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谭延闿与宋美龄都是20世纪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谭延闿本可以与风华绝代的宋美龄结为连理,走入婚姻的殿堂,但为了妻子临终的一句遗言,婚姻的红地毯终为他人铺设,却也与宋美龄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当时宋美龄已从美国留学归国,孙中山有意将宋美龄介绍给谭延闿,宋家也很满意,谭延闿进退两难,既怕辜负了孙中山的好意,得罪了宋家,又想到自己曾发誓不再续弦.如果娶了宋美龄为妻,怎么对得起自己死去的夫人?  相似文献   

2.
孙秀红 《青年记者》2006,(13):49-49
一个组织要运转就会涉及组织文化和流程问题,摊子大了层级多了就要考虑组织结构和管理控制……这些,是大大小小的媒体在发展中一直要面对的。文化、流程、管理等,是基础性的、结构性的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整体事业的发展。这种影响,往往是慢性的,但如果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演变成连锁反应、爆炸效应——良性的影响会让事业跃上一个台阶,而恶性的影响则往往会导致致命的后果。所以,在媒体的竞争发展中,文化、流程、管理等“软实力”的培育一刻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3.
郭琪 《历史档案》2023,(2):I0003-I0003
康熙二十二年(1683),南方匠人雷发达应皇家招募来到北京,参加紫禁城的修造工程,后被任命为内廷营造所长班。雷发达的长子雷金玉继承父业,担任了样式房掌案一职,此后七代均长期担任此职,雷氏一脉因此被称为“样式雷”。“样式雷”世家作为清朝最有名的匠作世家之一,从康熙朝至宣统朝都承担了大量皇家工程的建筑设计和家具陈设的设计制作,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图档,包括建筑图样、烫样及其他各类文献等,建筑图档更是入选了“世界记忆名录”。  相似文献   

4.
久居北京的人都晓得,京城有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东单牌楼、西单牌楼.据专家统计,历史上北京城内城外曾建过300多座牌楼.现今尚存的有150座.  相似文献   

5.
晋王府     
张珉 《山西档案》2004,(5):47-49
公元1367年10月,在陆续平定江南之后,凤阳小子朱元璋派遣大将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伐,开始了中国封建时代惟一一次由南而北的统一战争。九个月后,“知顺天命”的元顺帝“退避而去”,远逃塞外,明军攻克大都,元朝灭亡。元顺帝北逃后,元朝在黄河流域的残留势力只剩下山西的王保保和陕甘的李思齐、张思道三支彼此猜忌的力量,1368年8月,按照朱元璋的既定战略部署,明军分三路西进,攻入山西。  相似文献   

6.
北京的牌楼     
现在的北京人或是外地来京的人,对北京几处繁华的地区,如东四、西四、东单、西单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对这些地名的来历可能不太清楚.原来老北京人的叫法是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东单牌楼、西单牌楼.不用解释便可知这些地方是因牌楼而得名的.  相似文献   

7.
8.
天王府拾遗     
1853年3月末 ,太平天国以号称50万的步军和帆樯万艘 ,一举攻克了清王朝的东南重镇南京 ,并从此改南京为天京 ,并定都于此。天王洪秀全进城后 ,将原清廷的两江总督衙署进行改建 ,扩建成天王府 ,正式的称谓是“天朝宫殿”。天王府的前身之一是位于今南京长江路292号的煦园 ,明太祖朱元璋在此建汉王府。明永乐二年 (1404年 ) ,明成祖之次子朱高煦曾在此建王府 ,故名煦园。清顺治四年 (1647年 )在此设江南总督署 (后改为两江总督署 ) ,乾隆南巡 ,将此园列为行宫花园 ,太平天国时成为天王府的西花园。天王府东面以明故宫外濠为…  相似文献   

9.
不敢懈怠     
不敢懈怠□孙杰山人的生命需要精神的支撑。在我生命的旅程中,曾经支撑过我的东西,我铭记不忘,就好像已经融入我的血液,无法离弃———确实,每当我在前进的道路中有了些许进步时,对我寄予希望的报社组织和前辈们,总会语重心长地勉励我“要更好地为党的新闻事业努力...  相似文献   

10.
不敢回家     
我的“命”苦。出生几个月,母亲“月间病”死去。没了奶吃,我整天饿得嗷嗷叫。奶奶流着泪,抱着我在村里走,街坊邻居挨门儿进。奶奶、婶子一个劲儿叫(我家辈小),求人家让吃几口奶。今天从东头到西头,明天从西头到东头,轮着要,挨着吃。村里有奶水的人家,不知去了多少遍。我在全村善良的奶水里泡大,在全村温暖的怀抱里成人。 闯过幼小生命关,村里人大发感慨:“合街里养了个孩子!”“没  相似文献   

