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核能     
科学的研究遥无止境,科学家对物质的基本组成着了迷。原子、离子、电子、中子……人们对物质的理解也越发深刻。然而,科学也许的确存在着两面性,当人们在为了解世界而兴奋不已时,原子弹的爆炸却在极短的时间内夺去几十万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核能     
  相似文献   

3.
光之恋     
无尽的宇宙扑面而来,满天恒星在这种跃迁式的相对运动下连接成了浑宏的亮带,再也看不出清晰的颗粒。  相似文献   

4.
科技之光     
这是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科学家用科技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圈粉无数。对于提高科学素质,普及科学意识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一年时光容易过,这一年中,科学家们留下的话题却绕梁不去。谨以盘点出的10位科技人物,向科技之光致敬。  相似文献   

5.
Myra.  LN 《科学中国》1999,(5):41-44
  相似文献   

6.
风洞之光     
  相似文献   

7.
魔法之光     
在南极或北极地区那漫长的夜晚,万籁俱寂,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但在晴朗的夜空,会出现一种极其神秘的光芒。这种光芒会施展“魔力”,它像一条飘舞着的长绸带,越舞越急,越舞越宽,渐渐地发射出红色、绿色的闪光,争奇斗艳,整个天空构成了一幅色彩缤纷的美丽画面,简直像是从世界上最巨大的彩色电视屏幕上映出的一样,五光十色,光耀夺目,绚丽而壮观。这就是极光。  相似文献   

8.
释放核能     
张开逊 《世界发明》2002,25(5):38-39
能量是物质运动变化酌动力,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能源技术的变革,常常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对人类_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核能利用     
氢弹爆炸核能的释放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重核的裂变,即一个重原子核(如铀、钚)分裂成两个或多个中等原子量的原子核,引起链式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另一种是轻核的聚变,即两个轻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聚合成为一个较重的核,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重核裂变能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铀-235是自然界存在的易于发生裂变的惟一核素。当一个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时,这个原子核能分裂成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产生2到3个中子和β、γ等射线,并放出能量。如果新产生的中子又打中另一…  相似文献   

10.
夏秋之夜,在小河边、树荫下或草坪上空,三三两两的萤火虫飞来飞去,时高时低,忽前忽后,一闪一闪地发出淡蓝色的微光。这闪闪微光,宛如夜空璀璨的繁星。诗人的灵感被触动了:“的历流光小,飘飘弱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  相似文献   

11.
12.
诺贝尔科学奖是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缩影。它向我们提供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全息图景:研究方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研究手段由单一向综合转变,研究力量由个体向群体过渡,研究中心由欧洲向美国转移。正确认识这些特点和规律,对于科学把握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董光壁 《学会》2002,(3):42-45
1000年前,基督教世界曾一度沉陷在无限的惶恐之中,人们普遍迷信"公元1000年是世界末日",事实上那令人惶惶不可终日的世界末日并没有降临.在100年前,法国教育部长和外交部长马尔塞林·柏特罗(1827~1907),作为法兰西科学院终身秘书和化学家曾预言,在20世纪人类将能人工合成粮食,但迄今粮食的化学合成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及.尽管社会预测如此不可靠,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在新旧世纪之交也是千年之交,人们还是禁不住要做这种或那种展望.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的科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振宁 《学会》2001,(11):7-8
200多年以前,富兰克林(1709-1790)在讲到未来年代时曾经说过:"人类的知识将会大大增长,今天我们想不到的新发明将会屡屡出现.我有时几乎后悔我出生过早,不能知道将要发生的事物."他说得不错,这200年来,人类知识确实大大增长了,也确实出现了许许多多新生事物.举凡火车、轮船、高楼、电灯、电影、电话、无线电都是富兰克林所没有看见过的.到了20世纪后半,新生事物更是层出不穷:计算器、核能发电、电视、超音速飞机、人造卫星、激光、生物工程、器官移植、网络通讯等等,不但都是富兰克林所没有见过的,也是比他晚100年的人都梦想不到的事物.  相似文献   

