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古代典籍分类法构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基础,即:以统治者"仁政"思想为正宗,以"六经"为核心,尊经崇儒,排斥其它,将科学技术视为王权的奴婢。  相似文献   

2.
舆论是公众对共同关心而又有争议的问题所持的大体一致的意见。舆论表达了人心的向背,它是一种精神的、道义的力量,对社会具有调节失衡的作用。舆论的载体或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古代民谣、清议、谏、公论、檄文、揭等,实质上,就是一个“言路”问题。长久以来,舆论被认为是政治变化的先兆和晴雨表,可预测社会动荡、政权的更迭……下面就社会舆论在我国古代历朝兴废的更替中,表现的催生作用做一些浅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上,面对统治者昏庸无道、腐败暴政时,便有正直的人站出来“文谏”、“诗谏”.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还有人进行过“画谏”!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画谏”,也是中国美术史的“开卷之图”,更是世界美术界上公认的艺术瑰宝. “画谏”背后的血色故事 说起《女史箴图》“画谏”背后的故事,既残酷又惊心.西晋司马炎称帝后,大封同姓宗室,委以军政实权,也种下了“八王之乱”的祸根,加之娶了个擅权妄为的儿媳贾南风,让皇室纷争更加血腥.  相似文献   

4.
古代时期,我国图书官藏和私藏都获得了极大发展。然而官藏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实现文化服务于政治发展的目标,私人藏书更多是为了个人阅读需求,甚至发展后期为了公共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5.
史伟 《兰台世界》2012,(18):44-45
"贞观谏风"形成因素众多,唐太宗重谏纳谏的贤君作风为一关键因素;而贞观谏风之勃兴亦对唐初言谏制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贞观谏风之勃兴及唐初言谏制度的发展,为此后唐代历朝的重谏风气奠定了政治与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祭祀活动是统治者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一种重要手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由政府主导的公祭活动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这类公祭活动虽在形式上类似于古代的祭祀活动,但是其社会功能却发生了质的变化。公祭作为一种目的性极强的信息传播活动,对我国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古代杂文学背景下,汉代官文书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学光彩,且与宏阔朴健之大汉气象一脉相承。汉代官文书有长篇深论、引经稽古之宏大气势,也有经世致用、文死谏之健迈气格,成为后世称颂、蓬勃向上的大汉气象在政治文化领域之投影,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从国家机器最初形成的那一天起,执行政治管理职能的官吏在拥有权力的同时,也得到了谋取利益的便利。于是统治阶层中的个人品德出现“廉”与“贪”的对比。官吏的行为直接关系到政治事业的成败,因而在中国古代,较为清醒、较为开明的统治者大多重视通过建立和健全一系列的制度以约束和规范国家官吏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的版权意识运动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在各个时代,都存在三个方面的利益对抗:一是封建统治者。在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代表国家,以皇权利益至上,对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出版物,如农、工、商等门类,予以保护;对不符合封建统治利益的出版物则予以压制、篡改、损毁。  相似文献   

10.
汲黯是一位西汉名臣,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他不仅以敢于向君王直言忠谏而闻名于世,同时还是黄老"无为而治"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无为而治"思想对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戴娜娜 《兰台世界》2014,(12):31-32
汲黯是一位西汉名臣,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他不仅以敢于向君王直言忠谏而闻名于世,同时还是黄老"无为而治"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无为而治"思想对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社会,法律的最主要功效就是统治者巩固其权力的工具,甚至是新的统治者为了改朝换代、巩固政权扫除障碍的工具。知识作为权力配置的根据是较高历史时期的权力配置根据,在中国古代,权力按知识配置的思想也早已存在了。然而暴力是权力最主要的配置根据,而不是知识。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9,(3):80-91
王权合法性的建构一直是古代统治者和士大夫阶层政治实践的重要内容,历史学与政治学等学科对此的研究颇为深入。本文采用舆论学视角,考察中国古代王权合法性的建构,尝试为古代中国的研究提供另一种面向,同时也为拓展传播学自身研究范畴和锻造本土化传播观念做积极尝试。舆论不仅是感知社会的"皮肤",也是制约权力的"力",对中国古代王权合法性建构而言,它大致通过四个舆论指向:神、圣、王、民,逐渐完善合法性的书写。每种舆论指向背后的建构逻辑虽有不同,但它们之间并非相互隔绝的单向度演进,而是在历史变迁中滥觞、摩荡、交融,并最终汇成一种广泛而通达的王权舆论思想。  相似文献   

