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丽中期苏轼诗文集传入朝鲜半岛,收录于《东坡集》中的《赤壁赋》开始进入韩国古代文人的视野。朝鲜朝前期以朴誾、李荇、南衮为代表的“海东江西诗派”在习拟苏文之余,更是兴起了赏读《赤壁赋》、在七月既望之时复演东坡月夜泛舟的活动。在“崇苏”风气的驱使下,《赤壁赋》引发了文人遍学东坡、吟咏赤壁的文学效应。他们或化赋入诗,以骚体赋、书记题跋为《赤壁赋》的变体形式,或改写《赤壁赋》原句,在意象、语言、表现技巧等方面创作出赤壁体文学。“海东江西诗派”对苏轼赤壁泛舟的再演,将历史和文本中的赤壁空间移位至现实生活,在苏轼以及“海东江西诗派”的影响下,《赤壁赋》渗透进朝鲜半岛的文学空间。  相似文献   

2.
《赤壁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经典名篇.教学设计既关注文言文的“言”这个教学基点,又注重“文”的方法与情感;既依“言”助“文”,强化对文言词汇、语汇的积累与运用,立足字词解文意、把文脉、察文情,又以“文”养“言”,在对作品的文法及情感的解读中,自觉形成对文言词汇、语汇的不断积累与灵活运用.如此一来,文言文教学方能摆脱“文”“言”脱节、环节生硬机械的桎梏,还原古典文学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3.
史绍典先生网上淘得奇妙好课,欣然为之作评,对其课本资源整合的深刻褒扬有加。  相似文献   

4.
乔伊斯小说《尤利西斯》的结尾部分“珀涅罗珀”中“女性的‘Yes’”有助于揭示莫莉性格特征 ,反映她的思维状况 ,贯穿叙事情节和显示作者精湛的小说叙事艺术。在该章中 ,“yes”可以表达莫莉对某些具体事物的肯定 ,可以表示出当时她的思维的跳跃性、游离性和随意性特征 ,有助于把她的中断的思路连接了起来 ,可以表示她对回忆中的事物的进一步强调 ,可以表示她在追忆往昔时对触动情怀的事件的感叹之情  相似文献   

5.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对该文中“落英缤纷” 一句的解释,大多数资料都是“落花杂乱而繁多”:其中的“落英”语文教材中注释为“落花”。其实,这样的译注是很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根据语义和语境,该言语中的“落英缤纷”,描纷的是鲜花料漫的景象,其中最闰键的词“落”只能解释为“初”、“始”之类的意思,“落英”就是“初开的花”,即初开的桃花;整个句子应该理解为“初绽的桃花绚丽繁茂”。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立人"哲学包括"改造国民性"和"立人"两个方面,它的产生有一历史发展过程。"立人"哲学与佛文化、自主思想、众生平等、重善奉行有一定的联系。鲁迅在《野草》中,借用佛文化从四个方面实施"立人"哲学:信仰意识与看客心理,献身精神与自私行为,自主立场与奴才德性,战士英姿与庸众丑态。  相似文献   

7.
“李约瑟难题”之所以提出和迟迟得不到解决,主要是因为包括李约瑟在内的许多人没有搞清楚中国科学与西方科学、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经验、经验技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本质差异,并且用所谓“辩证”的、“联系”的观点把它们混为一谈所致。我们只要运用概念明晰的形式逻辑方法对之进行严密的逻辑分析,就会发现“李约瑟难题”完全是一个毫无研究价值的“伪问题”。  相似文献   

8.
宋元丰五年,岁在壬戌,即公元纪年1082年,农历7月16的晚上,苏轼和杨道士几人驾着一叶轻舟,带着几坛自酿的水酒,趁着月色阑珊之际,行至黄州赤壁之下。远处是他布衣躬耕的村舍,更遥远的地方是官场喧嚣的京城。  相似文献   

