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生在电视剧批评领域的后现代文化理论以致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评,是承续了文学领域后现代文化批评的余绪,其主要的策略依然是从现象出发,以电视剧领域纷乱的现象为依据,诠释西方的文化理论.本文主要针对新历史主义理论在中国电视剧批评领域的兴起所引发的种种非历史主义价值取向,以及伴随中国电视剧市场化出现的电视剧的商品属性、娱乐属性、文化产业属性的确认与放大所呈现的电视剧后现代文化表征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
时至今日,中国电视剧批评万象丛生,电视剧理论批评究竟要以怎样的姿态参与电视剧创作,走向未来的中国电视剧批评又将会面对怎样的局面。"4.11"文化事件中,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和本山传媒董事长赵本山之间的有关电视剧批评的正面交锋,给了我们一个关注中国电视剧批评现状的新契机。本文从批评历史、现状与方法角度将话题直指中国电视剧批评。  相似文献   

3.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电视剧生产和消费的大国.电视剧批评也成为二十一世纪电视文本解读中最可深入挖掘的部分.就目前的学术生态而言,总体上还是屏幕喧嚣、批评沉寂,电视剧批评还没有赢得核心的话语权,尚需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和历史化.我们应该回归到电视剧批评自身,以美学的和历史的标准,文本、作者和读者三个方面在对21世纪新十年中国电视剧批评梳理中思考中国电视剧和电视剧批评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宋永琴 《今传媒》2011,(9):42-43
当前电视剧生产和消费的快节奏、大容量,与电视剧批评的贫弱与滞后之间形成的巨大落差。通过对电视剧批评现状及问题的梳理,将中国重感性实践的体悟批评和西方重认知的经验批评进行整合,树立一种新的批评观念——体验式批评,提倡一种具有主体价值和审美品格的电视剧批评类型,促动电视剧趋向科学、健康、良性的批评。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视剧的受众批评模式,经历了无理论支撑的泛谈式批评的萌芽期,引进接受美学等理论后初步对电视剧文本进行批评解读的探索期,运用多种理论(包括中国传统理论)研究、批评的理论自觉期.本文对其不同时期的受众批评模式进行梳理分析,以探寻其嬗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电视剧批评是一种具有多层次表现形态和多维度阐释视野的活动形式,"批评是一种行动",形象地说明了批评的实践动态过程。当前电视剧生产和消费的快节奏、大容量,与电视剧批评的贫弱  相似文献   

7.
我国电视剧批评是随着电视剧创作的发展、繁荣而成长起来的,是随着电视剧理论的不断建树而逐渐深化的,也是随着电视剧产业的兴盛而呈现新的内容与动向的.回看历史与审观现状,我国电视剧批评的发展具有三个方面的走向:一、我国电视剧艺术批评变得多维而切实我国电视剧批评一直以艺术批评为主流,电视剧艺术批评随着电视剧艺术本体研究的深入和电视剧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探索到确立到多维角度的变化,愈来愈切合我国电视剧制作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娱乐消费、文化狂欢、资本联姻等思潮,决定了21世纪中国电视剧创作的整体语境,也决定了21世纪中国电视剧批评的基本形态。在这样的语境下,电视剧批评领域中的解构与建构之争、模仿与再造之争,应和着类型化理论、文化哲学理论、影像诗学理论、影视史学以及影视人类学理论的融入与嬗变,一同构筑起了21世纪中国电视剧批评发展进程中的繁华景象。文章以此为观照对象,分别从学界关于电视剧品格的世纪辩论、民营影视公司的兴起及影响、电视剧类型理论研究的多样化演进等三个方面,对21世纪以来的中国电视剧批评进程进行了全景式的回溯与梳理。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是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脉络,对电视剧事业发展的考察构成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的论域.本论文试图对当代中国电视剧体制与生产的发展历史提供一种批判性反思.论文从对传统研究范式的批评出发,将电视剧事业视为由多种社会关系交织而成的"电视剧场",通过考察其体制与生产的发展.旨在揭示"电视剧场"如何结构化为一个自主性的体系,并说明它同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诗学",面临如何处理历史的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关系问题."互文性"理论使文学和历史的界线模糊化,应对新历史主义应采取辩证综合分析的科学态度.在目前历史题材的电视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中,应该辩证地理解唯物史观与新历史主义文化思潮的关系,在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的同时,批判性地汲取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11.
1990年前后,中国电视剧理论研究范式发生了从本体研究范式到文本批评范式的转变,这种转变适应了中国电视剧生产与传播的时代要求.随着长篇电视剧时代的到来,文本批评范式陷入困境,重启和推进电视剧本体研究范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并对基于本体研究范式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1989年,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上,将要重重地写下一笔。在我国电视事业步入20世纪90年代的初期,在中国电视剧艺术步入第40个年头的时刻,中国电视剧跨越了单一的生产模式,出现了多渠道全面发展的新态势。其主要标志是;“全国电影厂首届优秀电视剧评选”“首届全国优秀录像片评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历史题材电视剧成为当代艺术家精神投入的创造性作品,深受广大观众的热忱欢迎与潮流追捧,不仅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传播力、影响力与共情力,还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激烈争议与文化批评,其中《大秦帝国》《三国演义》《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等是代表作品。优秀历史电视剧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创作价值,这些创作价值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在追求艺术高质量时代,我们更要继承发扬优秀历史电视剧的创作理念,并发挥其重要的艺术感化与批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汪建华 《大观周刊》2011,(28):214-214
一、必要性 首先我觉得历史教育是对文明的一种接力,对中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的教育是传承文明的需要。毛泽东曾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地总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  相似文献   

