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前的时光     
有一位教师,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关于地狱的恐怖,然后他问学生:“有谁想要下地狱?” 没有人举手,教师感到很欣慰。他又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极乐世界的美好,然后问学生:“有想去极乐世界的举手!”  相似文献   

2.
眼前的时光     
有一位信佛很虔诚的教师,时常在课堂上灌输小学生对佛教的认识。一天,他花了半个小时告诉学生,关于地狱的恐怖,然后他问学生:“有谁想要下地狱的举手。”果然没有人举手,教师感到很欣慰。然后他又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极乐世界的美好,他问学生:有谁想去极乐世界的举手!”大部分的  相似文献   

3.
眼前的时光     
有一位信佛很虔诚的教师,时常在课堂上灌输小学生对佛教的认识。一天,他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关于地狱的恐怖,然后他问学生:“有谁想要下地狱的,举手。”果然没有人举手,教师感到很欣慰。然后他又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极乐世界的美好,他问学生:“有谁想去极乐世界的举手!”大部分的小孩子都举手了,只有角落里一个孩子没有举手,面色凝重。老师把他叫起来,问说:“为什么你既不想去地狱,也不想去极乐世界呢?”那个孩子说“:我妈妈说,放学的时候哪里也不准去,要直接回家!”这是一个笑话,也不全然是笑话而已,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在强调来生的重要,也告…  相似文献   

4.
眼前的时光     
有一位信佛很虔诚的教师,时常在课堂上灌输小学生对佛教的认识。一天,他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关于地狱的恐怖,然后他问学生:"有  相似文献   

5.
眼前的时光     
一位笃信佛教的老师花了很长时间讲地狱的恐怖,然后问学生: “有谁想要下地狱?请举手。” 没有人举手。  相似文献   

6.
笔者有幸听了一位教师的两节教改课.第一节课他推出"自学辅导法".一上课,他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学习xx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从x页自学到x页,有问题的可举手提问."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有位教师讲的是"爱情"这一主题。授课过程中,她先让学生表演了以"早恋"为话题的心理剧,然后在活动结束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高中生可以谈恋爱吗?"也许是因为这个话题比较敏感,没有学生愿意举手回答。教师显得有些着急,一再鼓动学生举手。终于,一个男生慢慢举起了手,教师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走向他,急切地期待这个男生的回答。  相似文献   

8.
笔者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教师提问很多,学生也很配合,纷纷举手,课堂上热闹非凡。但是,笔者发现:有位学生多次举手,但一直没被教师叫到,于是他不再举手,而且还和同伴玩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课间操     
《新作文》2006,(9)
名词、量词老师:“有不少名词,同时又是量词。有哪位同学能举个例子?”小明:“比如‘屁股’这个词,它是名词。可是我爸爸老约翰赌输了,欠了一‘屁股’的债,在这里它就成了量词。”哪都不准去有一个老师,他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有一次他跟小朋友说天堂怎么好,问小朋友说想不想去天堂玩,结果只有一位小朋友没有举手,接着又跟小朋友说地狱怎么可怕,又问要去地狱的举手,还是那一位小朋友没举手,于是老师觉得很奇怪……怎么天堂不去,地狱也不去,就问这位小朋友说:为何天堂不去,地狱也不去呢?小朋友说:妈妈说放学后,要马上回家,哪都不准去………  相似文献   

10.
在优质课评选活动中,一位教师讲的是"爱情"这一主题.授课过程中,她先让学生表演了以"早恋"为话题的心理剧,然后在活动结束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高中生可以谈恋爱吗?也许是因为这个话题比较敏感,几乎没有学生愿意举手回答这个问题.教师显得有些着急,一再鼓励学生举手.终于,一个男生慢慢举起了手,教师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走向他,急切地期待这个男生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谈谈暗示     
在化学课上、教师让学生看一个装有一些液体的瓶子,并告诉学生瓶子里的液体有非常刺鼻的气味。然后,他把瓶盖打开,告诉学生一旦闻到气味就马上举手,很快,班里所有的学生都把手举了起来。但实际上瓶中的液体只是无色无味的水罢了。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向一组儿童展示一幅关于一个士兵的图画,在学生看完这幅画后把画拿走,接着向他们问这样一个问题:画中的士兵是左手握剑还是右手握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一位教师发现上课时举手的学生很少,于是想法设法鼓励学生在上课时要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但效果并不明显。一次,在学生的一篇周记中,他偶然发现了学生举手少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名学生在周记中写到:"老师一直鼓励我们上课要举手发言,我是很想举手回答问题的。但一看我们的语文科代表很多时候都不举手,我有什么资格举手呢?"原来,很多学生在举手之前都把目光先瞄向语文科代表,他们认为,在语文课上,语文科  相似文献   

