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江源头的教育长江、黄河、澜沧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用她的乳汁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在青藏高原的东北角,有一片美丽而又神奇的土地。这里高耸着威严挺拔、气势宏伟的巴颜喀拉山,连绵起伏的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独特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三江源头的奇迹。长江、黄河、澜沧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流出,被人们称作“三江源头”。这里矿藏也很丰富,有很多世界上比较珍贵的宝藏。然而这里许多地方地形险恶,都是大峡谷和“生命禁区”,大大限制了它的发展。我来到了三江源头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想去了解一下21世纪三江源头人们的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2.
三江源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因属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三大水系发源地而得名。其中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西南侧,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澜沧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北麓,三江源头相距很近。2000年5月,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写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碑名。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31.6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3.
8 月19 日,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写碑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见56 页图)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通天河畔正式揭碑,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成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总面积31.6 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多米。这里素有“中华水塔”之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和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源于此。然而,近些年来,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一天天恶化,湖泊萎缩,河流径流量减少,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化生物多样性锐减。为此,国家林业局和青海省政府在三江源建立了自然…  相似文献   

4.
三江源区位于青海省的西南部,它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黄河、长江以及澜沧江的重要补给地,是中国乃至整个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水源涵养区.如何面对现阶段三江源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恢复高速公路建设路城内的生态环境,成为我们必须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8月 1 9日 ,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碑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奠基在长江源通天河畔。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素有“中华水塔”之称 ,对我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保护好分布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  相似文献   

6.
古汉语中的"江""河"专指长江、黄河。后来它们的词义逐渐扩大,变成今天的泛指意思。黄河、长江哺育了中华文明,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因此,长江、黄河以及后来泛指的所有大江、大河成了古典诗词中经常歌咏的对象。下面从三个侧面探讨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生意蕴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甘南是长江、黄河水源的重要补给区,是我国第六大绿色宝库和第五大牧区。保护好甘南江河源林草,就是保护了长江、黄河中下游一带的粮之仓、牧之地、水之源;保护好这片林草,就是保护了长江、黄河中下游林草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保护好这片林草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自己。为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一江三河源自然保护区”的战略思路。“一江三河源自然保护区”建立起来以后,与甘南西部相邻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相呼应形成一块整体,进行联防保护、建起保护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有效防止黄河、长江流域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使甘南“江河源”和“生态源”碧草常绿,青山常在,绿水常流,充分发挥起气候“启动器”和“调节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8月 19日 ,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碑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揭碑仪式 ,在长江源通天河畔隆重举行 ,它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设立。这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一、位置、范围人口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 ,位于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 ,介于东经 89°2 4′~ 10 2°2 3′ ,北纬 31°39′~ 36°16′之间 ,海拔 345 0~ 6 6 2 1米 ,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覆盖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全境 ,海南、黄南两个藏族自治州的泽库、河南、兴海、同德 4个县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  相似文献   

9.
在李白的诗歌中,有许多作品与长江有关。这些诗作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写于李白人生中的不同阶段。探究这些作品,我们会发现,李白的长江情怀,一是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二是宽广浩瀚、奔腾不息的长江与李白的洒脱浪漫、飘逸豪放的精神特征叠合。李白的长江诗歌作品不仅使原本豪放不羁的长江增添了一笔浪漫的色彩,也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0.
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小时候,从老师的讲述中,我认识了长江与黄河,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从这里开始流淌: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四大发  相似文献   

11.
菲利普·罗斯是知名的美国当代作家,并连续多年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在他的代表作品中,《美国牧歌》响力最大,讲述了利沃夫一家人从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末的动荡人生。本文将从拉康的"他者"理论出发,分析在"小他者"和"大他者"的影响下母亲—多恩自我的建构和丢失。妻子多恩在丈夫塞莫尔的眼里,是一个用来装饰他成功人生的花瓶,本文着重分析这个花瓶的苏醒与毁灭,探索建构过程的矛盾冲突以及不可避免的自我丢失。  相似文献   

