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惩治犯罪、保障人权的同时,实现对侦查机关违法侦查行为的规制和约束。要建立既科学合理,又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就有必要反思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及司法困境,明确其目的作用,厘清其理论基础,提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
论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证据,是指法律授权的侦查、检察、审判人员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制度和程序所取得的刑事证据。非法证据的存在,不利于诉讼民主和司法公正的实现,因此,排除非法证据已成为各国刑事诉讼的通行法则。建立和完善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分析我国学界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不同看法以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积极意义、现状与不足,认为必须有限制地在刑诉法中正式确立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确立非法搜查、扣押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确立秘密侦查监听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4.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是维护我国司法权威,体现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根治司法实践中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问题的必要手段.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明确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于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实行严格裁量排除,建立相应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配套制度体系,这有利于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美国的证据规则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具有系统化、清晰化、配套制度完善化的优越性。它不仅设置了非法证据排除的一般规则、"毒树之果"规则,还通过司法判例创设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例外。其严密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产生了重要启示,笔者提出了在立法上明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毒树之果"不可"食"、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开启退却的"后门"、律师讯问在场权不可缺位、"双录"制度"应当"化、构建对非法取证人员的惩戒制度等方面的完善建议,以期能够指导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利于维护一国宪法和法律的尊严、维护司法制度的尊严,有利于保障人权及抑制违法侦查.然而,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却没有规定非法证据的性质和范围,两院的司法解释虽将该问题向前推进了一步,但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建议从沉默权、举证责任倒置等五个方面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  相似文献   

7.
非法证据排除能减少刑讯逼供,有利于侦查技术水平的提高,有效保障人权,及时纠正冤假错案,维护司法公正。我国从1998年至今逐步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的原则和配套的司法解释。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确立律师在场帮助权,将非法视听资料纳入非法证据范畴,慎重适用可补正规则,确立当事人非法证据排除申请被驳回的上诉权。  相似文献   

8.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非法证据是否予以否定或者什么样的非法证据应当予以排除的规则,是证据认定规则的组成部分.我国刑事诉讼法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实际操作中的两难选择及学界对此热烈的讨论却促使了有关司法解释的出台.但这种尝试由于种种制度上及观念上的原因,所起的作用受到了很大限制.与世界政治领城的民主化进程相适应,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近几年的证据立法讨论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至今没有得到具体落实。究其原因,恐怕还在于人们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认识有误,以及随之带来的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后果的恐惧。要在中国确立和实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首先应当排除影响这一制度确立的非理性因素。既然刑事诉讼的程序正义是一种不完善的程序正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所要求的排除非法获得的证据就是一个文明的法治社会为支持程序正义理想所要付出的代价。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已经是势所必然,是我国刑事诉讼走向法治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宜宾学院学报》2015,(4):96-103
在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证据合法性问题往往被真实性问题所遮蔽和替代。这不符合定罪量刑的证据必须同时具备相关性、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共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目的界定不清晰以及对"合法性"的界定不明确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要实现我国刑事司法的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应该赋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单一目的,通过提高侦查人员的侦查能力降低口供的证明作用或者线索作用,将证据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统一在证据证明的标准内。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非法证据仅仅限于言词证据。就刑事诉讼而言,非法证据并非完全没有实用价值,它往往对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具有重大意义。域外的司法实践中,对哪些证据进行排除以及怎样排除是比较复杂的并且充满争论的。在中国的特殊语境中,要建构符合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我们认为收集程序不合法的证据不能作为控诉被告人以及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主要证据;在非法证据规则排除的模式问题上,应当采用原则加例外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立法中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做了原则性规定但存在一定的缺陷。完善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主要应当就绝对禁止非法证据和禁止非法证据的自由裁量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另外,对特殊情况也应做例外规定。  相似文献   

1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被誉为“审判中的审判”。实践中,有罪推定思想及刑讯逼供、法律程序违法、证据文书制作违法等因素可能导致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非法而面临被排除的结果。公安机关为防止冤假错案,应转变办案思想,杜绝刑讯逼供,依照法定程序办案,规范文书制作,做到规范取证。  相似文献   

14.
对自白进行补强不仅是限制自白证明力和遏制非法取证的必要手段,而且还是刑事诉讼发现真实和保障人权的需要。补强证据应当具有证据能力,它不仅可以补强自白,还应当能够证明案件事实,并且应达到相当的证明程度。我国的自白补强规则存在一些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正式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并没有简单地移植或者复制“两个证据规定”,而是综合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研究成果,实现了规则上的新突破。文章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范围、效力、责任等方面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解读与阐发。  相似文献   

16.
对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反映了民事诉讼对程序权利和宪法性权利以及程序正义的关注正日益上升,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所确定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文章在分析其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有益的立法经验,提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施行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一大进步,但新规定亦存在不足之处。论文从非法言词证据的界定、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证明责任及证明标准等方面做了论述,以期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尹志红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5):194+196-194,196
"两高三部"于2010年5月30日共同发布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的出台标志着目前我国已经以立法形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由于相关配套制度的缺失,使得该规则在司法实践中不能有效彰显其规制作用和发挥应有活力。本文立足司法实践,分析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尽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被确立在中国刑事诉讼之中,但它在司法实践中却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在重新构建这一制度时,需要明确非法证据的范围、非法取证手段的类别以及排除非法证据的法律后果,同时还建立专门的程序性裁判机制,确立非法证据的排除申请、有关排除非法证据问题的司法听审形式、有关的举证责任和证明标准以及排除规则适用后的再救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