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年的怀疑     
流年 《高中生》2013,(25):45
20世纪初的某一天,托尔斯泰走进莫斯科的一家啤酒厂,请求厂长让他参观啤酒的酿造过程。那或许只是托尔斯泰的一次偶然的路过,又或者是他想了解社会中的各种行业。厂长同意了,并亲自为托尔斯泰做导游。不过托尔斯泰可能不知道,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大气不出、寸步不离地跟着他的那个少年,便是厂长的儿子,未来的作家伊利亚·爱伦堡。这次会面的经历,50年后仍然刻在爱伦堡的脑海中,他将它写进了回忆录里。当初的少年惊愕地发现,他心目中的巨人托尔斯泰竟然比他父亲矮。有人送上一杯热啤酒,托尔斯泰一  相似文献   

2.
多维解读     
<正>"我只害怕托尔斯泰"有一次为了拜访托尔斯泰,在出发前,对于该穿什么样的裤子,契诃夫考虑了整整一个小时都无法决定下来,他换了一条又一条,都不满意。穿上窄的,他在想托尔斯泰肯定要说:不像话,这个蹩脚作家;而换上宽的,他怀疑托尔斯泰又会说:快赶上黑海了,这个无赖……契诃夫为什么会对托尔斯泰的感受如此在乎呢?这或许可从他的谈话中找到答案。有一次契诃夫满含深情地对蒲宁说:"我只害怕托尔斯泰。您想想吧,是他  相似文献   

3.
爱心     
罗曼·罗兰当学生的时候,曾给大文豪托尔斯泰写过一封求教的信,等了3个月没见回信,就以为托尔斯泰没把他当回事.当他心灰意冷时,托尔斯泰的回信来了.  相似文献   

4.
①托尔斯泰(1828—1910)出生在一个古老的俄罗斯贵族家庭。一岁半的时候,托尔斯泰的母亲去世。他的早年教育,主要是来自父亲。父亲爱读书,尤其是传记和诗歌,儿时的托尔斯泰常要求父亲念诗给他听,然后他跟着朗读。②9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托尔斯泰及其兄妹由姑母监护,由莫斯科迁到了喀山。父母早逝、家道衰落使少年时期的托尔斯泰一度感到精神的孤独,他开始接触大量的哲学著作,思索命运。  相似文献   

5.
暑假,我们坐车来到俄罗斯的图拉。参观世界上最有名的大作家托尔斯泰的庄园。托尔斯泰的庄园非常大,绿绿的大树和青草一望无际。花儿五彩缤纷,好象在和蝴蝶媲美。一只青蛙突然从草丛中“呱呱”叫着就跳了出来。草丛里还有蛇,这回可把  相似文献   

6.
列夫·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的批判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议题。托尔斯泰批评莎士比亚的作品达不到艺术的标准,体现了他对艺术的人民性的捍卫。托尔斯泰认为,西方批评家根据莎士比亚的作品创造了美学理论,这体现了托尔斯泰与莎士比亚以及西方理论家在世界观和艺术观方面的差异。在托尔斯泰看来,莎士比亚的成功反映了戏剧的堕落,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这表明了托尔斯泰对西方戏剧观的不接受,表达了他对于戏剧的宗教性的要求。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的批判反映了他的基督教文艺观,宗教性和人民性是其文艺观的根本属性。  相似文献   

7.
1980年出版的《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中有一篇“佳作”,题目是《参观氮肥厂》,其中的主要段落是这样的:“接待我们参观的唐厂长笑呵呵地给大家介绍建厂的经过。他说:‘为了加快发展农业生产速度的步伐,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1976年秋,在县委的领导  相似文献   

8.
王梅菊 《文教资料》2014,(19):10-11
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是复杂矛盾的。宗教对于托尔斯泰十分重要,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他的宗教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才能真正了解他,才会有新的发现。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不同于基督教思想,但"托尔斯泰主义"受基督教思想影响很大,在其一系列观点中都可以找到宗教意识渗透的明显痕迹。1899年完成的《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它比较明显地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思想,其独特的宗教意识最显著。  相似文献   

