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日渐普及,深刻改变着人们的信息接受方式,使传统报业的生存空间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如何展开有效的报纸形态创新,使报纸能够顺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实现传统报业品牌价值的保值和增值,已成为当前报业发展的焦点问题。《广州日报》2012年改版推出“第一纸”和“身边纸”,呈现出报纸形态创新的一些新取向。《广州日报》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有效的形态创新可以为报纸巩固已有的读者市场,重塑报纸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拓展报纸品牌增值空间,实现品牌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新闻导刊》2008,(2):52-54
致辞: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广州日报》都是引领中国报业改革与发展的开路先锋,我们在竭诚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开创了中国报业无数个第一。今天,我们向社会各界公布《广州日报采编行为准则》,这又是中国报业的第一次。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我们认为公信力是《广州日报》最为宝贵的资产,是《广州日报》稳居全国报业市场第一住的法宝,更是《广州日报》能够赢得广大读者厚爱的根本。公信力来之不易,毁于一旦却易如反掌。只有《广州日报》每一个采编人员都为公信力负责,才能使我们的报纸影响力不断得以提升。提升《广州日报》的公信力,一方面,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和培训,使我们所有采编人员都能够自觉地恪守职业道德与工作准则;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来自外部的监督,希望读者、与《广州日报》发生联系的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够了解我们的工作准则,并据此对《广州日报》及其采编人员进行全面监督。  相似文献   

3.
杨伟 《新闻世界》2014,(1):59-60
《南方都市报》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系列报纸之一,正式创刊于1997年,是面向珠三角地区主流人群所创办的综合类日报,也是广东省内发行量最大的综合类日报。《南方都市报》已经成为中国报业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并且正朝着"办中国最好的报纸"的目标努力。而《南方都市报》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报纸品牌的塑造。《南方都市报》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报业品牌的打造,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本文通过分析《南方都市报》的品牌发展策略,为报纸媒体的品牌打造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新书推荐     
《中国传媒科技》2014,(9):17-17
<正>2012年、2013年报业经营收入大幅下滑,影响力逐渐变弱,危机重重。报业转型成为必须。不转型必死无疑,转错了方向同样必死无疑。怎样转型?朝哪个方向转型?报业有没有活路?活路在哪里?报纸会不会死亡?报纸的未来在哪里?这是报人们面临的困惑和急需突破的困境。陈国权的《报业转型新战略》一书,立足于报业转型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提出了平台再造、增量改革、报纸分化、范式转换、重心下移、专业精耕等6  相似文献   

5.
任琦 《传媒》2013,(1):38-40
改版,对于身处转型社会的我国报业来说,已是一种常态.但是,回首2012年,从2月6日《北京晨报》改版开始,《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广州日报》《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华西都市报》《深圳晚报》《生活新报》《都市时报》《山东商报》等一连串的报纸都出现在改版名单上. 这些报纸何以在2012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改版?集体改版潮的背后说明了什么?报业改版的方向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邓俭 《新闻窗》2011,(4):118-119
《广州日报》与《成都商报》,是目前平面媒体中年广告额突破10亿元的两家报纸,它们的一个共同点,是对报纸的设计、包装格外重视。广州日报的"导读索引"版,开全国报业之先河,突破了机关报的"常规",被多家报纸仿效,《成都商报》作为一张市场化相对成熟的报纸,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化作用下,报纸传播的不只是新闻消息,其刊登广告也逐渐成为报纸信息传播的重要内容。在报纸品牌化发展的今天,报纸广告对报纸品牌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适的广告可以促进报纸品牌发展,反之也可阻碍报纸品牌发展。《广州日报》作为珠三角第一大报,非常重视报纸广告对自身品牌发展的重要影响力.也因此连续多年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媒体品牌。  相似文献   

8.
郭秦 《新闻知识》2005,(9):25-27
广州是全国报纸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广州地区的报业发展步伐也是全国最快的。《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稳步发展并且引领着全中国报纸改革的潮流,而《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等新崛起的报纸,也各具特色,发展迅猛。繁荣的报业市场的背后是各家报纸的竞争,近10年来,经历了争新闻,争发行,争扩版,争读,争广告。  相似文献   

9.
唐英  李江 《青年记者》2016,(3):80-81
《华西都市报》的全媒体转型实践 在媒体格局深刻变迁的背景下,传统报业遭遇断崖式下滑.为应对这一新常态,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尤其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都市报,纷纷开始寻求以全媒体为指向的转型之路.如《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全媒体集群的构建以及《燕赵都市报》“报纸+网站+手机客户端”三媒一体的运营模式,都是都市报向全媒体转型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10.
报纸品牌符号的设计、包装对品牌资产管理及凸显品牌个性,具有重要作用。品牌建设,是当下报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作为品牌建设的重要一环,品牌标识的构建——报头(LOGO)、版面的设计、包装,在快速阅读的图像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广州日报》的品牌标识构建,与其品牌定位、品牌核心识别建立、品牌修改塑造等环节一样,具有  相似文献   

