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在汉字中它仅有寥寥几笔,看着简单,写着容易。作为一种应用的东西,它又算是家具,但它又有着比其它家具所不具备的功能。对于一个家来说,可以没有衣橱或者沙发,但却不能没有门。有了门,家才真正的算是家。   小时候,记得乡间的门通常都是敞开着的。只有夜晚临睡觉时才会把门关上。到早上天一亮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门打开。可是如今再到乡间看看,却见几乎家家都把门关得紧紧的、严严的,并且十户有八户人家的大门里面会有一只凶悍狂吠的狗用于看门。这是在白天;到了夜晚不但把门关得紧紧的,并且外面锁上锁,里面闩上闩,…  相似文献   

2.
白菜,乡间的一种常见作物,是餐桌上一道易见的菜肴,是农人辛勤耕耘的一份希望。在饥饿的岁月,白菜是粮食的代名词,它滋养过无数辘辘饥肠;在生活富足的年代,白菜也给我们不断提供生命的营养。听,“白菜在歌唱”,道出质朴而又欢悦的乡情;看,作家童年时与母亲一道去“卖白菜”,一个虽然瘦弱但却高大的母亲形象屹立在人文的天地之间,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3.
散文集《朝花夕拾》在鲁迅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现代散文创作中的艺术珍品。书中的许多人物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正直、热情、爱国而又倔强的革命知识分子——范爱农;三味书屋的方正、善良、质朴、博学而又迂腐可笑的老塾师;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教学严谨、高度负责、对中国人尊重友好、关怀备至的藤野先生等。但对于笔者,最欣赏的还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鲜明形象一阿长。  相似文献   

4.
演戏讲究扮相,扮相好,能吸引观众看戏;教书要讲究教态,教态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的私塾先生,虽然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是“渊博的宿儒”,受人“恭敬”。但他上课时,对学生喊:“读书!”自己也念书。每念到自己喜爱的句子时,便仰起头,摇晃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学生见先生独自陶醉在文章中,他们也不再读书了。于是便有“用纸糊的盔甲套的指甲上做戏的”,有“画画儿”的。现在看来,这位先生的教态实在很独特,他不顾学生的反应,也不管教学的效果,现在再没有一位教师会这样上课了,但却  相似文献   

5.
女人与年龄     
看到报上有篇文章,谈到可以将女人的年龄用国家来比喻:15至20岁的女人像非洲,一半还是旷野,纯纯的;20至30岁的女人像美国,拥有成熟女人的味道;30至35岁的女人像印度和日本,很成熟很博学,非常迷人;35岁至40岁的女人像法国,被战争摧毁了一半,但一直很性感;40至50岁的女人像德国,失去战争,却没失去希望;50至60岁的女人像俄罗斯,土地很广阔也很静谧,但没有人想去那儿;60至70岁的女人像英国,有着光辉的过去,却没有未来;70岁以后的女人像西伯利亚,大家都知道在哪儿,却没有人要去!看后觉得很有意思,马上讲给坐在一旁的先生听,并开玩笑说:“老公,我现在已濒临德国和俄罗斯之间,土地很广阔也很静谧,但没有人想去那儿!有那么惨吗?”先生和我又一阵大笑。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王书怀作为诗人也许不是领潮头的人物,但他走在一条时而嘈杂却还算幽静的乡间小路上,展开了一幅幅质朴而优美的诗歌风景画,他为一个文学存在诸多遗憾的时代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纪念.  相似文献   

7.
懦弱     
他很懦弱。他喜欢上她了,但却没有勇气向她表白。她在他心中总是纯洁高贵、出尘脱俗。他怕伤害她,应该说是他怕伤害他自己,他怕她拒绝。他终日里只想着她。她每天快乐依然,如同天使一般。他遇到她便心跳,脸红口吃,不知所措。她很奇怪。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为什么他会变得这么奇怪。只是觉得一见他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或是由于他的表情,亦或是由于她少女的好奇和那种应有的本能反应。每次遇到他,她总要强作笑脸,装出一副和普通同学交往时的姿态。这每每使他很为难,很无奈,他竟吐不出半个字。她开始怀疑,但她并没有使他…  相似文献   

8.
丑石《丑石》并无华丽的词藻、奇巧的结构,但细细品味,却可以通过质朴的文字悟出一番美的哲理。如果说丑石是“以丑为美”的,那么《丑石》也表现出一种于平淡中见深意的隽永的风格、稚拙的美。试按下面要求完成自学:一、有些动词很平常,但是经过作者  相似文献   

