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我国体育解说事业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我国体育解说事业的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解说员遇到的难题。认为要适应未来体育解说的发展,需要我国的体育解说扩展内容、转变模式、创新解说形式、提升体育解说员素质、设立专题节目和培养年轻解说员,从而促进我国体育解说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电视体育解说员素质的欠缺与培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体育解说员作为体育解说的具体操作者,其解说水平直接决定着体育解说的质量与趣味性。当前,体育比赛的日益增多、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视体育解说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目前的体育解说员队伍却良莠不齐,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不令人满意的地方,因此,加快我国体育解说员队伍的改造与培养,将对我国国民体育欣赏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体育解说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指出了我国体育解说员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以麦克卢汉、波兹曼为代表的媒介生态学派指引下,媒介技术成为当下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视角。通过梳理体育媒介技术发展给体育解说带来的变化,分析不同媒介技术下体育解说风格的特征和媒介技术发展下体育赛事解说的流变规律;探究体育媒介技术在体育解说传播模式变革、体育解说语言艺术模式的丰富、体育解说叙述模式的特点引领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总结新技术赋能下的体育解说融合化转向、技术推动下的体育解说风格平民化转向、新技术引领下的体育解说娱乐性转向的趋势,对新媒介技术发展下的体育解说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体育解说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解说是对重大体育比赛临场所作的介绍、解释和评价。中国的体育解说起源于50年代,经历了摸索、成长、成熟三个阶段。文章通过对三个阶段中有影响的重要解说及有代表性的解说员的分析、比较,论述了中国体育解说的历史及各阶段的解说风格。指出中国体育解说发展的趋势是向叙述,简明扼要;评论,一语中的;讲解,点到为止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体育解说员的素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对国内外体育解说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体育解说员的专业素质与迅速发展着的体育赛事以及广大观众的欣赏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提高体育解说员的专业素质,已成为此类人才培养最迫切的问题,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顺利召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要求体育解说员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强烈的敬业精神、多向型的知识结构、冷静敏捷的应变能力、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底等。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介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大背景下,广告已经成为一种渗透进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信息传递方式,影响着大众的消费趋势、反映着社会的流行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之下,需要在提升公众媒介素养的同时,重视人们广告素养的强化。本文以大学生广告素养教育为研究对象,就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广告素养教育概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详细介绍了新媒介环境下的大学生广告素养教育策略。以此来帮助我们众多教育者明晰大学生广告素养教育内涵,指明未来教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媒介也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给社会大众在信息的获取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网络世界缺乏标准化的约束,使得网络无意或者有意识地在制造或者传播谣言,对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当今社会中,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从长远的角度进行分析,大学生网络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因此,对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广告素养教育的内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电视与体育结合形成了体育的电视化存在,对于电视体育比赛转播、制作以及解说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着力从语境角度,探讨电视体育解说的内涵、功能以及语言表达方式在传播学和语言学意义上的独特性,以期对体育解说播音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如何正确认识自媒体时代的媒介传播特点以及正确而有效地利用新媒介构建和培养青少年的新媒介素养,是当下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我们要从探究自媒体传播的特点和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内涵入手,来研究作为受众的青少年在掌握新媒介信息时应有的素养。应加快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体系的建设以及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的研究,尤其是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可适当开展媒介素养的实践性教学,以适应当前自媒体时代青少年所面临的媒介困境。  相似文献   

10.
