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现时代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劳动异化是和私有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样存在有别于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现象,辩证地分析劳动导化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劳动异化和道德异化没有必然的共时性,但我国现阶段明显存在道德异化现象这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坚持社会公正,是解决道德异化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道德本来是要成就人、成就德性、成就善的。但是,明清时期以传统礼教为核心内容的权威主义思想体系被官方意识形态强化,传统道德所蕴涵的主体性和仁爱精神被日益消解,体现近代取向的道德哲学和行为被视为异端,道德日益变为对规范的绝对强调,走向人的反面。《红楼梦》深刻批判了封建末世道德对人的物化与工具化、道德与德性的背离以及德行与善的背离等等道德异化现象,表达了道德向人回归、向德性回归、向善回归的憧憬,预言了以人为本的道德重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文化传统出发,分析中国鬼狐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论述蒲松林鬼狐小说的特征及《聊斋志异》在写鬼、狐上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采用弗洛姆关于异化和爱的理论来分析《木马赌徒》中父亲责任缺失异化和父子关系异化的现象,可较为全面公正地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评价小说中父亲的角色。作者劳伦斯对父亲及父子关系的略写一方面是为了凸显父爱缺失、父子关系异化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则借此控诉此种异化对孩子造成的巨大伤害并试图唤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李晰 《时代教育》2012,(8):24-25
随着中文热,对中国经典文学的翻译和研究,逐渐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聊斋志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书中很多东西反映了中国特色文化,对其他语种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因此将《聊斋志异》中的文化因素准确完整地传达出来,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开展中西方交流,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封建社会道德与色欲是一对矛盾,很难实现统一和平衡。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以文学幻想的形式,通过对大量具有"神性"而又合乎男性心目中理想女性标准的狐女形象的虚构,摆脱了固化礼教的束缚,满足了文人内在心理的众多潜在要求,在男性色欲和社会伦理规范的现实冲突中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美国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新作《路》(The Road,2006)荣获第91届“普利策最佳小说奖”.《路》以简洁沉重的笔触描述了一场世界末日来临前的惨淡景象以及一对父子在这末日前的艰难求生之旅.该部作品充满了大量的道德寓意以及构建道德秩序的信念.父子的这段旅程实质上是生存危机对人类道德的考验与叩问,旅程中父子对爱与善的不懈追求透露了绝望中的希望,使人们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多增了几缕信心.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中的狐鬼花妖形象因个性鲜明、人情味十足而经久流传。作者在塑造这些形象的时候注重主次兼顾,使形象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双重特点。同时为了体现其理想化的特征,还运用诗意性的手法加以描绘,给人一种诗意朦胧,若即若离之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为基点,从本能需求和社会需求都得不到满足这两个层面,剖析了小说主人公曹七巧人在“现实原则”与“快乐原则”的冲撞下,在“爱欲”与“死欲”的争斗中,其人性逐渐走向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学科核心素养。重视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培养,实施快乐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创设轻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领悟感受。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增强课堂学习趣味。引导学生课堂活动,强调知识趣味结合。  相似文献   

11.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写到了一种特殊的群体,这就是幻化成人类美女的狐妖。狐女与人交往的故事走进文学作品,虽然历史悠久,但《聊斋志异》中狐女与人交往的故事则是最具特色的:狐女与人交往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直接主动的也有间接主动的,既有被动的也有偶然邂逅的;狐女与人交往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既有为追求婚姻爱情的也有为获得友情的,既有为报恩报复的也有纯粹是为了媚态惑人和“一夜情”的。狐女与人的交往折射出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特点,蕴涵着复杂的文化、心理和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12.
人的异化,是《聊斋志异》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出现了诸如《阿宝》、《促织》等诸多名篇。在本文中,笔者着重分析了在此题材下的有关爱情、复仇及惩戒这三个主题,并进一步揭示了在此主题下所包含的深层的社会意义和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13.
格林小说的魅力来自其丰富的阐释可能,《沉静的美国人》便是其中一例。这部作品往往被看作是格林由宗教转向政治的代表作,然而,通过分析主人公福勒由逃避到介入继而陷入道德困境的心路历程,揭示出小说家格林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有关伦理方面的思考,以及对选择、行动、责任和道德标准的相对性等存在主义概念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对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伦理学思想,在国内外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争论,这些争论涉及到对马克思伦理学思想的认识和评价问题。深入《手稿》文本,围绕“异化”、“劳动异化”这些中心范畴剖析马克思论说的基本理论构架,在“道德异化”和“道德理想”的关系视域中,进一步思考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重要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理查德.赖特的代表作《土生子》被视为美国黑人文学的里程碑。本文以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以及弗罗姆的异化理论为依据,从分析小说主人公别格异化的原因出发,探讨其内心所遭受的异化苦痛及其为摆脱这种苦痛、消除异化、实现自我所做出的努力。旨在揭示别格从一名自然主义的受害者成长为一名存在主义的英雄。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的理性原则与道德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的一些理论家认为,高等教育的首要原则是理智和理性,所以,不应包含道德,这种观点尽管不符合我国的教育理论,却值得认真对待。文章坚持高等教育应该承担道德责任,但同意高等教育的首要原则是理智和理性,并认为高等教育对理性的责任高于它对道德和价值观的责任,这要求处理好高等教育承担道德责任与学术自由的关系,要求道德教育符合理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最有影响的基督教哲学家之一莱茵霍尔德·尼布尔在其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中,运用他的基督教现实主义伦理观,对现实的社会问题进行伦理研究,把社会公正看作道德的最高理想,首次对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认为群体的道德低于个体的道德,分析了道德的两难处境,对我们认识全球化时代的伦理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个人工作实践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思想中的本质和现象、否定之否定规律,对快乐体曹在教学中的异化现象加以分析,提出“异化”并非就是错误,要辩证的去分析,要在否定中有所肯定,在抛弃中有所继承的观点,希望能给当前我国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把快乐体育教学的灵魂真正引入到体育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个人工作实践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思想中的本质和现象、否定之否建规律,对快乐体育在教学中的异化现象加以分析,提出“异化”并非就是错误,要辩证的去分析,要在否定中有所肯定.在抛弃中有所继承的观点,希望能给当前我国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把快乐体育教学的灵魂真正引入到体育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20.
幻化是《聊斋志异》突出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鬼狐花妖的人情化是蒲松龄的诗意创造,是对我国志怪传统的反叛与超越。立足于现实生活,品尝人生百味,《聊斋志异》体现了一种根植传统道德基础上的文化建构。作者内心流淌着的道德本位意识,不时浇灌着其文学创作,让读者于无声处谛听他心灵的呐喊与呼告,情感脉络的巨大牵引力,形成小说涉笔成幻、旨趣复杂的审美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