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都知道这句古代的至理名言:“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可见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分化泛化理论在刘惠连概念教学中的运用古语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由此联想到教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而且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教师授课不仅要授之以“鱼”,也要教之以“渔”,使学生既努力学习,又善于...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入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充分说明了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做为教师,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鱼”作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追求的目标;“渔”作为掌握知识的技能,不仅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能,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把学法指导纳入教学视野。  相似文献   

6.
刘相荣 《山东教育》2004,(13):20-20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推”为主。从夸美纽斯到赫尔巴特都曾提出“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的教学则体现以“推”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费心劳神“推”着学生向前,逼着学生接受知识。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做为教师,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授人之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可见教师必须注重学法指导,要在交给学生“怎样学”上下功夫,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自求得之”之目的。怎样进行学法指导?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9.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同样,不着重培养学生能力的语文教学,只供学得一文之需,而着重培养能力的语文教学,却教会学生不断吸取知识。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把“双基”教学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是矛盾对立的统一。“双基”是培养各种能力的基础,但如果教  相似文献   

10.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的“一饭之需”和让学生“终生受用”的关系,听了一位老师《钓鱼》一文的教学,颇受启发。讲课开始,教师在引导学生审题时,为了帮助学生弄清本文的重点,设了一疑:“本文写谁同谁去钓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后,提出了四种说法:“我和阿成去钓鱼”“我跟阿成去钓鱼”“阿成和我去钓鱼”“阿成跟我去钓鱼”。这时,教师让学生比较这四种说法,想想哪一种说法更符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经过比较,思考,茅塞顿开,文章写的是“我跟阿成去钓鱼”。此时,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对教法研究较多,而对学法研究较少.古人云:“授人一鱼,可供一饭之需;教人一渔,则终生受用.”可见,老师在“授人以鱼”的同时,切实加强“授人以渔”之法的研究,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所以,教师小仅是要告之学生知识,更应传授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因而,教学不仅仪是传授,更是启发、引导式教学。新课程下提高学生主动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乃是教学的本质追求。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导学生学会学习,正是“授人以渔”,这不仅可以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学生掌握了这种能力,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领路人,使学生既“学会”又“会学”。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关键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学生具有并能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时,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以体现,同时,学生的能力、智力均能得到提高,也就达到了教学的“教”为“不需教”。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改革亦应从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去探索规律.古人语:“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论更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只是传授知识,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自己能学习.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变学生学会知识为会学知识,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现将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做法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6.
吕武联  吕捷 《学语文》2003,(6):17-17
古人云 :“授人一鱼 ,中解一饭之需 ;教人以渔 ,则终身受用无穷。”“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现行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 ,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要求教师“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科学地训练技能 ,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由此看来 ,教师是否高明 ,不是看他送给了学生多少“鱼” ,而是看他是否给学生以“网” ,是否教给了学生“捕鱼”的方法 ,现以语文教学为例 ,谈谈如何进行学法指导。一、“教人以渔”的现状“教人以渔”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并以探究性的学习为主,至于课堂则应围绕"问题"来展开。基于此,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应当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然,要想切实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不能脱离具体的学科教学,而化学作为一门以探究自然科学为主的学科,其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中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是课堂教授与学生学习的有机统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发挥引领作用,以特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统领课堂,辅之以适合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高效率学习。教学方法在课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多元教学方法指导高中语文课堂,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教学效果更符合预期。因此,教师需重视教学方法的拓展、教研、设计与应用,应用多元教学方法提升课程品质,推进教学改革。一、以多元化教学方法指导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首先,教学方法的灵活选用能有效提升教学方法与内容的适配性、方法与学情的匹配性,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9.
古人曰:“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叶圣陶先生也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尤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授人之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可见教师必须注重学法指导,要在教给学生“怎样学”上下功夫,以提高学习能力,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自求得之”之目的。怎样进行学法指导?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1备课时设计学法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抓住特点,在考虑教法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学法。不同的教材,不同的章节内容,都有其特点,教师在教法处理上往往要选择不同的形式。例如,关于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为了便于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