9.
实现"思政课"教学改革亦需完善课堂教学法。"灌输式"、"启发式"和"自觉式"等教学法是"思政课"教学缺一不可的教学方法。在"三式"教学法中"自觉式"教学法尤其重要,其作用重心应在实现学生的"学习自觉"方面。"思政课"教学双方协力做到"三式"教学法的统一,方能保障"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爱米莉的同谋》一文认为小说有双重叙述视角,我们是与爱米莉同龄的一群男性居民,而且很可能就是曾经追求过她的年轻人,是谋杀案的同谋。笔者赞同双重视角的观点,但认为我们的真实身份是全镇居民,因而不是爱米莉的同谋。  相似文献   

11.
12.
“人”在“天”“地”之间,居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人”是不是可以决定天上与人间所有的事情?“人定胜天”,是一种理想还是一种现实,抑或是一种无知?古代中国有“天”“地”“人”统一的思想,也有“天人合一”的思想,然而,我们是不是能够理解?  相似文献   

13.
部编版语文教科书编写者温儒敏教授在阅读教学方面提出了“1+X”教学策略。“1+X”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少量经典的课文最大限度地拓宽阅读面,可以较为有效地缓解学生阅读时间不足等问题。文章通过研究“1+X”阅读教学,进一步总结了“1+X”的价值内涵、使用策略;在主题选择方面提出需要关注助读练习系统、贴近学情;在“X”的材料选择方面,提出聚焦意象、构建诗人形象的观点,并以《钱塘湖春行》为例,展开了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14.
"三"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间,与人事物就那么有缘,的确满眼皆是,处处可见,但它只是水浒全传这条巨龙的一鳞半爪,只是这座冰山的一石一角。望古典小说艺术爱好者,不妨也对施耐庵的"三"之艺术好好地琢磨,也更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15.
张华 《四川教育》2013,(5):46-46
语文的诗情与理性,这是近年来语文教育备受争议的话题之一。有道是: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缺乏对语文教育的深切体认,语文教学的琐碎和乏力自然也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6.
霍氏姐弟的《红楼解梦》前些年轰动一时,其最根本的观点是:《红楼梦》隐写了“一部历史”,实质上是“一部史书”。霍氏姐弟赖以立论的,主要有四大概念——“野史”、“史公”、“《春秋》微词”和“史家曲笔”,但是他们根本漠视这些概念的文学意蕴,对其做了错误的理解。因此,《红楼解梦》建立在这些错误理解上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7.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相似文献   

18.
《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是大学文学教授尝试进行中学语文教育的实验报告。它指出当今语文教育存在遮蔽人文精神、遮蔽创造力、遮蔽能力、遮蔽文本、遮蔽母语等"五蔽"现象,提出了用现代民主与科学精神来进行"去蔽"和"立人"的观点。实践中,他走进中学课堂与中学生共同研读鲁迅,领会鲁迅精神,"与鲁迅相遇",为大中学现代文学教学特别是鲁迅作品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9.
凌先生"萧藏墨迹其实是一件伪作。……萧藏墨迹以只得苏字之形的吴宽《行书东坡词卷》为蓝本进行临仿"的结论是错误的。萧藏墨迹是吴宽仿录苏东坡《浣溪沙五首》墨迹的祖本,绝不是凌先生所说吴宽身后的人"在内容上全抄吴书",凌先生将史实本末倒置了。清康熙时代人安歧《墨缘汇观录》吴宽"行书苏文忠公《浣溪沙五首》,共三十一行,书法亦学苏文忠"的记述已经将吴宽书东坡词卷的来龙去脉表述得清楚明白。凌先生"吴宽的《行书东坡词卷》所据苏词版本现已无从查考",这只能说明其立论底气不足。  相似文献   

20.
集子所有作品都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特点,就是通过不同侧面,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民族一些常事,常情、常人、常态的描写反映了罗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沧桑巨变的普遍性的大主题!起到了"滴水见太阳"思想和艺术效果。可以认为这本集子的成功和可读性,就在于这种沧桑巨变不仅仅反映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人们精神风貌的深刻变化!彰显了在新时代各兄弟民族为实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國梦意气风发,携手并肩,团结奋斗的民族大团的精神风貌!今天读了这本集子,会唤醒我们更加积极地投入追梦的行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国梦这一天尽快到来,做一点扎扎实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