9.
列夫·托尔斯泰的《忏悔录》是世界三大著名的《忏悔录》之一。《忏悔录》是研究托尔斯泰世界观、人生观十分重要的一部著作。《忏悔录》是托尔斯泰的心灵漂白、世界观巨变和精神升华的自白书,但也映射出托尔斯泰思想的矛盾性。《忏悔录》既坦诚了托尔斯泰的良知,也暴露了他的落后性。他比庸俗的作家们高出百倍,他比革命志士却矮了半截。觉醒了的知识分子在寻求社会解放中却陷入困顿,这是托尔斯泰的人生悲哀。《忏悔录》留给我们的一个启示便是只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分子才能起先峰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列夫·托尔斯泰关于教学实验的基本理念和思路,着重记述了他的读写教学方法实验的过程与结果,简略地概括了他的教学方法实验的特点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托尔斯泰为什么没能获得诺贝尔奖?●河北何清一位被世界公认的文学泰斗,他在世时,诺贝尔奖评选了十年,但他无缘获得。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之际,托尔斯泰已经以他的《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杰作享誉世界。一...  相似文献   

12.
托尔斯泰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文艺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由于受卢梭影响,托尔斯泰形成了与卢梭相同的自由教育理论,而他的这种自由教育思想在他早期写的《自传三部曲》中初见端倪。从尼古林卡性格的演变可以窥见托尔斯泰对俄国贵族教育的不满与批判,并了解托尔斯泰自由教育思想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1 托尔斯泰(1828-1910)出生在一个古老的俄罗斯贵族家庭。一岁半的时候,托尔斯泰的母亲去世。他的早年教育,主要是来自父亲。父亲爱读书,尤其是传记和诗歌,儿时的托尔斯泰常要求父亲念诗给他听,然后他跟着朗读。  相似文献   

14.
宗教之于托尔斯泰十分重要,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他的宗教思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托尔斯泰的 宗教思想是复杂矛盾的,只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他,并且会有新的发现。托翁的宗教 思想不同于基督教,托尔斯泰主义背离了基督教教义,而且有其积极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巡回画派的杰出画家列宾(1844—1930)是托尔斯泰的亲密朋友,他敬佩这位大文学家的创作,19世纪80年代末期,列宾曾为托尔斯泰的作品,如《伊凡·伊里奇之死》、《黑暗的势力》等画过插图。 1891年6月29日—7月16日,列宾在托尔斯泰的家中作客。这一时期,他画了《托尔斯泰在工作》、《托尔斯泰在花园里》、《托尔斯泰在树林里》等油画,除了这  相似文献   

16.
托尔斯泰的《忏悔》是他本人的一段心路历程,作者在其中述说了自己的思想困惑和对生命的体悟,因此理解托尔斯泰忏悔的缘由和意义对于解读托尔斯泰本人及其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闻酒名     
一木 《初中生》2011,(24):1
有一次,著名画家方成去山西汾酒厂参观。厂长听说方成光临,马上出门迎接。见到方成后,厂长说道:"久闻大名。"方成颇显机智,接着回礼道:"大闻酒名。"于是,众人都露出了  相似文献   

18.
托尔斯泰创作中的心灵辩证法问题,是车尔尼雪夫斯基首先提出的。他在评论托尔斯泰的早期作品时指出:“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次把托尔斯泰创作中的心理描写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指出托尔斯泰的心理分析,完整地展示了人的精神世界;它已不再是一种附属的、零星的表现手段。车尔尼雪夫斯基不满足于人们对托尔斯泰心理描写的交口赞誉。他深入一步,揭示  相似文献   

19.
在苏联三十周年纪念版(1928-1958)90卷托尔斯泰的著作中,有32卷是他的信件,13卷是他的日记和笔记。在他众多著作中占一半份量的这部份作品,对于大多数作家来说,只能是背景材料,然而,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没有个人与大众的界线,没有文学与生活的界线。文学对于托尔斯泰来说,或许是生活的手段而不是艺术消遣。在开始成名之际,托尔斯泰在圣彼得堡遇到的一个文学家安年科夫(Annenkov),曾写信给屠格涅夫(Turgenev),说他惊奇地发现这个傲慢而固执的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安年科夫加着重号的几个字用于托尔斯泰,在俄国作家中是最恰如其分的了。1853年托尔斯泰在  相似文献   

20.
托尔斯泰是一位戏剧大师 ,他的戏剧创作与其小说创作一样是在他自成一家的艺术理论指导下完成的 ,从这些戏剧作品中可以清晰地体会到托尔斯泰艺术理论的精髓。西方某些文艺理论批评家对托尔斯泰的指责带有很大的偏激性。正确地理解托尔斯泰的戏剧创作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他的整个创作的艺术价值 ,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