2005-2006CBA总决赛广东队获胜的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5—2006赛季CBA总决赛广东队和八一队五场比赛双方队伍结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与分析,认为:广东队在阵容结构、战术的安排和运用等方面均优于八一队,其中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得分多、篮板球控制出色、投篮命中率高、两位外援发挥出色,这些都是广东队获胜的因素。当然,广东队主场解说员的激情解说和扣篮次数多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并结合文献资料对电视媒介体育信息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民体育生活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电视媒体对农民的体育生活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效果,为农民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加强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体育信息成为农民越来越乐意接受的内容之一,农民观看、欣赏电视频道的体育节目了解体育、爱好体育进而参与体育.电视媒介对农民体育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农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体育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垄断,迎来了“个人赋权”的体育媒体话语权格局。体育媒体话语平台多元化;体育媒体话语权的弥散化;体育媒体话语权的平民化是当前体育媒体话语权的态势。传统体育媒体也应积极面对新格局,化解危机。为此,拓宽话语平台,跨媒介融合;提升话语质量;整合话语体系是重塑传统体育媒体话语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以2019年女足世界杯为例,探讨女足世界杯媒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以及可能影响媒介消费的因素。调查发现,数字媒介是主要的消费渠道;媒介消费时长从大到小依次为数字媒介、电视、社交媒体;女足世界杯媒介消费场景多元;消费动机主要基于赛事本身,与年龄和性别无关。具体分析了3类媒介消费的影响因素,得出相应的标准化回归方程。认为,中国媒介体育消费者呈现出典型的新媒体使用倾向,高水平的赛事是决定媒介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社会结构性因素对媒介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大于个体因素,大型体育赛事中的极端爱国主义倾向可能增加舆情风险。提出,要注重数字媒介和社交媒体内容的供给,寻求更广泛的用户触达;针对球迷不同的身份属性制定社交媒体推广策略,增强球迷黏性,扩大赛事的传播力;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数字媒介的消费体验,增强用户的参与度;重视社会结构性因素,作出适应性调整,完成自身社会整合、情绪宣泄等功能的兑现。  相似文献   

14.
论体育与传媒的共生效应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现代社会,体育已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产品,传媒的现代化,使体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本文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传媒和体育结合的原因及结合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阐明了它们的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关系,指出传媒与体育相互依托,正在形成一种休戚与共的共生效应。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开封市不同社会阶层女性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体育消费意识和动机、消费场所、消费方式、消费水平和结构呈明显的阶层特点;消费意识出现两极分化;健身健美,休闲娱乐是女性主要的消费动机;消费方式主要是一次性消费;消费结构主要集中在实物性体育消费,随阶层的提高消费结构更复杂。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和归纳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体育传媒进行剖析,提出我国体育传媒要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传媒方式;中国体育传媒应主动参与全球媒介竞争,争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把中国体育传媒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17.
有关休闲体育的各种研究越来越多,但对休闲体育环境的建设却少有问津。良好的环境支撑是休闲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休闲体育的良性发展也将优化环境。自然环境是休闲体育良性发展的根本,社会环境则是休闲体育良性发展的摇篮。建设良好的休闲体育环境是现今休闲体育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媒体已经将竞技体育媒介化、奇观化。分析了体育媒体奇观的形成,指出:体育媒体奇观只是现代体育的"拟态图景",对竞技体育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违背了竞技体育的内在规律;阻碍了竞技体育的均衡发展;助长了精英竞技体育的盛行;消解了竞技体育的精神本质;助推了竞技体育的不可承受之重。这些不仅严重地削弱了竞技体育的自主性,也直接导致对社会大众对体育精神误读和对体育责任的漠视。认为媒体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回归体育本质。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报道进行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揭示体育报道中的性别差异和重视妇女体育运动程度的不足,就妇女体育运动通过筹设“女子体育基金”,建立和谐的媒介关系进行探讨,以为妇女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发展情况改善拓展新途径,并推进双方共同发展。同时,在分析妇女体育运动的传播特点与传播价值实现途径的基础上,论述了“女子体育基金”对体育传媒的价值效益,展现其科学性和系统性,使传媒真正成为妇女体育运动与广大群众之间的联系纽带和桥梁,促进妇女体育运动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问卷调查法、逻辑思维方法与传播学理论对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在传统农村的传播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农村大众媒介消费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大众媒介使用能力弱,农民在对媒介内容的选择上也是偏向娱乐以及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讯息。而大众传媒传播体育的目的以及所使用的符号体系与农民的信息需要并不一致。同时,大众传媒传播的体育与农民对体育的认识缺乏共通的意义空间。此外,农村的传播环境也制约了体育信息的传播。目前,利用大众传媒来改变广大农民传统的体育健身意识,还需要先改变大众传媒对农村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