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言二拍”可以称之为古代百姓生活的“百科全书”,其间不乏关于动物的描写,有关蛇的记录非常丰富。通过对“三言二拍”中有关“蛇”的描述进行穷尽式梳理,可以发现,蛇意象在古代市民生活中体现出多重意涵:蛇一方面可以是房前屋后稀松平常的动物,一方面由于其生活习性和剧毒特点,本身又具有神秘气息;有时候是龙蛇难分的图腾意象,有时候又是带来富贵和好运的祥瑞,有时候是作为邪恶符号的妖怪,有时候蛇郎蛇女附体也能演化出一段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此种切入方法,能够窥见市民审美趣味与文人心理,揭示晚明通俗小说背后的时代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
蛇为了尊重兔子的自由,制定了一条法律,亲自跑去向兔子颁布说:"听着,今后我如果不先敲门得到你的允许,就径自冲进你的住宅的话,你有权向我控告!"蛇这样做确实是很有诚意的。蛇担心兔子的态度。蛇觉得,兔子的法律观念一向很薄弱,一时怕也改正不过来对蛇不信任的心理。蛇就决定先去试一试。  相似文献   

3.
处理恶习     
有一个美国观光客经过华西街蛇店,看到数十条不同种类的蛇在笼子里蠕动,他便好奇地问老板:"这些蛇毒不毒?"老板的回答非常有意思:"不被咬到就不毒。"恶习的杀伤力也是如此。一点小小的坏习惯我们都不以为然,可是它能渐渐地将我们的生命一点一滴吞吃掉。有一次,家中的卧室发出一股臭味,一直散不  相似文献   

4.
古今中外文学中都有关于"蛇"的作品,其中塑造的蛇有共性也有差异性。我国明代作家冯梦龙的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与英国约翰·济慈的叙事诗《拉米亚》表达了蛇妖与凡人相爱的爱情悲剧,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仍有许多的差异。时代与文化背景不同,作品所表现的内涵也各有差异。两个文本反映出中西方蛇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平行研究对两个文本的主旨与中西蛇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揭示出中西蛇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不同表现与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5.
老人与蛇     
魏芬 《生态文化》2007,(6):57-58
在河北的北部,有一个叫面草沟的村庄。这个村庄坐落在坝檐上,远远看去村子就像吊在悬崖当中的一堆干咸菜。这里用“重山叠嶂”这个词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子的中央涣涣流下,一直淌到深不见底的坝下。这条溪流养育着这个村庄的人们与悬崖间的无数生灵,为此,常常有凶猛的野兽因为喝水而出没这个村子。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国十二生肖中的蛇年.蛇作为爬行类动物,人们既熟悉,又惧怕.因为它的形态给人的印象是丑陋、狰狞,让人害怕.毒蛇咬人后有剧毒,会要人的命,曼让人害怕.所以,蛇便成了阴险、凶恶、狠毒的代名词.在成语如"佛口蛇心"、"牛鬼蛇神"、"蛇蝎心肠"、"毒蛇猛兽",歇后语如"蛇和蝎子交朋友一一毒上加毒"等词语中,蛇都是丑恶的象征.然而,先人却把蛇列入十二生肖之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中国古老的民俗文化中,蛇曾经是美好的象征,是受人崇拜的对象,因为它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图腾,是一种原始宗教神,后被称为始祖神.  相似文献   

7.
与蛇共舞     
在祖国西南的大山深处,常年有部队驻扎。深山老林里蛇多,官兵免不了和蛇打交道。因此,不断听到一些发生在官兵与蛇之间的有趣故事。 砍掉手指 山里毒蛇特别多,每年到大山里的新兵都要接受防蛇知识的教育。平时,上山巡逻或执行其他任务的官兵,身上一律都备有蛇药。[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就要参加灭火战斗了,这是今秋的第一场火。火场如战场,即将面对面与火魔较量,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激动。15日,战斗打响,我的战斗小组由排长侯瑞带领。刚开始,火势也许是被我们的强大声势给震住了,火苗显得软弱无力。一点也没像老兵给我们讲的那样凶猛,我紧张的心情有所放松。但火场的小气候变化无常,就在“小火虫”爬进草塘沟的瞬间,突然改变了风向,风力加大了好几级。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一条软弱的“小火虫”一下变成了一条“大火蛇”,吐着它那火红的“毒舌”,朝我转头迎面袭来。大火带来的热浪与浓烟,使我看不见对面  相似文献   

9.
邱国海 《生态文化》2003,(6):28-30,35
十年前的今天,有一支以森林防火灭火为己任的武警部队,来到滇西保山市的深山老林,不畏艰难困苦,在多次灭火战斗中屡建奇功,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特别是被保山市政府和人民誉为“森林卫士”、“灭火尖兵”。  相似文献   

