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秋雨诉肖夏林名誉侵权案(下称“余诉案”)的二审 结果已于2003年12月4日揭晓,原告败诉(这个结果与2003年9月5日一审判决的结果是一样的)。余秋雨是文化名人,打的是名誉权的官司,结果是未胜诉。这使我想起一年前范志毅诉东方体育日报名誉侵权一案(下称“范诉案”)的判决,情况十分相似。范诉案是原告诉被告说他“赌球”,损害了他的名誉权;余诉案是原告诉被告说他做深圳的文化顾问,深圳送他一套别墅,“文化在这里已是具体的名利”,因此损害了他的名誉权。那么两案被告的说法是否属实呢?答曰,都是采自某种传闻。现在我们来看看法院是如何判决…  相似文献   

2.
西安有线电视台败诉:应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6月,西安有线电视台首播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在播出过程中,因大量插播广告而引起观众的不满。7月中旬,西安有线电视台用户王忠勤将西安有线电视台告上法庭,要求西安有线电视台向包括他在内的几十万有线电视用户赔礼道歉,并赔偿他被侵权费用每集20元及诉讼费用,所有用户免费收看一年或半年的有线电视节目。今年3月3日,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西安有线电视台向原告王忠勤赔礼道歉,并向其赔偿因此次诉讼造成的损失707.6元,赔偿其一个月的收视费17.8元。这起全国首例用户与电视台收视纠纷案的判决,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为此,本刊特编发两篇视角不同、观点各异的文章,以便使读者能从不同的角度观照、思考此案。  相似文献   

3.
公众人物,成为新的抗辩砝码最近几例媒体侵犯名人名誉权案件,纷纷以名人败诉而结案。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余秋雨诉《北京文学》编辑部肖夏林名誉权案,2003年12月4日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获终审判决:余秋雨败诉。虽然该案中余秋雨称肖夏林文中提到的深圳送别墅给他属无中生有,侵害了他的名誉权。但法院认为,肖夏林将“深圳送别墅”作为一个事实来采用,目的是论证“文化在这里已是具体的名利”这一观点。无论上述传言是真是假,社会公众对余秋雨“作为深圳文化顾问,为深圳扬名”与“深圳送他别墅”的看法和评价会出现褒贬两种结果,即“这是文…  相似文献   

4.
新闻自由与名誉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民法通则》实施以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受理大量与新闻活动有关的名誉权案件,诸如奚弘诉人民日报社及其记者曾坤、史林杰案,孙侃诉法制日报社案,王春林诉法制日报社、农民日报社及三名记者素,耿建梅诉法制日报社及作者刘忱案,悦培璐、王颖诉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案,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诉吴祖光集等,这些案件的审理影响很大,为中国新闻与法制建设积累了经验。本文是朝阳区法院民庭庭长,结合我国国情和现行法律条文总结出米的多年来审理新闻官司的经验,对帮助新闻工作者、司法工作者划清新闻活动中的法与非法的界限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有线电视特点很多,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这里主要谈谈对办节目关系密切的几个特点。第一,有线电视与无线电视具有同属性。作为新一代大众传播媒介,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在社会政治属性和其他功能方面没有质的区别,要发挥好喉舌作用、导向作用以及信息传播功能,其主渠道便是新闻节目。所以,有线电视也要以新闻立台。问题并不在于办不办新闻节目,而是在无线电视新闻节目长  相似文献   

6.
这些年,全国有线电视事业蓬勃兴起,深受亿万受众欢迎.但在发展过程中,有些地方出现一地多网、一域多台、互论阵地、互争用户、以及非广播电视部门违法建网办台的混乱局面.为此,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正遵循中央的统一部署,依法治散治监,整改整治,以保证有线电视事业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当前,有一个现实课题摆在人们的面前,这就是有线电视的网络同宣传(台)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究竟是台网分设为好呢,还是网台合一更佳?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与实践,从现象上看,似乎只是工作方法之别,实质却是中国的有线电视到底应…  相似文献   

7.
陈琛 《新闻世界》2014,(3):212-213
“荷兰《每日电讯报》诉国家案”是欧洲人权法院2012年11月22日开庭审理的一起诉讼案件。本案辩驳的关键点在于,报社及其记者通过新闻源获得政府的秘密信息时,是否有发表的权利。同时,政府能否借助其特权,即以监视、监听等途径从记者身上寻找消息源的身份信息。  相似文献   

8.
沿海城市有线电视节目发展初探汕头有线电视台黄汉东传播技术的每一项突破总要引起新闻媒介爆发出革命,广播技术的出现打破了报纸一统河山的局面;电视技术的发明使人类迎来了电视时代,电视成了现代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的兴起,将再次改变整个新...  相似文献   

9.
魏永征 《青年记者》2015,(10):75-78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新闻媒介上指名道姓批评政府官员的文字一向十分稀少,受到批评的政府官员以侵害名誉权为由起诉批评者的案件也很罕见,而这样的案件以官员败诉结案的可能是绝无仅有。上世纪90年代,江苏省徐州市文化局局长吴敢起诉下属研究所女作家袁成兰侵害名誉权案,经徐州市两级人民法院两审和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审,历时三年有余,终以袁成兰胜诉结案。经数十家报刊报道和评论,轰动全国。  相似文献   