14.
刘源 《中国出版》2018,(9):40-44
学校作为传播知识、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组织机构,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东方还是西方,都受到统治者和社会各个阶层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其作为传播统治者意识形态的机构设置,具备社会教育、意识形态传播和文化传承等媒介功能特点。清代满蒙官学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点的官办教育机构,其特殊的传播模式、组织结构、传播内容对清代的民族社会结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萌  吴予敏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1):69-84+127-128
我国历史上政治传播的法制化奠定于唐代。唐代统治者以法律条文框限了政治传播的核心要义与结构层次,较为集中地体现在现存《唐律疏议》及相关法令与司法实践之中。唐律关于政治传播管控的核心是建构王权合法性并保障君主统治的政治安全,对于言论、文书、符印、器物、著作、礼俗等信息传播的法律规制始终维护君权至尊与宗法社会稳定。唐代统治者将天文、图谶、历算和部分占卜信息的传播当作“国之利器”善加利用和管控,垄断天文占卜信息和相关人才以消除政治隐患,保证政务信息传播的安全性与真实性,建立谏议、投匦与告密制度疏通朝廷信息管道,加强对官僚系统和全社会的政治监控。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沿着现存古籍去探寻中国古代社会的踪迹时,至少在学术思想领域,我们往往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这样一个强烈的印象:古代中国的学术思想实在是过于单调和乏味,跳入眼帘的全是儒学的六经和道貌岸然的孔孟说教,对经书的不厌其烦但多是千篇一律的注疏,更是使人趣味索然。但事实上,这是历代统治者对典籍禁毁、篡改而给我们造成的错觉,其实,就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实际状况而言,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而令人目不暇接的,其中,与正统儒学针锋相对的异端学术思想,屡经历代统治者禁毁而不绝,可谓学术思想领域的奇葩,为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余焜 《历史档案》2021,(1):129-135
自古以来,农业发展在中国社会结构和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农事丰歉更是关涉王朝国家经济命脉和下层百姓基本生活的头等大事,因此祈祷农事风调雨顺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事务,向天敬祈以降雨雪也是王朝统治者常行的一种旨在祈祷农事丰收的政治活动.近年来,有关明代祈祷雨雪或禳灾祈福的研究逐渐开展,①主要涉及祈雨...  相似文献   

18.
从"农民战争"到"地方动乱"对于一个以乡村社会为主导的传统中国而言,"国—一社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政府—农民"的关系,也可以形象喻为"官—民"的关系。农民起义则是农民利益和统治者利益冲突的最高表现形式。在古代故事小说和民间大众话语体系中,中国历史上数量众多、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一般被形象概化为四个字——"官逼民反"。由此观之,王朝对小农的控制和农民对朝廷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物质与精神的进步过程,实质上是效率的改良过程。每种效率的提高必须依赖于较高水准的人的优化程度。人才学正是这种关于提高人的素质,开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创造功能的学问。所谓人才,在我国古代,仅仅是上层贵族参政人士的专称。尽管隋以后设立科举,使中小地主有机会参与政治,但封建文明中的官本位的人才优选法,主要倾向于对政治人才的选择。选拔人才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最高统治者以国为家的“家天下”的政治理想,与近代意义的人才观念相比,古典时期的人才开发导向更倾向于单一的人文科学方向的智能开掘,而对职业性的多功能人才取…  相似文献   

20.
邱扬凡 《兰台世界》2016,(9):106-109
不论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角度来看,西汉王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强大的盛世王朝。而西汉的统治者也非常重视档案事业的发展。本文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以及文书处理以及公文邮驿制等角度来看西汉盛世。本文还从《史记》的文字中分析了西汉经济上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证明了西汉的盛世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