11.
朱永均  姚元和 《新闻导刊》2005,(2):45-46,49
在报纸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作为一份刚刚创刊的商业化报纸,如何适应激烈的报业竞争?我们的理解是.报纸既然是特殊的商品,报社是具有公益性的特殊企业,不仅要重视生产,而且要重视品牌营销,尤其在报纸创刊初期.报纸质量没有绝对优势和影响力不大的情况下,品牌营销对于竞争的作用尤其明显。因此,我们在注重办报质量的同时,也把报业竞争由办报本身延伸到办报之外,通过策划各种营销活动,使《武陵都市报》在短短5个月内发行量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在头版头条刊登由该报记者曾革楠撰写的《肩负社会责任引领主流舆论——〈楚天都市报〉探索主流化转型纪实》长篇通讯,并配发评论,向全国新闻界推介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的成功经验。 该报配发的评论称,"《楚天都市报》一系列主流化转型的实践,让党和政府关注,让同行瞩目,让读者叫好,为都市类报纸主流化转型提供了范本。"并指出"《楚天都市报》的转型并非回归传统‘主流报纸',也不是单纯地吸引受众眼球,而是转向打造报纸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这一办报理念,对于提升报业竞争力,加快中国报业产业化进程,乃至整个媒介市场的完善和提升,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1998年以后,广州报业市场进一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等6家综合性报纸激烈竞争,读者和广告商的选择余地进一步扩大。激烈的广东报业竞  相似文献   

14.
新千年第一天,广州和深圳报纸订户的报箱,都装不下当天的报纸,投递员要送报到户。《广州日报》出版了200版纪念特刊,《南方都市报》100版,《深圳商报》和《深圳晚报》联袂出版100版,《证券时报》76版,《广州日报》号称所发行的200版特刊多达4亿张,在中国报业史上创下了一天报纸出版版数最多、一天刊出彩版最多、一天印刷使用新闻纸张最多、一天报纸刊登文字字数最多、一天报刊登图片最多等10项纪录。(据《检察日报》)广东新年报纸创纪录  相似文献   

15.
若跟世界上第一家报业集团相比,中国报业集团的出现可谓姗姗来迟,前者是1889年在美国诞生的斯克里普斯-麦克雷报业联盟,而后者则是1996年1月在广州出现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由于发展历史、背景、程度,尤其是所处国家体制的巨大差别,我们无法将美国和中国的报纸等传媒集团进行一对一的剖  相似文献   

16.
在五颜六色、品种繁多的报摊上,读者很难察觉到,一项影响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改革正在悄然到来。当我们得悉两张拥有广泛影响和鲜明特色的中央级报纸——《光明日报》和《经济日报》,于6月8日同时挂出报业集团的牌子,成为首批中央级的报业集团的文字,惊讶于“报纸也能像企业那样集团化”时,这场改革已吹响了号角。其实,一向走在改革前列的广东,早在1996年已完成成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不喜张场、埋头苦干的《广  相似文献   

17.
很多传统媒体开办了官方微信。文章以《广州日报》《北京日报》《钱江晚报》为例,分析了报纸官方微信的不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报纸官方微信的编辑环境进行分析,提出应从加强监测、精选精编、凸显特色三个方面提升报纸官方微信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在五颜六色、品种繁多的报摊上,读者很难察觉到,一项影响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改革正在悄然到来。当我们得悉两张拥有广泛影响和鲜明特色的中央级报纸──光明日报和经济日报,于6月8曰同时挂出报业集团的牌子.成为首批中央级的报业集团的文字,惊讶于“报纸也能像企业那样集团化”时,这场改革已吹响了号角。其实,一向走在改革前列的广东,早在1996年已完成成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不喜张扬埋头苦干的《广州日报顺业集团今年已迎来它的第2个生日。一切都是静悄悄。在今年年初,广东的《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又相继以报业集团面孔出…  相似文献   

19.
郑世杰 《新闻传播》2006,(12):21-22
可以这样说,要闻版办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报纸的兴衰,改进要闻版高高在上、面目呆板的老面孔无疑是大势所趋。在这方面,《广州日报》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该报作为在广州市最有影响力的6张报纸之一,有100多万份的发行量,广告收入全国报业稳居第一。为此,笔者对这份报纸跟踪调查,在收集研究了以2005年10月份为主的要闻版之后,认为该报要闻版有以下几点突破创新。  相似文献   

20.
王嘉 《新闻记者》2002,(3):19-20
我 国的主流报纸长期恪守着对开4版的格局 ,直到1987年《广州日报》率先扩为8版 ,一石激起千层浪 ,着实给了新闻界人士不小的震惊。十多个春秋已过 ,《广州日报》现在每日以40版~48版应市 ;南京报业市场的《周末》在报头位置赫然打出了“江苏固定版数最多的综合类城市周报 ,1元52版”的醒目字眼 ;京城报界的《北京青年报》则以72版创下新高 ;1999年12月10日 ,河南报业有史以来出版的第一份超过百版的报纸《城市早报》推出了104版的“世纪珍藏版回望20世纪” ,在郑州及河南全省的报业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