15.
《Research Policy》2023,52(7):104810
The geography of breakthrough invention in the U.S. – defined a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roduction of patents that are both novel and impactful – underwent three broad changes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At the start of the century, breakthrough invention was concentrated in populous metropolitan areas with high levels of local knowledge variety. By the 1930s, breakthroughs were created less frequently across the entire country and so their invention had a less distinct geography. The substantial creation of breakthroughs resumed in the 1960s, and while their invention was once again concentrated in major metropolitan areas with high knowledge variety, they frequently involved long-distance collaboration. In this article, I document these changes and propose a theory to interpret why they occurred. The theory emphasizes how changes in inventors' institutional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s influence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s that are advantageous for breakthrough invention. In support of the model, I find that the disruptiveness of the regime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 knowledge intensity of breakthroughs, the distance-based frictions incurred by collabor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distance-based frictions incurred by knowledge-sourcing technologies help to predic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reakthrough invention. To conclude the article, I discuss lessons that the 20th century's geography of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provide for anticipating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including in the years beyond COVID-19.  相似文献   

16.
P. Papon 《Research Policy》1975,4(3):214-244
As in many wester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the French State began to support technological research heavily after 1945. Public funds were mainly invested in high technologies (Nuclear, Aerospace, Computers) but as soon as awareness of technological backwardness of French industry made progress in the sixties, the French government decided to extend its financial support to other industrial sectors. A survey of the policies which have been worked out reveals that the French State has played the role of a bright entrepreneur without a technological and idustrial strategy, which explains why some of these policies are now at a dead end.  相似文献   

17.
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周期性看,人类文明史经历了多次技术革命后,21世纪又将迎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高潮.从大视野的角度提出了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6个新特点:前沿技术呈现新一轮突破;国际科技合作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世界科技格局趋向三足鼎立;国际人才争夺全面展开;企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世界南北科技差距日趋增大.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70年代,世界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对不少国家冲击很大,虽然后来都得到缓解,但阴影总是存在.近来,国际石油价格又持续猛涨,人们忧虑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对于当前的能源形势总觉得不甚乐观.因此,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发达国家始终没有放松对新能源研究与开发利用的追求,尤其在掌握高新技术开发手段上和采取国家扶持政策方面坚定不移.  相似文献   

19.
上官秀玲 《学会》2002,(1):15-18
中国林学会前身是1917年春成立的中华森林会,迄今已有82年的历史了,现拥有81000名会员,分布在全国各地,是我国创建时间最早、拥有学科较全、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自然学术团体之一.  相似文献   

20.
如何评价20世纪世界一流科学家的学术成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如何评价中国科学家的学术成就?今年四月,在北京国宏宾馆召开了为期三天的“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国际研讨会”,在这次会上至少有五人的讲演谈到了目前中国科学家的学风以及对他们的学术评价。郝柏林和饶毅的讲演中途二次都被掌声所打断,这是几十个大会发言者中仅有的几次场面。郝把目前学术界的浮躁情绪、泡沫科学、乃至学术风气归因于急功近利的政策,他抨击一些有前途的科学家不是沉下来做科学,而是浮上去做了官。曹聪和饶毅这二位海外华人学者在对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状况进行了一番研究后,却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中国科学家不大可能在可见的未来获得诺贝尔奖。在讲演中,陈平教授谈到了他亲身经历的中美学术体验,这个有些令人伤感化的体验却更让我们相信为什么中国科学家难以在可见的未来获诺贝尔奖。“在中国,只有业余的少量的时间可以想点真正有意义的问题,但无人可以对话。”陈平说这是他一直想回国,却又没能回国的原因。在他们几人中,似乎只有徐光宪院士给予中国科学家乐观的希望,但在这种较为乐观的评价背后却不难看出其中交织着一种爱国的激情。在这一期的“科学与文化”栏目里,我们把他们中的四人现场讲演的精彩部分提供给读者,希望能够让人们了解到在这一领域里研究的学者们是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