10.
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冰冷地没有语言——/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莫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在想着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光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潜潜地走过,/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这是冯至的诗《蛇》。《蛇》一直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品,但解放前没有人提起过这首诗。《蛇》是在解放后才获得崇高地位的。对这首诗第一次给了高度评价的是诗人何其芳。1959年何其芳在一篇后来收入《诗歌欣赏》的文章中提到冯至的两首诗《蛇》和《南方的夜》。他说,冯至的两本诗集《昨日之歌》和《北游》中不少是歌咏爱情的,其中《蛇》与《南方的夜》是比较出色的。《蛇》所表现的对于爱情的渴望,写得不落俗套,富有色彩等等。这是在中国有关《蛇》的第一篇评论文章。  相似文献   

11.
故事发生在南美的一座小城。一天,一位将军带着身材魁梧的军官走进了一家银行,年轻军官一脚踹开了经理办公室的门。将军毫不客气地坐了下来,对银行经理说明了来意:"根据调查,有几个军官,把贪污来的钱存到了你们银行,我希望你能把他们的名字告诉我。"银行经理定了定神,不卑不亢地回答:"根据规定,我是不能把顾客的资料告诉别人  相似文献   

12.
##正##杨万娟女士的《蛇鸟天下——远古的地球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以新奇的笔调和宏大的视角,以及充满哲学玄思式的思考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图文并茂的凤翥龙腾的全球文明诞生前后的世界体系之中。该书共分为五章,分别为洪荒时代、远古文明、文化标志、世界通道、历史轮回,通过对人类及全球文明的追溯构筑了  相似文献   

13.
红岩传奇     
从四川红岩回到京城,总有睡不实觉的感觉,尤其想到“那山,那树,那人,那蛇”的故事,似有一种解不开的千年奥秘,让我更加敬畏自然.我小时候怕蛇,“美女蛇”的故事给了我无限想象的空间.妈说蛇是有灵性的动物,它知道其他空间的事,不要伤害它;再看那山是立陡立陡的,像是地质学上的喀斯特山貌,鬼斧神工;那树已有千年之寿,仍然婀娜多姿,风华正茂,讲述着古老的传说;那人是树的天然卫士,与树相依相伴,似为一个生命体,分不清身首.这一切抑或是造物神的一幅雕塑画,生态而环保,神奇而奥秘.  相似文献   

14.
蟒蛇情缘     
王春华 《生态文化》2006,(1):25-26,20
(一)1996年8月的一天,在浙江省淳安县姜家镇木旺寨,23岁的黄开宁像往常一样去离家不远的果园干活。在路上,他忽然发现在一块大石头上,躺着一条不足一尺长的小蛇。通常,蛇感觉到有人走近,早就爬走了,可是这条蛇却一动也不动。有些好奇的黄开宁走近细看后才发现,原来是一条小蟒蛇  相似文献   

15.
一、对消防官兵进行心理疏导的必要性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度危险性的特殊职业,对奋战在灭火救援一线的消防官兵而言,他们在目击大量悲惨、破坏性场景之后,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反应和“替代创伤”问题。这种心理创伤是灭火救援人员出于对遇难者和生还者创伤的同情,当心理创伤的损害程度超过人们耐受极限时,会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心理崩溃。为保持部队稳定.提高部队战斗力,必须通过心理疏导。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加强灭火救援人员心理疏导工作,帮组他们解决心理危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使部队战斗力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6.
武警丽江市森林支队为圆满完成灭火作战任务,针对高原地区灭火作战特点,狠抓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几年来,部队驰骋在海拔3000余米的高原山区,安全高效地圆满完成450余次灭火作战任务,被驻地政府和人民群众誉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原灭火劲旅”。  相似文献   

17.
洪华中  万磊 《生态文化》2010,(2):10-13,17
从一个朝鲜族孩子到会说三种语言的知名学者,从一个高中肄业生到全国优秀教师,从一名普通士兵到国务院应急专家库首批专家……40年戎马生涯,40载流金岁月,武警警种指挥学院森林灭火教研室主任朴金波,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绿色的无比热爱,自强不息,锐意创新,逐步成长为我国森林灭火领域的领军人物,谱写了一曲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献身生态文明建设的激越战歌。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武警云南森林总队丽江支队为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灭火作战任务,不断在创新灭火战法,革新、发明新灭火装备上下功夫、求突破,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国十二生肖中的蛇年。蛇作为爬行类动物,人们既熟悉,又惧怕。因为它的形态给人的印象是丑陋、狰狞,让人害怕。毒蛇咬人后有剧毒,会要人的命,更让人害怕。所以,蛇便成了阴险、凶恶、狠毒的代名词。在成语如"佛口蛇心"、"牛鬼蛇神"、"蛇蝎心肠"、"毒蛇猛兽",歇后语如"蛇和蝎子交朋友一一毒上加毒"等词语中,蛇都是丑恶的象征。然而,先人却把蛇列入十二生肖之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武警云南森林总队丽江支队努力研究新灭火战法,在革新、发明新灭火装备上下功夫、求突破。成立了由支队长杨运贵、政委巩立刚任组长,参谋长姚海波任副组长,各大(中)队长和干部骨干任组员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采取理论论证、市场考查、实地检验、综合评估等方式对灭火水枪和高压细水雾灭火机等装备进行了革新,终于研发成功“新型灭火弹”。取得了良好的灭火作战效果,大大促进了部队灭火战斗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