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55):22-23
美国梦和中国梦在历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二者反映了两国人民的文化、价值观和追求。其中,有相似之处,也有根本差别。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美国梦的合理成分,做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美国梦、中国梦,这两个表面上很相似的文化术语,孕育于美中两国截然不同的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它们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或者作为各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流文化的代表,也存在着一些相似点。笔者试图通过跨文化的视角,分析两者的不同点和共同点。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两者在诞生时期、发展趋势、概念内涵、文化背景、倡导的根本价值观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历史作用、实现途径等方面也存在着某些共同点。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之间存在着价值观上的内在一致性,应用"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使之坚定理想信念,将自己的青春与祖国的繁荣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当代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主力军,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人力资源,是实现"中国梦"这一时代重任的担当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时期的新任务,当代大学生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勇担重任,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语文写作教学立足课本联系时政,与时俱进,泉茂水丰。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路径的选择。"化形"与"超越",或者自上而下的"下得去"与自下而上的"上得来",应成为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其化形的表现为:从人民的梦化形为公民的梦,从国家梦化形为个体梦,从国家—国民的结构化形为国家—市民社会—公民的结构。其超越的过程是:个人超越狭隘的私人利益走向整体利益,国家超越各种特殊利益的羁绊与影响,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与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7.
俞念胜 《绥化学院学报》2014,(3):128-131,154
自习总书记“中国梦”的提出到目前学术界、理论界对中国梦内涵的多角度的阐析以来,高校对大学生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有条不紊的在进行,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在高校深化大学生“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路径首先要对“中国梦”宣传教育的背景及其现实意义有着明确的把握,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平等、主导原则,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重要依托,以校园文化建设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为重要补充,这样才能拓宽高校“中国梦”宣传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所有中国人的梦。就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而言,要实现中国梦的宏愿我国首先需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和谐。当代大学生是处于发展阶段中的国家希望,因此,实现"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息息相关,他们肩负的使命将改变中国,发展中国。本文以解读"中国梦"为依托,论述了"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使命之间的重要关系,以及在实现"中国梦"的努力中当代大学生应肩负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的提出从本质上来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民族梦想的延续与发展,同时也是凝聚国人个人梦想的重要体现,其实质就是将国家梦、民族梦、政党梦和人民梦统一起来。本文通过对"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关系进行研究,将"中国梦"的实现与当代大学生历史责任相结合,探索实现"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梦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开展大学生理想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要求,是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开展大学生理想教育必须寻找合理有效的应对路径,科学把握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出发点,对大学生进行理想确立的原则与方法的教育,引导其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时代大学生责任感教育要坚持责任感教育的基本原则,创新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方法,以课堂教育主导责任感教育,以实践培养强化责任感教育,以环境酝酿提升责任感教育,以机制创新规范责任感教育,强化大学生共圆"中国梦"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合伙人》是一部借鉴了新东方发展史的有关创业传奇的商业片,自从2013年5月17日上映以来便获得了极佳的票房,在这部以现实题材为原型的电影中,导演陈可辛试图通过小人物的奋斗史,从主人公孟晓俊"美国梦"的破灭到另一主人公成冬青"中国式"努力的成功,展示中国一代人的奋斗史。导演试图表现出这个时代中的个体生存之境,更加真实地让观众感受到我们时代的变迁,触动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内心的怀旧情怀并让他们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13.
信仰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中的一种意识规范,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存在缺失的现状,在开展信仰教育的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既有日益感性化、感官化的价值理念的挑战,也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客观现状的挑战,更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也是每一个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梦。高校应在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追求“中国梦”的实践中推进信仰教育,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结合起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于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转型期,经济转轨、多元文化、滞后信仰教育都对当代大学生信仰塑造造成冲击,致使其信仰呈现多样化、功利世俗化、盲目非理性、非科学化倾向。中国梦”作为时代信仰,与每一位大学生的命运密不可分。当代大学生作为“追梦”、“圆梦”的实践主体和中坚力量,同“中国梦”的实现息息相关。因此,本文提出以定位大学生自我坐标把握“中国梦”,以创新大学生信仰教育助推“中国梦”,以凝聚大学生信仰力量实现“中国梦”等途径实现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塑造。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是中国当下一个十分热门的研究课题,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发扬民族复兴精神、弘扬文化传承精神和宣扬个人奋斗精神。纵观美国华人文学,民族、文化和个人成功一直都是美国华人作家作品中反复强调和呈现的,本文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强调和分析美国华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民族复兴、文化传承和个人奋斗等主题。  相似文献   

16.
李高君 《考试周刊》2014,(73):150-151
大学生党员的"中国梦"理想教育应紧紧抓住大学生党员、中国梦理想教育这两个中心概念,遵循知、情、信、意、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在每个大学生党员和无数个中国人的叠加努力中,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直至美梦成真。  相似文献   

17.
黄启红 《广西教育》2013,(39):21-22
分析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提出中国梦教育搭建大学生成才梦与国家梦的桥梁,并探索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促进大学生成才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分析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的主要内涵及其开展意义,并提出开展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措施。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主要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3部分内容。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可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步入新的台阶,为实现"中国梦"输送高素质的圆梦中坚力量。高校可通过形成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推进体现"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校园景观文化,推动贴近"中国梦"主题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组织融入"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校内文娱活动等措施深化主题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期,改革开放带来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很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引起社会各界的共鸣和热议,以中国梦为契机,用中国梦精神加强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养,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以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科学内涵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分析大学生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内在契合性,提出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坚定"中国梦",在感悟中凝聚"中国梦",在实践中践行"中国梦"的对策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