13.
"权威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了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然后,这位"化学家"拿出一个装了蒸馏水的瓶子,说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这是因为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权威效应".所谓"权威效应",就是指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水平、受人敬重,则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相似文献   

14.
“举手效应”。有这么一件事:学生甲学习成绩较差,学生乙学习成绩较好,他俩聘请的是同一位家庭教师。这位家庭教师知道学生甲成绩差,就在每次辅导结束时叮嘱他:“在课堂上要积极一点,要多举手。”学生甲遵从了教师的叮嘱。过去,学生甲学习成绩较差,所以他根本不敢举手,任课教师也就很少提问他。后来,教师发现他举手的次数多了,也就格外关注起他来,并渐渐喜欢上了他。学生乙则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好,过去常常举手回答问题,当他看到学生甲也经常举手时,心里既不屑又有些嫉妒,于是倒不举手了。一段时间后,学生甲的学习成绩迅速提高,学生乙的学习成…  相似文献   

15.
这分明是一堂很成功的试验课,为何墙角边的那位学生面有愠色?询问之,答曰:"老师尽爱点她喜欢的几个人发言."对这位学生的牢骚,我很表同情.因为我发现他的确是举手最多而终未如愿,有时甚至憋得从座位上站起来,结果还是怫然坐下."多情反被无情恼",以至举座皆欢,他竟一人向隅.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有自我求成的需  相似文献   

16.
“举手效应”。有这么一件事:学生甲学习成绩校差,学生乙学习成绩较好,他俩聘请的是同一位家庭教师。这位家庭教师知道学生甲成绩差,就在每次辅导结束时叮嘱他:“在课堂上要积极一点,要多举手。”学生甲遵从了教师的叮嘱。过去,学生甲学习成绩较差,所以他根本不敢举手,任课教师也就很少提问他。后来,教师发现他举手的次数  相似文献   

17.
敖周萍 《生活教育》2014,(16):99-100
正本学期开学的时候,从撤并的几所中学分配来两位教师。这两位教师在原来的学校曾担任计算机及美术教学。刚好学校有两位语文教师休产假,就安排新来的两位教师分别担任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一个星期后,我问这两位教师是否适应当前的教学工作。他们告诉我没问题,学生很喜欢上他们的课。我暗自高兴,萌生了亲身领略他们成功课堂的想法。于是,我走进了他们的课堂。没错,课上得很热闹,孩子们举手的举手,发言的发言,情绪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教学中 ,最令人懊恼的是学生不举手 ,教师的提问没有人愿意回答 ,课堂内死气沉沉 ,很压抑。举手是参与学习的表现 ,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 ,也是学生学习态度的反映 ,如果课堂内学生个个都愿意举手 ,都争着阐述自己的观点 ,气氛活跃 ,那么这堂课教师也会受到感染 ,从而更好地投入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学生的举手情况是反映课堂教学的晴雨表。学生不愿举手 ,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有来自学生方面的 ,有来自校风方面的 ,但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教师。同一个学校中 ,有的教师教的学生非常活跃 ,有的班级却很沉闷。教师的个性、…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堂上,教师的指令少了,学生自主多了;教师的讲授少了,学生参与多了……但我们经常发现学生花了很长的时间也没有探究出结果,教师还在追问:“你是怎样想的?”“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有时,只有一两位学生举手甚至是一位学生都不举手,把教师急得头上直冒汗;  相似文献   

20.
吴非 《中学教育》2005,(4):10-11
有教师称赞一学生为出类拔萃之辈,有例为证:某次考数学之前,该生亲戚找到学校,告诉她,她的父亲在半小时前因脑溢血突然去世了。该生痛哭起来。这时候教师来了,先埋怨该生亲戚不该在考试之前把这种消息告诉孩子,“因为这样她会考不好。”然后鼓励学生“放下思想包袱”。结果这位学生便没有即刻去医院向父亲告别,而是参加了考试。“结果她取得了85分。如果不告诉她,肯定100分!”教师惋惜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