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悦 《华章》2011,(15)
服饰风俗是一个民族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特征的重要标志.各个民族由于所处自然环境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社会传承及所受各种影响不同等诸多因素,服饰风俗也各不相同.在各民族所特有的服饰中,又尤以女子服饰变化最多.满族服饰也同样具备这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服饰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创造的物质条件,也是人类在社会生存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表现元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分担着各自的角色,而服饰作为表现不同社会角色的重要物质手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服装社会学、服饰心理学的角度剖析服饰社会角色的意义及功能,以期在服饰文化的研究中找到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中国古代服饰在历代的特点,阐述了服饰的时代特性,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社会内涵、人性化的表现。时代性是服饰最为突出和醒目的特点,服饰的使用趋势,反映着时代背景、经济状况、文化思潮等对人们生存心态审美趣味和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古老的文化交流使两国的服饰文化存在着相似因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又产生了文化的差异,在服饰款式上产生了不同的变化。日本的女子和服经历了一个对中国唐代女子服饰的模仿到自我消化改造的过程。而它的发展与变化极大地受到当时的政治经济、风俗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化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注重文化现象历史起源的考察,旨在寻求人类文化所依据的根。服饰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具有服之实用性与饰之审美性的双重性质,在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服饰史,从一个侧面再现着人类文化进化史。因此,服饰的起源问题,一直是文化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哲学、实用美学与理论美学、宗教等学科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在这里,我们首先介绍几种不同的关于服饰起源的假说,然后从唯物史观与社会生物学相综合的角度,来说明服饰的起源与审美发生。  相似文献   

6.
朱昕 《陕西教育》2009,(5):115-116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一体化;人们越来越关注人际交往中的礼仪问题.礼仪是"发乎内形于外"的肢体语言,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因素.对于礼仪中的一重要因素服饰礼仪来说,它是人际交往过程中为表示相互尊重与友好,达到交往和谐而体现在服饰上的一种行为规范.本文着重阐述了着装中的特殊人群--教师,在服饰礼仪方面应该注意的几点原则,以及教师正确合理的应用服饰礼仪在社会中所起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默盼 《保定师专学报》2011,(1):92-94,127
唐代贵族女子服饰盛行襦裙装、女着男装和胡服。这三种式样的服饰呈现出色调艳丽、新颖奇特、华美开放、健康洒脱一系列特点,深层次映射出大唐文化的广纳博采、平等容物,体现了唐代政治开明、经济发达以及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的社会面貌,成为中国服装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儿童服饰承载着许多社会文化心理,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关。温州大量的儿童服饰例据折射出温州儿童服饰民俗有较深的文化内涵。温州儿童服饰民俗反映出注重繁衍后代、希望家族人丁兴旺的传统观念和人们祈求儿童平安、健康、聪明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9.
消费既是经济行为,也是文化行为。自20世纪90年代起,消费经济学者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开始形成热潮。探求社会过渡时期英国富裕农民群体服饰的消费,展现这些乡村精英群体的消费经济和消费文化,有助于深入考察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过渡时期,人们的消费活动所体现的物质文化、智能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及其对英国社会经济的深层次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服装文化乃是人们消费生活中的一大内容,其所展现出来的传统文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是异常醒目的。随着社会发展,苗族服饰发展经历了树皮、棕衣、麻布、棉花、化纤等几个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发展,“麻塘文化”在苗族社会生活中,也经历了兴衰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旗袍作为中国现代女性经典服装,不仅仅是披在女性身体之上的外衣,更是披在社会文化之上的外衣。对于男性这个“他者”而言,旗袍更多的是一种性的符号,是他者欲望注视之下对女性肉体的一种新的包裹方式。在父权与女权之间,旗袍提供了一个相互斗争与妥协的场所。女性赢得了自身地位的提升,但却仍然逃脱不掉男性他者的欲望之眼。但从女性自身的角度来看,旗袍的出现是女权文化的一种表征,所展现的是一种“文化身体”,是一种女性独立、自由的符号。在当代,更是女性独特而迷人的性别魅力的符号。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福建惠安女服饰的长期调查研究以及相关文献记载的查阅,从概说渔家惠安女服饰、服饰分类、饰品、服饰的传奇色彩、服饰纹样五个方面对惠安女的服饰文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最后分析了惠安女服饰对艺术的影响,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的近代是东西方文化大碰撞的时期,伴随着民主主义思潮的流入两国的女性拉开了关注女性生活与女权意识的帷幕。两国女性服饰改良推进记载着当时社会思潮的历史,本文拟从近代中日两国妇女杂志对女性服饰改良的评论入手对近代两国女性服饰改革进行粗浅探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服饰颜色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服饰颜色与官员等级、改朝换代以及社会生活的关系中,从而使服饰颜色逐步具有尊卑高下的文化特性,成为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探讨了不同时期皇室与官员阶层的服色变化,而且还分析了民间普通百姓的服色变化,力图全面展示历代服饰颜色与等级政治之间的关系,以期加深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近代女性服饰的变迁看女性意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饰是思想的形象,它记载了时代的发展与人们思想意识的颤动。在中国近代这样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女性服饰发生了深刻的变迁,透过女性服饰的变迁我们可以解读出近代女性意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消费力水平的提高,处在孕期的妇女出于特殊体型和生活环境的需要,对孕妇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孕妇装的款式特点及市场需求状况,探讨了现代孕妇装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与《镜花缘》中所反映的妇女问题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镜花缘》不仅提出了妇女问题,而且也提出了解决妇女问题的方法。《镜花缘》发挥奇特的想象,通过描绘一个女权社会的女儿国以及女子教育高度发达的黑齿国,大胆地提出妇女问题,并试图寻求妇女解放的出路,朦胧地反映了低层社会的民主主义思想,成为了近代妇女改良运动的先声。可以说,《镜花缘》在妇女问题上比《红楼梦》前进了一大步,达到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18.
鄂温克族服饰是华夏服饰艺术长廊中独具特色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与地区文化、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浑然一体。伴随着鄂温克人生活的改善,汉族、蒙古族与鄂温克族的聚居,鄂温克人在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和服饰文化方面都受到了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再加上工业化服饰制作行业的兴起,鄂温克族服饰文化的发展不断重复着交融与变革的矛盾和统一。特别是在瑟宾节的会场中,鄂温克族服饰特色的空间严重缺失。鄂温克族服饰民族意识的回归和鄂温克传统服饰文化的反观与重拾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契丹民族服饰的特点与其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契丹疆土的不断扩大,契丹民族与其他民族广泛接触,特别是与汉民族接触的机会增多,契丹服饰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服饰文化的演变对契丹社会生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