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中的“身份定位”一直是后殖民主义研究中的热门话题。后殖民是一种“精神殖民”、“文化殖民”。平等的文化交流,既避免“文化缺钙”,又避免文化交流中的“民族主义”,是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提倡的一种文化交流模式。边缘文化在文化交流中,一定要让自己的文化发出声音。  相似文献   

2.
胡希 《考试周刊》2014,(77):23-24
20世纪80年代末,后殖民主义将翻译与文化联系,重新审视翻译中的权力关系及其在翻译中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后殖民理论与翻译理论的关系,选取后殖民主义的代表人物分析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意义,而把后殖民写作和当代翻译研究联系起来,既可拓宽各自的研究视野,又可加强后殖民主义研究,加深对当代翻译理论研究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刘建华 《文教资料》2008,(25):57-59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是起源于第三世界国家的一种激进的翻译理论,是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解构.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出发,对中国翻译活动进行解读,并指出在其影响下中国翻译的优势及不足.  相似文献   

4.
新闻是人们获取关于信息的主要来源。新闻是有不同语言来书写的,不管是国内新闻,还是国际新闻,都需要译者针对不同语言、不同背景的读者来进行翻译。在近代,一些新闻带有后殖民主义色彩。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新闻反映的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因而带有不同的宣传目的;新闻翻泽则成了追求民族和文化身份,反对霸权主义的战场。本篇论文从后殖民主义语境下新闻翻译的特点出发,探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新闻翻译涉及到的翻译主体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作为后殖民主义在翻译领域中的一种应用形态与研究范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赛义德、斯皮瓦克、尼南贾纳等后殖民主义学者对该翻译理论进行了崭新视角的研究和阐释.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关注隐藏在译文变形和置换后的两种文化问的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理查?雅克摩德将其定义为译者使译文产生的"权力的失衡";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学者们试图通过揭露翻译在政治角度的这种本质体现,探究权力重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近些年来后殖民主义翻译的概况,深入分析后殖民主义对整个翻译理论体系造成的影响,并试图通过探讨其尚且存在的一些不足来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进行进一步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后殖民主义”理论于1993年前后被引入我国,笔者在简单地介绍其理论的内容、性质、进步意义之后,分析和阐述了中国当代文化背景下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后殖民主义理论”运用中的“后殖民”色彩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后殖民主义批评家赛义德的著作《东方主义》标志着后殖民理论的自觉和成熟。在这部著作中,赛义德运用了后结构主义理论家福柯的知识一权力话语,指出了东方主义与政治的关系,揭示出东西方二元对立观念是人为构造的,是西方虚构出的一种“东方神话”,其实质是帝国主义霸权的产物。这部著作的主要观点是反对本质主义,批判东方主义的文化霸权,具有明显的文化政治批判性。通过以边缘话语去面对中心权力话语,提倡一种多元文化主义,坚持各民族文化的独立、平等,和文化问的交流、合作,从理论上成功地解构了东方主义的东西方中心——边缘二元对立模式。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带有强烈解构色彩的文化批评理论,后殖民主义以一种边缘的目光,对西方霸权话语进行批判,意在实现异质文化间的平等对话。本文通过对后殖民主义进行解构并运用这一理论来分析现在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现代转换”为形式的课程导入模式,以便在后殖民主义文化背景下对我国的翻译教学的导入模式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全球化实际上是后殖民主义全球化.世界上的文化虽然有多样性的趋势,但文化的主流仍然是受西方国家控制的西方文化.只有以开放的态度理解不同的文化,并允许各种价值观的存在,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全球化,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济社会中商标犹如商品的灵魂,全球化背景下商标的翻译举足轻重。在当今西方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现实下,归化一一带着原语大量的文化亏损,成了商标汉英翻译中占主流的原则。商标翻译如何做到尽量避免其所蕴涵的文化的流失,又做到“投其所好”,实现其经济效益呢?本文试图从文化与经济两方面入手,运用话语权力,东方主义,异化与归化等理论来探讨文化霸权下商标汉英翻译的制约方面与林中路。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批判教育学的主要精神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批判精神的独立的政治主体。后殖民理论研究由于揭露了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实质、重新论述边缘与中心的关系而为批判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以此框架为基础,批判教育学发展出一系列的原则,如教育应当与政治相联系,理性与知识的概念需要重新解释,教育学需要通过打破学科界限来创造新的知识,差异与伦理在教育学中应得到特别关注,等等。这些原则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民主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从探讨内部动力和外部启发着手,文章简要梳理分析了翻译学文化转向的兴起和发展。翻译研究学派倡导翻译应该以更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为背景。翻译学文化转向的出现是翻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破,为翻译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前景。随后,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也蓬勃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4.
后殖民主义是一种不平等的跨文化交流现象,后殖民理论以此为参照系,它于90年代进入中国,中国学界开始真正思考中西文化互动对中国文化状况所产生的影响.后殖民主义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中有不同注释,但这一独特视角,迫使我们去思考我们民族文化在新情境下文化认同和文化制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后殖民文化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政治批评理论 ,本文通过《东方学》和《文化与帝国主义》这两本里程碑式著作 ,分析了美国学者赛义德有关“东方主义”和“文化批评”的理论 ,认为赛义德的理论建树奠定了后殖民文化理论的基础 ,但也存在一些理论上的“盲见” ,因此不能忽视其理论中缺乏一致性和启示性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时代成就了不同的翻译理论。全球化时代会造就什么样的翻译理论呢?本文介绍了不同时代的翻译本体,并主要阐发了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认为这一文化翻译理论不仅视角独特新颖,而且也可以为我国翻译实践所运用,并促进中国文化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李成 《培训与研究》2007,24(3):120-122
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同时蕴藏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翻译表达过程既要准确传递原语的社会文化语境,又要充分照顾译文的社会文化语境。文化语境的补偿与移植策略是英汉互译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语言和文化的融合与渗透也在加速进行中,在国与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中,翻译活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考察文化在翻译领域的影响和作用,探讨了文化语境在翻译实践中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并针对文化语境的差异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与英语各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它们产生并使用于完全不同的历史,化及价值标准的土壤上,因此,化语境对翻译起着很大的约束作用。在汉英翻译中,我们要根据汉语特殊的化语境来进行。重视抽象与具体的正确转换,表抽象概念意义的词或词组一旦被应用则要根据语境而具体化,这样才能使译达意与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