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丽章 《考试周刊》2010,(37):216-217
批评和惩罚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要讲艺术。本文对实施批评和惩罚教育时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怎样进行批评和惩罚教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犯错,孩子犯了错却最有可能招致批评,为什么呢?因为父母的目光总是跟随着孩子,孩子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父母的关注。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吃饭时我不小心打了一只碗,被妈妈狠狠骂了一通,屁股还被扇了一巴掌。吃完饭妈妈收拾碗筷一时没拿稳,又一个碗从桌上滑落打碎了,她悄悄地把碎片收拾了,我在角落里看见了不敢吭声,家里其他人也没说她什么。当时我想,等我长成了大人,犯错就不用挨罚了。  相似文献   

3.
莫源秋 《山东教育》2005,(12):51-52
对幼儿进行批评惩罚,就是对幼儿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教育者所预期的认识或行为进行否定性评价的过程。也就是将幼儿的不良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多次重复出现,使幼儿以后在类似情景或刺激下,该不良行为的发生频率降低,甚至消除。  相似文献   

4.
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一样都不能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笔者看了一篇报道:某市中学学生团结一致、精心策划,联合炒掉班主任。而班主任被炒的原因不是能力不胜任教,也不是对工作不负责任,而恰恰是这位老师因履行正常的工作职责,即不让学生谈恋爱、不让学生穿出格的时装所致!类似的实例还很多:某省会城市一初级中学几名女生因上网频频误课,老师只是劝阻学生不准上网,不准迟到,而几个女生便离家出走,等学校和家长历尽艰辛找回学生,并请其复课时,她们竟以“不开除老师,我们就不上学了”为条件,拒绝回学校。每当见到这样的报道,笔者心中都异常沉重,也万分焦急,但更令人沉重和焦急的,是每当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受西方评价理念的影响,表扬和鼓励在基础教育中受到推崇,而批评、惩罚和体罚则“集体失语”,导致人们对批评、惩罚和体罚等概念的混淆。但在中国的文化环境当中,一味照搬西方评价理念并不可取,更何况这一理念本身还未经检验。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恰当的批评和惩罚是必须的,这需要对批评和惩罚的范围做出准确的界定,并明确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6.
7.
新课改形势下教育离不开批评和惩罚,同时,教育者在进行批评和惩罚时要得法,不可一概而论,罚无定则。也不能让自己的语言与行为逾越法律范畴,变成一种伤害。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工作中常碰到诸如此类的情景:教师正声情并茂地讲述有趣的故事,忽然哪个“小捣蛋”抽掉同桌的椅子让他坐空引起哄堂大笑,或动手动脚引来一阵阵告状声……这时,教师若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更大的喧哗,只得板起面孔大声训斥一通。最终教室里恢复了平静,但原来愉悦的气氛已不复存在,教师那悦人的表情也难以即刻回到脸上。这个例子表明教师的情绪时常受幼儿行为的控制,这种情绪反过来又影响教师相应的教育行为。教师对幼儿的大多数惩罚行为(呵斥、讥讽、谩骂、体罚等),都是在情绪波动的状态下非理智地做出的。但实际上,并不是教…  相似文献   

9.
10.
教育的方法应是丰富多彩的 ,它既需要寓教于乐 ,也需要说理灌输 ;既需要表扬、激励 ,也需要批评、惩罚。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 ,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 ,表扬和激励学生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张扬个性 ,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然而 ,在注重表扬和激励的同时 ,不能忽视、弱化 ,甚至丢弃批评和惩罚这种教育方法。可是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 ,批评和惩罚的教育功能有被误解和弱化的倾向。现在一提批评和惩罚就好像是对学生身心的伤害 ,甚至因为在教育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我们的教师不敢批评学生了 ,感到茫然 ,对学生身上的一些错误或不良倾向 ,…  相似文献   

