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透过"被××"现象分析"被时代"的话语博弈的特点,辨析其在话语权博弈层面上的价值及意义。网络"被时代"呈现出的是组织化了的公众话语权力的力量,在网络话语的发展道路上极具进步意义。本文同时指出网络"被时代"话语中的不和谐音。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在网络上流行着一种新的被字句,如"被就业"、"被结婚"、"被失踪"、"被自杀"等,即"被+×"式的网络流行语。本文着重分析"被+×"与传统"被"字句在语法上的冲突,传统"被"字句只能接及物动词和部分心理认知动词,但是"被自杀"、"被结婚"、"被幸福"等词的产生,使"被+×"新结构有了不同于传统"被"字句的语法特征,解构了传统"被"字的用法和语法规则。  相似文献   

3.
当今,网络媒体传播有关名人的虚假信息早已是屡见不鲜,而名人"被死亡"尤其严重。网络媒介、普通受众在事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应该怎样对待类似事件的发生?本文从网络传播特性、网络媒介责任、受众等几方面探讨了此类传播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对如何避免这种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社交媒体为网络梗的生成与传播提供平台,人们通过网络梗来表达情绪、疏解压力。然而,网络梗在传播中会出现信息传达失败甚至“表反意”的传播效果。文章以网络梗为研究对象,基于传播符号学视角,借皮尔斯的三元范畴理论以分析网络梗的符号构建与传播;进一步分析网络梗作为网络模因在趣缘群体间的传播机制;最后反思网络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网络梗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外在的良性引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考察"贾君鹏"事件发展的前后不同阶段及其所处的传播语境的变化,分析某一网络传播语境和整体网络传播语境下网络受众符号解读的发展变化,探讨网络传播语境对受众符号解读的影响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6.
李玉梅  吴莹 《新闻传播》2023,(16):33-35
近年来,互联网中“爷青回”“YYDS”等缩略语流行,在促进信息高效传播、提升互联网表达趣味性和丰富互联网流行文化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对缩略语的错误使用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本文从模因论视角对网络缩略语的特点、传播、流行动因以及传播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应该全面、辩证和科学地看待模因论视阈下的缩略语传播,引导自媒体自觉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规制其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模因论视角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认为强势网络语言模因需经过同化、记忆、表达、传输四个阶段才能成为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类型.笔者从出版行业、网民宿主、教育行业的角度提出了规范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媒体不断抱怨网络免费攫取了自己的内容的同时,网络却从不忌惮自己的UGC内容(用户所生产的内容User Generate Content)被传统媒体引用。与之相对应的一个现象是:网络的热点会很快出现在第二天的报纸版面上或随后的电视节目中,一段时期以来的贾君鹏、奥巴马女郎、犀利哥、凤姐夫等事件,莫不如此。传统媒体似乎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自己的独立判断而成为了网络的应声虫。  相似文献   

9.
刘丽霞 《东南传播》2021,(11):75-76
后现代主义中的碎片化的理念改变着大众的文化认知,为了满足受众在快节奏生活中的"速食"需求,短视频创作者将网络影视作品整体分解成部分,以碎片化传播模式满足了受众的自主需求.因此,在后现代语境下分析和挖掘网络影视的碎片化传播的动因以及优劣势,并且指出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的特征表现,探索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在内容优化、媒介融合、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未来网络影视传播展开新的图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张慧 《新闻记者》2005,(10):27-27
在这场“超女”秀中,网络媒体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模因的核心是模仿。模因要成为强势模因,需要被广泛复制、传播,在保真度、多产性和长寿性三个生命标准方面有较高的值。在模因论语言观的视角下,网络语汇可分为"对结果的拷贝和对指令信息的拷贝"两大类。结合网络语汇的形式,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网语模因成为强势模因主要原因:(1)网络媒介的传播优势;(2)人在网语模因的选择、模仿、复制、传播中的主体性作用;(3)网语模因的自身质量。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中国语境下网络谣言传播的社会学分析,首先要明确网络谣言的主要特征,及网络谣言下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与治理思路及时更新、法制与技术手段的操作性这两点内容相结合,对中国语境下管制网络谣言的有效策略展开探讨研究。得出需形成具有主体理性的公民社会、充分利用政府的公信力、提高社会公共事件的公众参与度、确保辟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以及注重增强网民的网络素养这5点对策,为新时期的社会舆论治理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现如今,中国社会仍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所以正确认清中国时代背景的特殊性,并明确社会管理的缺失是非常必要的,从而在提高网络谣言管理与整治效果的基础上,推动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罗海燕  占琦 《新闻世界》2011,(5):107-108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网络语境,在这个匿名的虚拟平台,人人都享有信息传播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正在考验着广大网民的理智与情感,叩问网络传播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4.
谭珂 《新闻窗》2009,(5):93-94
2009年上半年,网络热点事件层出不穷,从“央视大火”到“躲猫猫”,从“杭州七十码”到“邓玉娇案”,这些网络热点事件的背后,闪耀着公共领域思想的光芒。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网络正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新闻业的传播生态,并反哺于我们的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15.
"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对碎片化的研究最早见于上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研究文献中。近年来我国以黄升民为代表的学者把碎片化引入传播学的研究中,广泛应用于传媒研究,其概念界定为: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并导致消费者细分、媒介小众化。①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传输技术的大量应用,大大强化了受众作为传播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模因的传播和复制有多种途径,有文字、语言表达、行为模式,还有电视、广播等,但电脑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为信息模因的传播和复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途径,网络在模因的传播方面体现出了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领导人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人格化表达,是传播国家形象的有力武器。而漫画,是一种在国际上接受程度高、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是对外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信息载体。我国领导人的动漫形象相继涌现并形成潮流,深受民众喜爱,这样的"图像化"传播正成为国家形象健康传播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18.
网络传播时代数字语境下的艺术创作与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波  张嘉  宁宝玲 《新闻界》2007,(2):63-64
一、网络传播时代艺术创作特点网络的力量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革是毋庸质疑的,有人说,艺术是一面镜子,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艺术就会有怎样的反映。具体说来,网络传播时代的艺术创作有着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网络人群逐渐壮大,网络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面对“网络化”日益高涨的发展趋势,高校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凸显出许多新特点,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本文结合网络时代背景,分析了网络语境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于高校网络语境下的红色文化传播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路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梳理和分析网络文化语境下表情包传播兴起的原因、发展历程及传播特性,认为表情包传播有其现实根基,反映情感交流的新现象.也正因如此,简单地为表情包传播贴上否定的标签是不足取的,我们必须看到它存在的合理性一面.同时,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表情包传播现象的发展也伴随着一些负面效应,这需要我们未雨绸缪,思考引导表情包传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的策略,尽量消解其负面效应.表情包传播的商业价值已经初现,但其具体的发展前景,还有待未来去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