11.
那王府往事     
清朝定鼎中原后皇族宗室多居住于京城,其中重要成员被册封为王爵,其府邸被称为王府,星罗棋布的王府是北京建筑与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清代蒙古王公的府第在其游牧领地,京城只是其驻京的寓所。但乾隆朝以来,因清朝下嫁公主而令蒙古额驸在京居住并由后嗣承继,原来赏赐的公主府逐渐演变为蒙古王府。那王府即是北京现保存较好的蒙古王府之一,原主乃是清朝外藩蒙古喀尔喀赛音诺颜部扎萨克亲王那彦图,其修建过程与历代拥有者的经历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2.
雷达 《出版参考》2006,(10):40-41
  相似文献   

13.
《浙江档案》2009,(4):32-33
南阁牌楼群位于乐清市仙溪镇南阁村。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至嘉靖二十三年(1544)。原有7座,现存5座。即“世进士”、“恩光”、“方伯”、“尚书”、“会魁”。由礼部右尚书章纶及其子广东布政使章玄应、其侄江西湖口县令章玄梅、其曾孙广西参议章朝凤所立。牌楼沿南阁村主街道从北至南依次纵向排列,全长150米,层层递进。井然有序。气势不凡,激励族人刻苦学习、获取功名。  相似文献   

14.
牌楼,官称叫作牌坊,牌楼是老百姓的俗称.打成吉思汗在北京建立元大都那会儿,牌楼就像刚落生的孩子那样出现在北京城的地面上.那时候是用它来区别地区地域的范围和戒制.现如今在西城区还有个叫锦什坊街的地名,就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明代的北京皇城又新建扩大,咱聪明智慧的老祖先就更有计划地兴建牌楼了.清世祖顺冶皇帝建都以后,又大建牌楼.书上统计说,当时的牌楼拢共有五十七座.  相似文献   

15.
正上海徐家汇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而徐家汇的土山湾则是"海派文化"的源头之一,也是中国工艺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先导。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曾经说过:"中西文化之沟通,该处(土山湾)曾有极其珍贵之贡献。土山湾亦有习画之所,盖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也。"土山湾,在徐家汇地区的南端,据记载:"徐家汇南半里许之土山湾,上海县属之廿二八保六图地方,在肇  相似文献   

16.
不敢老去     
许鞍华导演的电影《桃姐》,是一部探讨老年人生命关怀问题的影片。生老病死,是人生无法回避的命题。当人慢慢走向衰老,对身体无法掌控、力不从心之时,陪伴会变成一种很需要的心情。古人云:死生亦大。生与死作为生命最重要的两端,现代社会"生"比"死"在心理、观念、法律等诸多层面得到更大关注,尊重自当别论。曾经的"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变成了如今二胎生否之论。"老"岂是"生"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养儿防老是中国旧传统,根源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缺乏社会保障,只有依靠家庭。现随社会条件改善,养老和医疗保险遍惠城乡,老人得到了社会一定的照顾,儿女对老人的负担亦有所减轻。有儿女照顾自是福事,可是伴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社会现实突发导致的多元化状况,同时存在着一对夫妻至少养4老、失独、寡居、空巢等各种情况,解决老有所养问题仅靠家庭养老,如缘木求鱼般  相似文献   

17.
雷达 《出版参考》2006,(29):40-41
最近,我到王府大街64号去过一趟. 这其实是老门牌,现在早不这么叫了.这里曾是中国作协和全国文联的旧址,人称"文联大楼",多年前也早改为商务印书馆的办公地点,我去干什么,记不清了.  相似文献   

18.
师恩不敢忘     
《中国现代散文选》是我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后责编的第一部套书.牛汀、向云休两位先生是我学做编辑工作的领路人.初入行便荣膺重任,他们手把手对我以言传身教.师恩不敢忘,今略叙如下. 《新文学史料》杂志创刊之初,我从人民文学出版社自办的文学进修班提前结业,被分配到五四文学组,担任助理编辑兼业务秘书,时间大约是在1978年10月.两年后,编辑室把《中国现代散文选》书稿交给我,让我来做这部三百余万字的大部头套书的责任编辑.从1980年下半年接受任务到1983年年末,七卷本《中国现代散文选》全部出齐.前后三年多的时间使我学到了很多,也为此后三十年的编辑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杨家龙 《湖北档案》2004,(12):42-42
在襄阳城南的绿影壁巷东端,有座大型彩色石雕照壁,因壁体用绿泥矾岩雕刻云龙、海水拼砌而成,所以称之为“绿影壁”。  相似文献   

20.
王征 《中国档案》2022,(9):84-85
<正>在素有燕京胜景之称的北京什刹海风景区后海北沿46号,坐落着一处古色古香的院落,这里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的故居。鲜为人知的是,这座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幽静院落,曾是清代王府的花园旧址。康熙年间的明珠府第自元代以来,包含前海、后海和西海三个水域的什刹海(元时称积水潭、海子)逐渐成为京城水系的核心,作为供水水道和漕运码头,亦作为游乐消夏之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