15.
对广告文化批判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些年来,关于广告文化、广告批评的研究渐渐多起来,本文就三个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批判的视野中还原广告真相;批判性地研究广告文化的价值建构问题;亟待强化受众独立的批判意识和反思品格.本文主张广告文化批判实践要持一种历史主义的态度,我们不应在一种虚拟的理论空间展开这种批判实践,而是要对广告文化进行语境式解读,也就是将广告文化置于特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来考察.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中国电视剧理论批评发展的主要动因,认为创作并非决定理论批评发展和走向的唯一要素.文化语境、批评氛围与文艺政策主导着一个时期理论批评的基本面貌,教育体制、学科建设也是新时期以来电视剧理论批评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全球化的理论思潮、姊妹艺术理论之间的互动都直接作用于电视剧理论批评的发展流变.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缺失与期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洞察农村现实的艺术载体,农村题材电视剧备受瞩目."用电视剧作品观照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状况,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多维视角来理性地思考中国的‘三农'问题,已经是我们的电视剧创作者肩负历史使命、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强烈的意愿和勇敢的作为."①实际上,农村题材电视剧(以下简称"农村剧")在记录和书写农村社会转型与农民精神蜕变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世纪以来,农村剧创作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势头,然而,创作的繁荣难以掩饰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电视上播放了大量关于历史文化的专题纪录片,无论是专家叙述型还是情境再现型或者是考古探索型,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新历史主义叙述。新历史主义电视纪录片的叙述模式依然可以正叙、倒叙和插叙划分。这三类叙述模式在叙事文本中往往相互作用,即产生交叉与转换,导致同一文本中存在两种叙述模式,可看作模式的变异,或称之为“转换模式”。  相似文献   

19.
电视剧是当前电视节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视频道收视率的重要支撑。对于电视剧国际贸易中竞争优势形成原因的研究多以美国为范例,认为国内市场规模与文化贴现的程度是决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所在。但这一结论无法解释韩国、中国的电视剧在国际市场的表现差异。作为对上述研究的修正,本文认为,在电视剧产业制度安排中,电视剧生产者的权益安排是电视剧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结构核心所在,不同的产制模式形成不同的动力结构,进而决定电视剧国际竞争力的大小。目前,国际电视剧的产制模式大致可以分为美国模式、英国模式和韩国模式,其中美国、英国模式为强调制播分离,而韩国模式强调制播合一。三种模式分别使用不同的权益分割技巧来分配市场收益和风险,为电视剧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不同的动力结构和国际市场扩张能力。对照上述三种模式的形成与演变,文章最后探讨了我国电视剧国际市场拓展乏力的病因,认为,国有垄断性播出平台和民营主导的竞争性制作平台间的收益分配失衡是制约我国电视剧实现海外扩张战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自1956年第一部电视剧播放至今,中国电视剧己走过了二十八年的历程。为了把电视剧的发展过程作为一门历史科学对待,为了把电视剧的艺术实践和理论问题置于历史的背景上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今后科学地、深入地进行电视剧理论研究打下基础,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北京电视剧艺术委员会、北京电视剧艺术家协会于1987年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电视剧发展史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视理论工作者,来自第一线的电视剧导演和编剧,以及有关高等院校的教师共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着电视剧发展史的分期,电视剧的观念和特征,电视剧的美学特征等议题进行了严肃认真,紧张活跃的讨论。与会同志一致感到:这是一次史论结合的、联系实际的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