12.
皖籍作家周天籁晚年喜用散文讲故事,他所讲述的乱离人生里,通是庸常市民的人生百态、治世男女的啼笑因缘,一字一句都饱含深情地吐露出这位离乡老人的人生哲学和割舍不掉的乡土情结,不觉感慨人世沧桑,笑谈往事间,顿悟况味人生的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13.
《刀锋》讲述了主人公拉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目睹了好友的死亡,并给他造成巨大打击,因此对人生感到迷茫,回国后,他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和和存在的意义,最后在印度教中找到了生存的真谛。这部小说具有浓厚的哲学意蕴,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自我存在意义的追寻。本文将以法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为理论依据,从主人公的角度,对《刀锋》的生存主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徐刚 《当代电大》2006,(2):64-64
三江源区,在我荒凉的回想中,那是一处高亢而巨大的荒野。近处是荒草荒原,远处是雪山苍茫,这就是江河源区?是的,只有事实才能匡正人们的猜想。由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激流伸长溯源,那源区却是荒凉、宁静、神秘的。一律矮小的荒草,略带羞涩的高原湖泊,大山和玛尼石、煨桑台以及通天河的古渡口,都在沉思默想中。  相似文献   

15.
李白笔下的黄河、长江是两个巨大的艺术意象符号。黄河意象在整体上始终给人以雄浑、奔放、壮阔之美,充满了生命的动感;长江意象则主要体现为空远、清秀、幽静之美。这是长江、黄河所处的南北自然环境在诗人心理和情感上和谐折射的结果,更是南北文化对诗人才情和气质影响熏陶所致。  相似文献   

16.
同治十一年,李成谋由福建水师提督转任长江水师提督,成为长江水师第二任提督。光绪十八年,李成谋因病去世,任长江水师提督一职近20年。在所有长江水师提督中,他是任职最长的一位提督。他巡查长江水师,不辞劳苦,低调做人做事,还兼领南洋海军6年。他严格执行长江水师定章,采取诸多手段,逆转同治末年长江水师的颓势,使长江水师免于重蹈清朝绿营水师的覆辙。在他的整顿和督查下,长江水师较好地履行了捕盗、缉私、护卡和御侮的主要职责。  相似文献   

17.
边倩 《地理教育》2003,(4):72-72
青海省是全国四大牧区之一,由于荒漠化造成可利用草场面积缩小,如共和县,由于荒漠化,从1956年至1982年可利用草场面积缩小了21.270万亩。龙羊峡水库库区西北岸有长达50多千米的流沙进入水库,它不仅填淤库容,埋压地表设施,对电网、机械设备也造成严重损害。而三江源地区荒漠化更甚,这里草地退化严重,鼠虫害猖獗。据统计,退化、沙化面积已达100多万公顷。沙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50万公顷,而且土地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速度仍在不断加快,这些沙化的土地现在每年要向长江、黄河输送泥沙1亿多吨,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不仅影响源…  相似文献   

18.
教 学 目 标知识目标:(1)记住长江的发源地、干流长度、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划分的地点;(2)记住主要支流和湖泊: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3)记住葛洲坝水利枢纽与三峡水利工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初步能力(1)把长江长度、流域面积、入海水量与黄河等河流对比、分析,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2)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根据落差分析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思想目标:(1)通过对长江的学习,激发起学生对长江的热爱;(2)通过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长江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20周年。青海作为三江之源,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曾经,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恶化,湖泊大量消失,野生动物锐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江源生态保护工作:从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二期工程先后实施,到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无到有地建设起一整套保护体系,再到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公园试点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首批顺利设园……  相似文献   

20.
尚颖 《黑龙江教育》2000,(10):27-28
本文讲的是一个晴朗的夜晚,一个小朋友梦见自己坐上了飞船在宇宙中飞行。他看见了地球,地球上有高山、平原、岛屿和海洋;还看见了长江、黄河、万里长城,他知道那就是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