10.
盖雷平 《新闻三昧》2008,25(5):10-13
近年来.随着媒体对公众人物报道评论的不断增多,新闻侵权官司逐渐曾多。自1985年以来,我国已经发生过上千起新闻官司。在这些新闻官司中,绝大多数都是围绕着名誉权的纠纷而展开的,而其中媒体败诉的居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4年审理的15起新闻侵权案件中,只有1起是媒体胜诉。公众人物的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以及新闻自由的界限,成为备受法学界、新闻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实践中,名誉权纠纷案件也已产生了一系列案例,如范志毅诉《东方体育报》案、余秋雨诉肖夏林及《北京文学》案、陈永贵近亲属诉吴思及《北京青年报》案、张西德诉《中国农民调查》作者陈桂棣、春桃夫妇案等等。  相似文献   

11.
陈中原 《新闻记者》2000,(3):16-17,51
“好学生”杀母案件; 一名中学生杀死生母; 一名高中生杀死母亲; 一名17岁学生杀死亲生母亲; 今年2月15日前后,类似的标题同时在全国报纸上出现,同样的消息或通讯在全国报纸上刊发。春节还没有过完,这起发生在浙江省金华市的家庭暴力案件(姑且称为“子杀母”案),在全国新闻媒介的报道下,正在演变成一场波及全国的教育反思运动。然而,作为曾采访过此案的记者,我认为这次报道的本身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很值得传媒为之反思。 案件的真相 2月13日,我们就得到消息,便立即赶到案发地,对犯罪嫌疑人A、A原就读学校教师和同…  相似文献   

12.
2005年4月15日,徐汇区法院对市民首诉“政府信息不公开”一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徐汇区房地局拒绝向董女士提供岳阳路200弄一幢三层小洋楼房产原始产权资料是合法行为。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官司”,即因传媒发表新闻作品而产生名誉权纠纷的诉讼案件,近年多了起来。原告总是新闻作品中涉及(主要是批评或有其他贬低等评价的)的当事人,被告是作者和发表作品的传媒机构。从目前情况看,原告胜诉居多,但也有一些经法院调查证明新闻属实而宣告原告败诉的。如北京信远斋诉《北京晚报》案,廖福志诉《厦门日报》案(见本刊今年第3期),何增荣诉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案(见本刊今年第5期),陆永富等诉上海《新民晚报》  相似文献   

14.
1985年11月1日,上海市发生了全国首例新闻侵权案--杜蓉诉记者沈涯夫,牟春霖诽谤案.之后,新闻侵权案件与日俱增,2005年刘翔诉<精品购物指南>案,2009年赵本山状告兰州万顺通航空票务有限公司案,均以被告方败诉做结.新闻侵权--一团笼罩在媒体上空的乌云,似有愈扩愈大之势.  相似文献   

15.
孙璐 《新闻传播》2013,(12):180
2000年,南非一位艾滋病求职者诉雇用单位的案件"霍夫曼诉南非航空公司案"在南非宪法法院判决,该案因涉及艾滋病人就业这一敏感的话题而引起民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案件的原告雅克查?霍夫曼申请南非航空公司机舱服务员一职,经过四个阶段(预先筛选面试、心理测试、正式面试和最后角色扮演)的筛选,他和其余11人均被认为是合适的人选。然而,按照南非航空公司的惯例,求职者在被正式受雇之前还要先进行体检,其中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月20日,我们收到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西安老孙家饭庄石家庄分店诉河北日报社侵害其名誉权一案的《应诉通知书》。按报社处理此类诉讼的惯例,由处理涉案稿件的部门派编辑与专业律师一同出庭代理诉讼,于是我们也“有幸”做了一回“被告”。1999年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12,(18):3-3
“扫黄打非”办严查10起非法制售教辅书案件 最近,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了10起相关案件:河北辛集“11·16”制售盗版教辅图书案、山西太原“10·13”非法制售教辅图书案、河南新乡“2·11”非法印刷教辅图书案、河南洛阳“4·28”盗印教辅图书案、河北石家庄“振兴书社”销售盗版教辅案、河南三门峡兰亭书店二店销售盗版教辅案、黑龙江哈尔滨“6·16”销售盗版教辅材料案、天津瀚海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售非法教辅图书案、湖北武汉“5·15”非法印刷教辅报纸案、广东惠州非法出版教辅图书案。  相似文献   

18.
英国广播公司环球电视台(BBCWORLDWIDE)积极着手准备重返亚洲。其新闻与信息频道──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新闻台(BBCWORLD)正同香港卫视自控制的Indovision洽谈有关在印度尼西亚传送节目的事宜。同时同白湾断4个有线电视系统协商,准备重新开始在台湾的广播。菲律宾同样是BBC环球电视自看好的市法dBBC世界新闻自还同新加坡有线电视台(SingaporeCablevision)和泰国空中台(Thaisky)签订了新的播出业务合同。这个台通过几仓有线电视自(WharfCableTelevision)在香港播出节目,通过与日商岩井公司合办的合资公司在日本播出…  相似文献   

19.
也谈“新闻自律”□陈绚一、两次案件的始末及新闻媒介受到的遣责在1997年的4月和9月间,发生了两起案件,引起了众人对新闻媒介的评说。这两起案件发生的地点虽然远隔千里,但引出的话题却是一样的,即关于新闻媒介的道德自律问题。1997年4月16日晚,台湾著...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周刊》2010,(36):10-10
9月16日,广州番禺区人民检察院诉番禺博朗五金厂违法排污导致水域污染一案公开宣判,原告胜诉,被告被判立即停止违法排放污水,并赔偿环境污染损失费用79500元以及负担案件的受理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