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蚕》、《丰收》和《多收了三五斗》抓住当时广大农村“丰收成灾”的事实,成功地刻划了老通宝、云普叔和旧毡帽朋友们在艰难的生活道路上,从守旧、落后到开始觉醒的典型的农民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时代风云。但它们选取的描写角度不尽相同,《春蚕》和《丰收》是以“纵剖面”的形式展开,《多收了三五斗》是以“横断面”的形式来展现生活。这三篇作品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濒于破产的农村经济和贫困悲惨的农民生活,同情和歌颂了农民的反抗斗争,都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取得了各自应有的成就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一般小说都有一个或两三个具体的人物形象。可是《多收了三五斗》这篇小说没有具体的人物形象,而塑造的是一组群象:“旧毡帽朋友”。其姓名、住址、身世都未介绍,细微的个性差别也都被隐去了,这样安排更显出作者的匠心独运,更能反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农民身受三座大山压迫的痛苦,表现农民自发的觉醒和反抗意识,从而更能反映农民痛苦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小说教学披文入情,探幽显微,让形象显现于词句之中。关于《多收了三五斗》的词句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挑选能体现人物外貌的词句 这篇小说没有贯穿全文的个性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而是刻划了不同类型的典型群像。写农民,他们戴的是“旧毡帽”,穿的是“破布袄”,面孔是“酱赤”的,这些都是江浙一带农民共同的外貌特征。“旧”、“破”写出了农民的极端贫  相似文献   

4.
以往执教《多收了三五斗》,都是从文章学的角度去分析,虽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但时间长了总有一种乏味的感觉。这次重教这篇小说,我改变过去的做法,紧紧扣住农民在“多收了三五斗”后的心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窥探小说行文思路,归纳描述方式,同样收到了预期效果,而且学得兴趣盎然。我是这样设计的:经过预习——1、课文中,什么地方描写农民获得丰收,赶来镇上粜米?(明白:“横七竖八”说明船多;“船身压得很  相似文献   

5.
许多中学语文课本都选入了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这种故事也正在各处市镇上表演着,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看似平静的结局,看似平淡的描述,却给小说抹上了一层浓浓的哀伤。小说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在主题上折射出当时处在内忧外患中的中国农民的真实处境,还在于小说通过人物活动场景的变换。  相似文献   

6.
写于一九三三年的《多收了三五斗》,是叶圣陶反映三十年代初期江南农村谷贱伤农、丰收成灾的悲惨现实的名篇。作品以米行粜米、市场购物和船上喝酒等三个各具特点的场面,生动地展开了“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满怀希望而来,却在米行柜前“进裂了希望的肥皂泡”,直至在酒后直吐自发的不满与反抗情绪的情节。在构成作品的这三  相似文献   

7.
教学《多收了三五斗》,除了一般的常规环节外,重点应放在如何“咬文嚼字”上去引导学生探求这一名篇的精要。我以为可从如下三方面入手: 一、从精辟用词,看如何反映时代背景。《多收了三五斗》,题目就醒目地告诉我们,农民今年是丰收了,但“丰收”后的命运将是什么呢? “白白的米送进万盛的(?)间”,却只“换了并非白白的现洋钱的钞票”。两个都是“白白的”,前一个是实物,确确实实进了资本家的米行,后一个却是空的,是丰收之后的农民没能得到的。前后  相似文献   

8.
语文十册9课《粜米》节选自叶圣陶著名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中的第一个场面。课文通过米行柜台前旧毡帽朋友丰收卖米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投机米商冷酷奸诈、唯利是图的丑恶形象,巧妙而深刻地反映出旧中国贫苦农民丰收  相似文献   

9.
不应忽视有关银元的教学雷从海中学语文教师都知道,银元,作为旧中国重要的流通货币,在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多处出现,而且出现时不只一种名称。如在《一面》中叫“银元”,在《茶馆》《老哥哥》中叫“现大洋”,在《包身工》中叫“大洋”、“洋”,在《多收了三五斗》中...  相似文献   

10.
《辞源》、《汉语大词典》等辞书把《多收了三五斗》等文中的“油水”解释为“指不正当的物质收益或额外的好处”,不够准确,最好改释为“隐指钱财,泛指可以得到的好处。”  相似文献   

11.
《辞源》、《汉语大词典》等辞书把《多收了三五斗》等文中的“油水”解释为“指不正当的物质收益或额外的好处”,不够准确,最好改释为“隐指钱财,泛指可以得到的好处。”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故乡》和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这两篇小说是载入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根据现代小说的基本特征,教学时应该把握住作品的人物、结构和情节以及时代背景等几个方面,以便发掘其思想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3.
《多收了三五斗》是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叶圣陶(1894-1988)是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他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  相似文献   

14.
《粜米》教学札记武威师范附属小学薛延敏《粜米》一课选自叶圣陶老先生的著名短篇《多收了三五斗》。文章用洗炼的语言,通过对农民丰收之后粜米热烈场面的描写,以及农民由满怀希望到极度失望到愤怒到不得不忍痛卖米的心理历程的展示,反映了“谷贱伤农”这一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5.
《多收了三五斗》是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叶圣陶(1894~1988)是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他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  相似文献   

16.
一、于特殊中寻普遍,于普遍中找特殊。力求于司空见惯的生活素材中找新意。辩证法告诉我们,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普遍性中包含着特殊性。我们应从熟视无睹的、很普遍的生活素材中探索它的特殊性,从特殊性中去追寻普遍性。《多收了三五斗》采用群像勾勒手法,把“旧毡帽朋友”作为群体主人公来刻画,所揭示出的旧中国贫苦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这是用个别的、特殊的事件,来“点化”出较为普遍的问题。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有特  相似文献   

17.
《粜米》(通用教材五年制十册第9课,六年制第十二册第9课)是从叶圣陶先生写的《多收了三五斗》一文中节选的,讲的是旧中国的农民丰收后去卖米,可是米价跌了,农民吃了亏的事。我在教学中运用“一点突破法”以“粜”为突破点,以点带面学习课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领会“点”先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说说  相似文献   

18.
一、课文特点简析 本文是叶圣陶先生写的《多收了三五斗》一文中节选来的,主要特点有:其一,描述的事情年月久远,与学生所处的时代差距大,难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其二,文中的事物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如“地主”、“旧毡帽”等,学生知识贫乏难以理解;其三,文章立意深邃,以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事件反映出旧中国广大农民的悲惨命运,坡度陡。鉴于这些,机智的教学应是从学生易读易懂的内容入手,先浅后深,逐层深入。  相似文献   

19.
《粜米》的语言,与作品中所描写的农民一样淳朴憨厚。但是,其语言的工力却是凡人不及的。且看课文中的一句话:“今年天照应,雨水调匀,小虫子也不来作梗,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谁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  相似文献   

20.
首尾相应,紧扣“敞口船”《粜米》的开头和结尾,都紧紧围绕“旧毡帽朋友”上镇粜米的“敞口船”的变化来叙写。文章起笔就写道:“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而且“船身压得很低”,说明了粜米的船不仅多,而且都装得很重。从侧面反映出贫苦农民经过一年的辛劳加上“今年天照应,雨水调匀,小虫子也不来作梗,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的丰收景象和农民为了还债而急于粜米的心情。文章结尾作者又再次集中笔力于“敞口船”与文首紧相呼应。买卖双方对“米质的好和坏”,“斛子的浅和满”所进行的“辩论”和“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