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一种虽然古老,却始终余温不散的"活文学",唐宋词至今仍供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养料。而对于承其衣钵的当代流行歌词,唐宋词除了能够为它提供语言和形式上的借鉴之处,还可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给它未来的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2.
宋词中的陶渊明意象宋词中有三种情况:直接用到陶渊明形象的本事意象、化用陶渊明诗文的话语意象和由陶渊明演生而采的文化意象,又可以分为归隐、饮酒、赏菊等三个主意象群。宋词中陶渊明意象的运用既与宋人对陶渊明的接受有关.也与词体观念的演变有关。词人在用到陶渊明意象时,或单用,或合用,有继承,有改造,丰富了宋词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翻开宋词,栏杆作为一种意象大量存在。栏杆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为什么会得到宋代文人的如此青睐呢?第一,这与我国传统的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第二,栏杆意象在宋词中的频繁出现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第三,栏杆意象的出现与词体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第四,其出现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深层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4.
翻开宋词.栏杆作为一种意象大量存在。栏杆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为什么会得到宋代文人的如此青睐呢?第一,这与我国传统的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第二,栏杆意象在宋词中的频繁出现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第三,栏杆意象的出现与词体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第四,其出现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深层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爱情,是一切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所以不同时代对自由纯真爱情的追求始终是一脉相承和一成不变。比较宋词与当代歌词,当代歌词不但没有继承宋词表情达意的传统,而且严重偏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诗歌创作轨道。  相似文献   

6.
梅清姿神韵,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梅花有傲雪抗寒的斗争精神,与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又有孤高亮节,不同流合污之品格,所以又与兰、竹、菊一起被誉为"四君子"。但在中国的传统名花中,梅花是后起之秀,不像桃李、芍药、荷花那样显眼。"《离骚》遍携香草,独不及梅。六代及唐,渐有赋咏,而偶然寄意,视之亦与诸花等。"到了两宋时梅花最终被推为"群芳之首",成为了崇高文化的象征。爱梅和咏梅已成为宋代社会的一种普遍风尚。  相似文献   

7.
梅清姿神韵,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梅花有傲雪抗寒的斗争精神,与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又有孤高亮节,不同流合污之品格,所以又与兰、竹、菊一起被誉为"四君子"。但在中国的传统名花中,梅花是后起之秀,不像桃李、芍药、荷花那样显眼。"《离骚》遍携香草,独不及梅。六代及唐,渐有赋咏,而偶然寄意,视之亦与诸花等。"到了两宋时梅花最终被推为"群芳之首",成为了崇高文化的象征。爱梅和咏梅已成为宋代社会的一种普遍风尚。  相似文献   

8.
乌鸦作为文学意象是从<诗经>时代开始,经过楚辞的发展应用,发展至唐宋,涌现出大量的咏乌诗作,乌鸦作为意象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宋词中经过词人的演绎,这一意象很好的反映了采人的精神状态及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9.
春来春去,人生浮华,流水落花,总带着些许的惆怅。花落本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花开花谢只是生存繁衍过程中的自然环节,花开不意味着幸福,花落也不代表忧伤。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花落花开总关春。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借助落花意象,昭示了《红楼梦》中女儿们的生活和情感经历,以花喻人,揭示了封建社会礼教下妇女的坎坷命运。  相似文献   

11.
意象组合是诗歌艺术创造的基本方法。不同意象间的取舍组合,体现了词作者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色彩。本文以宋词中的渔钓意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渔钓-流水”、“渔钧-明月”、“渔钓-雪”、“渔钓-鸥鹭”、“渔钓-酒”以及“渔钧-笛声”这六组宋词中常见的渔钓意象组合的分析,揭示出六种渔钓意象组合的不同艺术美感、宋代词人们在渔钓意象组合雅逸清高的表层意蕴下掩盖着的对于政治功名欲拒还迎的价值取向及其无可把控的矛盾而痛苦郁闷的心绪。  相似文献   

12.
享乐人生是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词所共有的主题之一,它体现着及时行乐和追求快乐的情绪。表现享乐的作品之大量涌现不仅与词体本身的文体特征有关,也与受众和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主题的存在,固然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而它内在的种种弊端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两宋社会多姿多彩的民俗节日促成了节序词的繁荣,其中重阳词就是最重要的节序词之一。重阳词里出现了数量众多的菊花意象,这些菊花意象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一瓣菊香,向我们展示着两宋社会丰富的民俗心理、民俗生活画卷。  相似文献   

14.
词,是一种声音艺术。从其创作到接受,无不诉诸我们的听觉意识。词中包含有许多声音意象(简称"声像"),对词之情感、意境、风格及文化表达有着重要作用。其中鼓声,作为乐器"声像"之代表,在宋词中频繁出现、形态各异,有着独特的情感表现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唐宋词人喜爱以春天为背景描写"落花",表现出一种浓厚的伤春情绪。其原因首先在于唐宋词具有应歌的功能,其次在于承袭自古已有的"春女善怀"的传统。选择象征春天离去的"落花"意象表现女性化的伤春情思.成为唐宋婉约词典型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6.
宋代节序词意象有其明显特征,具体表现为不同节日的自然意象带有季节物候特点,这些斑斓而特别的意象为后世展现了一幅宋代的自然物候画卷,也为宋词增添了一笔特有的灵动和生态和谐色彩。  相似文献   

17.
在婉约词的意象群中,蜡烛是独具特色的意象之一。本文考察了宋词中三组较为典型的烛意象,并将其与诗歌的同类作品加以比较,试图以点窥面,探究词体文学在抒情达意方面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8.
作为宋词节序词中数量最少的上巳词,不仅描述出这一古老节日的传统风俗,同时表现出词人感时伤事和生死之慨的情怀。  相似文献   

19.
翻检宋词,大量的“水”意象流动在里面。词人巧妙的用这一意象构筑出优美动人的意境,“水”,既可做描写主体对象又可做托物起兴之物。试以宋词为解读对象,对其中“水”的意象功能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