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刊2005年第九期刊登了《“九一八”·柳条沟》一文,作者李辉以翔实的史料,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奸诈。在广西永福县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中,也有一些记载“九一八”事变的照片,同样可以充分证明日本军国主义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奸诈和凶残本性。永福县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有一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一月一日出版的《东方  相似文献   

2.
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我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坂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是“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划者和实施者,他们三人的军事发迹史一定程度上就是日本侵华战争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是时,几十万中国驻军在蒋介石“不抵抗主义”命令下,日本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沈阳。几天之后,东北三省沦陷,全国上下掀起了第一次抗日高潮。  相似文献   

4.
国民党对广播宣传的管理,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随着抗战时局的变化.广播节目的演进,逐渐发展完善的。国民党中央政府在1928年8月建立了功率为500瓦特(南京)中央广播电台后.由于初创时期,人力有限.广播节目”无非主义之宣传,政令之传布.以及新闻报道.学识灌输.间以音乐戏剧等娱乐点缀其问而已”。每日播音时间四五个小时左右,听众仅限于电波所及的东南各省。“九一八”事变之后.国难空前,到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广播节目开始发挥作用:“每日除新闻报道外.复增设日语广播.一面揭露敌寇阴谋.一面安定人心.对于鼓励士气.唤醒民众.尽力甚多”。0  相似文献   

5.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用武力强占了东三省,第二年又挑起对上海的侵略战略,不久就在东北成立了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执政”(两年后改称“皇帝”)的伪“满洲国”,使本已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惨祸,促使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1929年10月,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国家把加紧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控制掠夺作为摆脱危机的手段,中国也就成了他们控制掠夺的重要对象。帝国主义国家对华商品倾销更加猛烈,致使中国的进口货物剧增,出口货值大减,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1931年中国对外贸易入超为81641亿元,创中国对外贸易史上入超最高纪录。日本、美国和英国的商品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英国这个自鸦片战争以来就一直在对华贸易中名列第一的国家,虽然早已失去了对华贸易的黄金时代,但“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英国趁中日贸易大幅度…  相似文献   

7.
敖良飞 《青年记者》2006,(19):57-57
75年前,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拉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作为中国的“国耻日”,这一天应当为所有中国人铭记。然而大多数的地方媒体尤其是报纸,在面对“九一八”这个每年必做题材时,报道被弱化处理了。为什么说是弱化处理呢?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大连殖民统治区创办的日文报纸《满洲日报》及《大连新闻》自觉地承担起“文装武备论的先锋”及“统帅日侨的司令塔”的政治使命,在其经营的“独立王国”中,在单向度传播模式下牢牢掌控着话语权。在“万宝山事件”“中村事件”及“九一八”事变等重大事件的报道中进行着战争策动和舆论蛊惑,蓄意激发日本在东北的侨民及日本本国民众的强烈反华情绪,通过对新闻舆论的控制、编造及利用,为其侵略战争服务。  相似文献   

9.
吴朗西先生1904年诞生于四川的小康之家。22岁时考入东京上智大学。“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舍弃了唾手可得的文凭和优渥的官费生待遇,与好友伍禅一起离开日本,准备共赴国难。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界对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国人报纸抗日救亡舆论动员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内外报刊均对此事件给予高度关注,作为东北新闻史上进步国人报纸之代表《国际协报》(1918—1937),在抗日救亡舆论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报纸设置系列揭露日军侵华、引导民众抵御外侮的宣传议题,唱响民族抗战的舆论主调,成为东北抗日舆论动员的先锋阵地,在抗战新闻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11.
苏联出兵我国东北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三省。根据“以战养战”的侵略方针,先后在东北投资100万美元,建起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体系。东北成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2.
说长道短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70周年,各地举办了各种活动隆重纪念这一特殊历史事件,媒体也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但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将“九一八”误作“九·一八”,这一现象应引起新闻界同行的重视。 根据我国《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的词组,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和十二月的,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  相似文献   

13.
日本"帝国在乡军人会"是制造"九一八"事变的罪魁祸首之一.但在中外有关"九一八"事变的论著中,均没有专门提及,有的将他们视为日军正规部队,有的称之为"浪人".本文结合有关档案和文献史料,对"帝国在乡军人会"参与策划和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罪恶历史予以揭露,还历史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4.
“一·二八”事变与中日航空兵力的发展 抗日战争和空军战力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与日本之间展开了长达15年的战争。这个时期同时也是军用飞机技术突飞猛进的一段时期。在中国的战争对于日军尤其是日军的航空部队.成为了技术的演练场。  相似文献   

15.
(一)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公然发动了侵华战争,并在其占领区内实行灭亡中国的法西斯殖民主义政策。新闻政策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实行的新闻政策,可用“统制”两字以蔽之,即将我国沦陷区的新闻事业置于它的法西斯军事管制之下。“九一八”后,日本关东军一手炮制与把持的伪“自治指导部”颁布了一个秘密文件《自治指导员服务心得》,强调“对各  相似文献   

16.
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到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共五年又九个月。在此期间,抗日救亡成为许多报刊的宣传中心,同时还创办了一批以促进抗日救亡运动为使命的报刊。抗日救亡运动的怒潮推动着报刊的发展,而报刊宣传又引导着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在我国新闻史上,这几年是报刊宣传最活跃的时期之一。在“九一八”之前,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国土上屡次挑起事端,已经引起中国舆论界的关注和抗议。如一九三一年六月和七月,日本侵略者制造“中村事件”和“万宝山惨案”后,邹韬奋在《生活》周刊上连续发表几篇文章指出:这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部分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战争的疑云已笼罩在中国大地,继“九一八”事变日军进占东北以后,本军国主义的魔爪开始伸向关内:冀东地区作为连接关内外的咽喉地带,是日军谋求吞并华北的必取之地。为达到这一目的,日本军国主义先后制造了一起起事端,又扶植起冀东伪自治政权,为武装进占华北进而夺取整个中国作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建立了伪满洲国,日本再次掀起向中国东北进行移民侵略的狂潮,先后进行了“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两个阶段的移民侵略活动。本文拟对伪满时期辽宁的日本移民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胡耀亭 《中国广播》2005,(11):48-51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在1928年8月创办时就设有英语节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考虑到时局的变化,中央广播电台每天除新闻报道外,又增设日语节目。1936年2月23日,南京短波广播电台开始用汉语普通语(新中国成立后“普通语”统称为“普通话”,下同)、英语、厦门话、马来语广播,南洋乃至新西兰一带都可听到。  相似文献   

20.
关于申报流通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代初期,“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上海《申报》总经理史量才逐渐倾向进步,借纪念《申报》六十周年之际,特制定一系列革新计划,提出十二项措施,延揽人才,整顿版面,其中包括副刊《自由谈》主编易人;创办《申报月刊》、《申报年鉴》;任用有革命思想的学者参加编务;举办一系列服务社会的附属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