11.
论教育惩戒法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惩戒长期处于在法律上没有明示,在社会习俗中予以默许的尴尬地位;惩戒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明确地赋予它合法的地位;教育惩戒法制化至少应该包括:法律定义、法规制定和程序控制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惩罚教育是指幼儿园教师在保障幼儿园日常生活正常进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前提下,对幼儿的不良行为和认知进行否定性评价,引起幼儿内心的不愉快情绪体验,从而减少或杜绝幼儿的不良行为和认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教师在实施惩罚教育时应注意家园一致,情理交融,适时适度,使惩罚教育既能制止幼儿的不良行为,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又能增进师幼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教育惩罚不能产生预期成效的原因,主要在于一些教师对教育惩罚的内涵、机制和惩罚者角色等的认知比较模糊。基于教育独立性的思考,本文提出教育惩罚是学生有意义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和机制以尊重生命的自主发展为前提,还承载着道德教育诉求,教师在教育惩罚中扮演着平等参与者、专业监督者和反思学习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14.
作为对学生越轨行为的规治手段,“教育惩戒”源于学界对体罚、惩罚现象的批判。伴随教育惩戒的权力失落与呼吁回归,其发展经历了戒尺文化阶段、人道主义阶段、全面抵制阶段,到目前的立德树人阶段。这一历程不仅受制于社会进步和先进教育思潮的作用,历史发展和社会结构变迁也成为教育惩戒权失落与回归的浓厚底色。如今,教育部已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纲要并正式施行,学界也从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教育惩戒的价值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证,但教育惩戒仍缺乏实践土壤,面临惩戒手段失当、惩戒程度失准、惩戒对象失变和惩戒干预失重等多重困境。而要促使“惩戒”向“教育惩戒”转变,真正实现为教育而惩戒,使惩戒遵守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需要促进教育惩戒的合法化、加强教育惩戒的合目的性、规制教育惩戒的合伦理性、追求教育惩戒的艺术性。这些或将成为教育惩戒落地生根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5.
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刑罚中对罪犯的惩罚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由注重对内体的报复逐渐转变为对灵魂的改造。从当今教育领域对惩罚方式所进行的改革中,我们也可见到这种变化的影子。当今无论是公开惩罚地位的下降还是体罚的废除都是以学生人权为中心的。但它们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类教育理念进步的同时,却又废除了教育者的惩罚权。教育领域并不存在是否需要惩罚的问题,但存在应使用什么样的惩罚手段问题,惩罚的存在对维护规范、建立秩序还是很有必要的。面对当今教育领域申对惩罚改革的矫枉过正现象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在尊重学生人权的同时又能恰当地实施惩罚是一个促使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教育中的惩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育中恰当的惩罚对维护教育秩序和促进学生社会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中的惩罚与社会中的惩罚在目的、情感基础、种类和量度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教育中正确地使用惩罚首先要划清正义与权威角色、群体领域与个人领域、过错行为与糟糕结果、故意行为与非故意行为、非遵从行为与故意违规行为等的界线。在教育中执行惩罚要做好奠定情感基础、选择惩罚种类、控制惩罚量度等方面的工作。惩罚中应坚持慎罚、指向过错、及时与坚定、一视同仁、保持关爱等原则,还要从过错行为和过错动机的消减水平两个方面来评估惩罚使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重提惩罚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惩罚教育在正面激励教育背景下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它是一种“厉”而“温”的教育,在严格严厉中可以矫正不良行为,小惩大戒、替代强化,增强耐挫力,培养责任感,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教育性、尊重性、关联性、因材施教、艺术性、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的原则。教育者应正确理解惩罚教育的内涵,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育的艺术性,杜绝不良惩罚。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台湾地区"幼儿教育券"的实施看幼儿教育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教育券的起源和几种不同的理论模式。从我国台湾地区幼儿教育券的实施情况看,幼儿教育券政策可以在教育选择自由、资源分配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三个方面促进幼儿教育平等的实现。目前,我国内地也对教育券政策作了初步的尝试,但在理论和实践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惩罚的涵义、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提出了惩罚在教育中的作用及使用惩罚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育惩罚古已有之,已表明了教育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当前,对教育惩罚的质疑和非难,无疑是对教育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的正当性的质疑。教育惩罚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它的存在有它自身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