9.
栩然 《父母必读》2010,(12):136-138
印象素描: 他不善言辞,在生意场上打拼了那么多年,还是一副质朴的农民本色,说的每一句活都非常诚恳;他学历不高,但却把女儿养育得很是优秀,人见人爱.他年轻才俊又异常富有,却和妻子相濡以沫,从没有半点分心。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开车在乡间迷了路,他边开车边查看地图,结果一下子把车驶离了狭窄的乡间小路。他本人虽然没有受伤,但小轿车却深深地陷在沟中的淤泥里了。幸好不远处就有农舍,这个人赶去求援。走进农舍的小院后,他才发现这户人家很贫寒,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农具,棚子里唯一的牲口是头衰老的  相似文献   

11.
演戏讲究扮相,扮得好,能吸引观众看戏,教书讲究教态,教态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记得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的私塾先生,他虽然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但他在上课时,对学生喊“读书”。自己也念书。每念到自己喜爱的句子时,便昂起头摇晃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学生见先生独自陶醉在文章中,也不再读书了。于是便有“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的”,有“画画儿”的。现在看来,这位先生的教态实在有点儿问题,他不顾学生的反应,也不管教学的效果。现在已经没有老师这样上课了,但却有其他比较死板的讲…  相似文献   

12.
曹中原 《师道》2007,(7):26-27
有人说,教师的最大欣慰莫过于“桃李满天下”,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却告诫教师要“爱满天下”。教育,说到底,它本身就是一项“爱的事业”,它是需要用“爱”来经营的。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所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13.
简单到有些质朴的故事.带给人的震撼却是厚重的。我们见多了描写父母与孩子之间感情的文学作品.但讲述祖孙隔代情的却很少见。《苹果树上的外婆》就是一部描写关于亲情的想象带给孩子动力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4.
熊建成是一个很中国化的作家,他的小说集《激荡的大宁河》是一部精品。作品 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虽有缺陷却不乏温暖的世界,对人的同情、理解与关爱,构成了熊建成小 说最普遍的底蕴;小说结构看似随意,实是运匠心于无形;小说语言简洁、质朴、机智。  相似文献   

15.
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英格堡乡。它虽然没有繁华的街市,没有耸立的高楼,更没有城市的热闹,但我却很爱它,因为这片土地上有我心地善良、勤劳质朴的亲人。  相似文献   

16.
初读史铁生是在大学时候,是从《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开始的,读罢让我久久难以平复心中的那份激动。那段知青生活让史铁生失去了最宝贵的健康,也暗淡了最绚烂的青春,但中却没有一丝灰暗。对陕北那片贫瘠的土地,他爱得那么深厚、那么质朴,质朴得就像那遥远的清平湾。它是小说,我却从中读出了散的荡气回肠。章中那份对土地和生命默默的关怀,强烈而持久地震撼着一颗年轻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教育教人以知识,是因为再没有别的东西可教。但知识并不能代替思维,如同思维不能代替知识一样。知识与思维有密切的联系,但绝不是同一个东西。有些学生非常善于思考,很有创造力,但在校的考试成绩可能很一般;有些学生的考试成绩非常好,但不善于独立思考,没有创造力,所谓“高分低能”就是指这类学生。因此,学生读书、学习,有着双重的目的:一是掌握知识,一是发展思维技能。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往往注意前者而忽略后者。  相似文献   

18.
当我遇见你     
我遇见你,在你的迟暮之年。没有典雅高贵的名字,没有可以用来昭告世人的传奇,你的一生就如同门前那条流经百年、亘古不息、毫无波澜的河,低吟浅唱着那一首首乡间小曲。你,是我的奶奶,却也是这辈子我最没来得及好好去爱的人。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信仰     
青少年的心思是细腻的,也是敏感的。王静同学的这篇文章初读起来似乎很平淡,但细细品来却意味很深。通过描述三个看似偶然发生、无足轻重的事件(自习课的对视、课堂的提问、公式的讲解),作者刻画出自己心态上的三种变化(惶恐、崇敬、失望)。质朴的语言,平静的叙事手法,使得作者的情感流露看起来就如同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但在平静的水面下,读者却可以感受到不断涌动的暗流。  相似文献   

20.
“感人者,莫过于情”,情动才能心动,心动才能思发,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是信念的催化剂。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